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刺注药加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体会

2011-02-10 20:37崔顺姬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耳部咽鼓管鼓室

崔顺姬

(延边眼耳鼻喉科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

分泌性中耳炎是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鼓室积液及传导性听力下降,是中耳的非化脓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障碍,后果严重。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院对早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注药加咽鼓管吹张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3例(106耳),其中男50例,女43例,年龄15~50岁,平均34岁,病史1~2个月。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耳部闷胀感、堵塞感,伴有听力下降或耳鸣。排除年龄15岁以下、50岁以上,伴有感音神经性聋及肿瘤患者。

1.2 测试仪器

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测听室内应用MADSENOB922临床听力计,按国家标准(GB/TI6403-1996)方法进行纯音测听,测试频率0.125~8kHz倍频程;应用MADSEN20D/ACC901中耳分析仪,探测声为226Hz86dBSPL,测定鼓室导抗图,导抗图按Jerger法分为A、B、C型。一般正常人的鼓室压力为-100~+100daPa.

1.3 专科检查

耳内镜检查见鼓膜内陷混浊,呈淡黄色,活动度差,有的可见液平面,光锥消失,鼓膜无穿孔。鼓室导抗图检查显示:B型图94耳,C型图12耳,镫骨肌反射均未引出,纯音测听0.5、1.0、2.0kHz平均气导听阈(PTA)为(34±10.3)dB。

1.4 方法

鼓膜表面麻醉下于紧张部前下方穿刺,回抽液体后,进行咽鼓管吹张以促使液体尽量排出干净,之后向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5mg、α-糜蛋白酶4000U混合液。治疗后禁止向耳内滴药,避免进水。同时口服红霉素+仙璐贝滴剂+泼尼松片一周,4周后复查听力及声导抗以评定疗效。

1.5 疗效评定标准

以治疗结束后4周来院复查的结果为依据。痊愈:耳部症状消失,鼓室导抗图为A型,PTA恢复至正常水平;显效:耳部症状消失,鼓室导抗图为A型,PTA提高30 dB以上;有效:耳部症状明显减轻,鼓室导抗图为A型,PTA提高15~30 dB;无效:耳部症状稍减轻或无改变,鼓室导抗图为B型或C型,PTA提高15dB以下[1]。

2 结 果

106耳中痊愈33耳,显效36耳,有效19耳,无效18耳,总有效率83.02%。无穿孔不愈合、中耳感染、出血、听力减退等并发症。

3 讨 论

分泌性中耳炎好发于感冒后,目前认为其病因主要有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紊乱、感染、免疫反应等[2],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不及时治疗,耳内的液体不能及时完全吸收,会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继发病变,使患者听力进一步下降,导致听力障碍,并且这些疾病保守治疗无效,必须手术治疗,将比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复杂得多,患者承受的痛苦更大,因此分泌性中耳炎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将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鼓膜穿刺注药加咽鼓管吹张治疗早期分泌性中耳炎,操作简单,创伤小,对大部分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易为患者接受。α-糜蛋白酶能迅速分解变性蛋白质,抗炎及防止局部水肿、血肿,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抑制免疫等药理作用;咽鼓管吹张可促进纤毛运转,从而较快消除中耳积液,使咽鼓管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达到通气和排出积液的目的。本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是治疗早期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方法,适于推广使用。

[1]李锦绣.咽鼓管吹张加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15(8):707-708.

[2]陈亮.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概述[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1,25(2):135-138.

猜你喜欢
耳部咽鼓管鼓室
耳部用药安全须知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通道的方法及术后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银屑病患者外耳部皮疹观察
耳部放血疗法治疗风热血热证风瘙痒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