舒洛地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1-02-08 07:59周建国吴文风廖桂华吕柏宁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期
关键词:川芎嗪稳定型丹参

胡 猛 周建国 吴文风 廖桂华 吕柏宁

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成都61008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升高,尤其是我国已经开始向老龄化社会发展,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已成为威胁我国老年生命及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药联合舒洛地特治疗老年心绞痛,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6月成都军区总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100例,年龄84~93岁,平均(87.34±5.23)岁;诊断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的诊断标准[1],并参照卫生部 2002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内科学》第6版教材拟定的中医胸痹病名及证候诊断标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84~92岁,平均 (87.42±4.52)岁;病程 5~25 年,平均(15.75±4.25)年;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对照组50例,男性25 例,女性 25 例;年龄 84~93 岁,平均(87.65±5.52)岁;病程 5~20 年,平均(16.43±3.73)年;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经检查证实的其他心脏疾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胃及食管反流等所致胸痛者予以排除。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病情酌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利尿剂、洋地黄类等药物,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药业有限公司研制)10mL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同时加用舒洛地特600LSU肌注,每日1次(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药厂生产)。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治疗前后作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等症状的变化以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变化。两组疗程均为14d。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1)心绞痛疗效评定。显效为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2级或2级以上,原为轻、中、重者心绞痛基本消失 (即在较重的超过日常活动的体力劳动时也基本上不出现心绞痛),不用硝酸甘油;有效为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1级,硝酸甘油减用一半;无效为症状及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或虽有所减少,但未得到改善。(2)心电图疗效评定:显效为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正常”;有效为ST段降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正常,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无效为心电图基本与前相同;加重为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主要导联倒置T波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平坦T波变倒置,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χ2检验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见表3。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下同。

?

2.4 两组治疗前后FIB、CRP情况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CRP、FIB水平较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

表4 两组治疗前后 FIB、CRP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 FIB、CRP水平比较

?

3 讨 论

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的以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 《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瘀血内阻、血脉不畅有关,导致心脉瘀阻,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心痛,因而历代医学创制的治疗胸痹的经方如失笑散、丹参饮、血府逐瘀汤等,均强调要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疗本病。而近现代医家采用活血化瘀、益气通脉法则,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同样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3-4]。因此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根本大法。本次临床观察选择以中成药辨病治疗本病,因而没有对纳入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笔者认为,本病之病机与中医学血瘀的关系非常密切,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因而采用活血化瘀药来治疗本病,并取得明显效果。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方中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既入血分,又行气分,为“血中之气药”,丹参味苦微寒,专走血分,两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生新、祛风止痛行气之功,临床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其提取成分只含丹参素、川芎嗪。药理研究证实,丹参素具有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减轻病情的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心肌保护机制包括钙拮抗、清除自由基、保护线粒体以及抗氧化等诸多方面;对细胞因子活化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有利于保护血管内皮,减少白细胞的黏附,可能是其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的机制之一[5-6]。川芎嗪药理作用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微循环等[7-8]。

舒洛地特是一种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与肝素同属糖胺聚糖类药物,通过抗凝、纤溶、抗增殖及维持膜通透选择性发挥其药理作用,是一种血管保护剂,可保持血管壁上的正常负电荷;抑制细胞增殖及随后发生的血管壁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功能的丧失。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微血管高通透性,减少渗出;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和凝血酶与胶原的释放,保护微血管壁等[9-11]。

大量的研究发现FIB以及CRP都是冠状动脉病变活动性的血液标志物[12],同时认为FIB为急性冠脉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是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13-14]。治疗组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FIB以及CRP,使得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有效缓解。由此可见舒洛地特联合丹参川芎嗪能够起到相辅相成和协同作用,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肌供血供氧,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促进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1] 叶任高.内科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0-3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41-45.

[3] 蒙定水,赵清雨.活血化瘀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中医药,2010,30(2):118-119.

[4] 马晓昌.陈可冀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介绍?祛浊利湿与活血化瘀并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5):441-442.

[5] 袁恒杰.丹参素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04-605.

[6] 胡志耕.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2):1244-1245.

[7] 赵玉清.磷酸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药理毒理研究综述[J].时珍国医国药,2007,l8 (7):1780.

[8] 杨立涛.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8(2):765-766.

[9] Nosadini R ,Velussi M,Brocco E,et al.Altered transcapillary escape of albumin and microalbuminuria reflects two different pathogenic mechanisms[J].Diabetes,2005,54(2):228-233.

[10] Benigni A,Gagliardini E,Tomasoni S,et al.Selective impairment of gene expres-sion and assembly of nephrin in human diabeticnephropathy[J].Kidneyint,2004,65(20):2193-2200.

[11] Ceol M,Gambaro G,Sauer U,et al.Glycosaminoglycan therapy prevents TGF-betal 1 overexpression and pathologic changes inrenal tissueof long-termdiabetic rats[J].JAm Soc Nephrol,2000,11(22):2324-2336.

[12]蔡薇,陆永怡,陈群,等.老年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老年医学,2005,19(6):326-328.

[13] John D,Lewington,Dphil,et al.Lasma Fibrinogen Level and the Risk of Maj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Nonvascular Mortality[J].JAMA,2005,294(12):1799.

[14]张剑,韩雅玲,康建,等.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类型、危险因素及病变的相关性[J].心脏杂志,2003,15(2):134.

猜你喜欢
川芎嗪稳定型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