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消痈汤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8例

2011-02-08 07:59高桂君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期
关键词:牛蒡子扁桃体炎咽部

高桂君

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河北衡水053000)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如不及时诊治,常可有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如中耳炎、咽旁脓肿、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危害小儿健康。笔者采用清热消痈汤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衡水市中医院2008-2009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116例,中医辨证均属肺胃热盛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4~13岁。对照组58例,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5~12岁。两组病程均1~3d,均有发热,体温37.8~40.2℃,咽痛,吞咽时尤甚,咽部检查全部病例均可见扁桃体充血,呈鲜红或深红色肿大,Ⅱ~Ⅲ°,表面可见脓点或脓苔,血常规检验:白细胞总数10.0~21.5×109/L,中性粒细胞70%~89%。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青霉素20万 U/(kg·d),分2次静滴,过敏者用阿奇霉素 10mg/(kg·d),每日 1次静滴。体温高于38.5℃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热消痈汤口服,组方为金银花10g,连翘10g,板兰根10g,牛蒡子 8g,山豆根 6g,马勃 6g,桔梗 6g,射干 6g,生大黄 4g(后下),僵蚕 6g,蝉蜕 6g,柴胡 10g,黄芩 6g,芦根 10g,甘草 6g,每日 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5d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咽部症状消失,扁桃体不充血,无脓点。好转:仍有低热;血常规接近正常,咽部症状减轻,扁桃体脓点消除。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主要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主要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

?

2.2 两组主要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治疗组发热及脓点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

3 讨 论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中医学“急乳蛾”范畴。咽喉为肺胃所属,手太阴肺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均经过咽喉,故肺胃与咽喉联系紧密。肺胃之热毒薰灼于咽喉,与气血搏结,致咽部气血瘀滞,肌膜灼腐成脓。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本经逢原》言“金银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药品化义》言“连翘总治三焦诸经之火,并善入血分,有凉血散结之功”;山豆根、板蓝根、牛蒡子、射干、马勃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止疼;僵蚕、蝉蜕、牛蒡子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消痈散结;黄芩清上焦邪热,与柴胡同用善解气分之热,生大黄内泻胃火热毒,推荡壅滞,使热毒从下而泄,壅肿消散;桔梗利咽消肿排脓,并载诸药上浮,直达病所;芦根清热生津,托毒外出;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临床用于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起效快,病程短,疗效好。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1-112.

猜你喜欢
牛蒡子扁桃体炎咽部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朱锦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牛蒡子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
牛蒡子治习惯性便秘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牛蒡子中牛蒡苷测定方法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