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宝藩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2011-02-11 05:08热孜万古丽吐尔汗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12期
关键词:舌质四肢肝肾

热孜万古丽·吐尔汗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830000)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病因迄今尚未明确,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黑质纹体通路变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脑炎、脑血管病、脑外伤、中毒或长期应用某些药物过程中出现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有的还伴有智能减退、行为情感异常、言语错乱等其他并发症。本病多缓慢起病,逐渐加重,病程长。沈宝藩教授从医50余载,临证经验颇丰,尤其擅长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潜心钻研,颇具心得。笔者有幸侍其左右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辨证分型

沈师对本病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立法和选方用药等方面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以此指导临床工作,取得满意疗效。沈师认为,按该病的临床表现,属中医“颤证”、“振绰”、“痉证”的范畴。帕金森病病在筋脉,与肝、肾、脾关系密切,属肝风内动的本虚标实证。肝肾虚损为本虚,气血失衡产生的瘀血、痰浊、风动证候为标实。初期多以邪实为主,以痰热内阻、血瘀动风之证较为明显。因此,临证当辨清肝风、痰热、瘀血为患的偏盛。病程发展至中晚期,病情渐见加重,气血亦已亏虚,震颤强直往往累及双侧肢体,甚至出现智能减退、情志异常等,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血瘀动风之象也日益加重。此时辨证则应注意气血亏虚、肝肾精亏、肝风内动之轻重缓急。因此,沈师认为,临证之时,要分清证型,辨明标本虚实。故沈师在临床上将此病分痰热风动、痰瘀互阻、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四型。

1.痰热风动型:症见肢体震颤,头昏头晕,胸脘痞闷,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暗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此类病人以实证为主,治以清热化痰、熄风止痉通络为法,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若热盛风动,加羚羊角、钩藤;若大便秘结,加瓜蒌仁、莱菔子、酒大黄。

2.痰瘀互阻型:症见震颤拘紧,头晕头痛,身体困重,纳少,或时有心前区闷痛,心悸,苔较腻,舌质暗,见瘀点或瘀斑,脉弦滑或脉弦结代。治以健脾化痰、熄风通络为法,方选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若气虚身困乏力,加黄芪、炒白术;若纳差、脘腹胀满,痰湿重者加砂仁、石菖蒲、苍术、山楂;心前区闷痛加瓜蒌、薤白、郁金、元胡、厚朴。

3.肝肾不足型:症见肢体颤动麻木,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暗红,脉弦细或滑数。治以滋补肝肾、熄风通络为法,方选大补阴丸加减。若肢体震颤,肝肾精亏者加鳖甲、鹿角胶、木瓜;五心烦热、口渴者加知母、黄柏、牡丹皮;大便秘结者加何首乌、枳实、酒大黄。

4.气血两虚型:肢体震颤、拘挛,项背强直,神昏懒言,气短乏力,面色白,自汗,动则尤甚,头晕眼花,舌质暗淡,脉细弱。治以益气养血、熄风通络为法,方选八珍汤加减。气虚甚者加黄芪、太子参、山药;血虚甚者加何首乌、熟地黄、女贞子;纳食差者加砂仁、山楂、麦芽;神呆、流涎、痰浊重者加石菖蒲、远志、制南星;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水蛭。

用药特色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属于临床上的难治病,预后较差。沈师以其独特的用药经验,使其在控制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倡导中西医结合。目前帕金森病缺乏特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法,单纯依靠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欠佳,故沈师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以中药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和延长西药的有效时间及针对新出现的证候进行辨证治疗。集中西医之长的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全身功能和减少合并症。帕金森病的治疗应当采取多种疗法。经临床试验研究证实,针灸、推拿、磁疗、气功、康复训练应尽早参与,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延缓病程的进展,增强疗效。

2.熄风通络贯穿治疗的全过程。本病以震颤、肢体拘挛、肌强直为主证,为风邪内动之象。符合《证治准绳·杂病》:“颤,摇也,震动也。筋脉失束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故沈师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当注意平熄内风,按证选用镇肝熄风、养血柔肝熄风、滋阴熄风潜阳、清肝熄风药。本病病程较久,常因虚风不熄,扰逆窜动,影响气化水道不畅,经气受阻,气血瘀滞,水凝痰浊滋生,痰瘀互阻,内风暗煽,风动尤甚,瘀阻痰凝愈深,肝风、瘀血、痰浊相互作用,病情加重。尤其本病如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或动脉硬化同时存在时,要注意痰瘀为患,因为这些疾病常伴见痰瘀闭阻之诸类证候,故在取用平肝熄风法的同时,当注意痰瘀同治,活血祛瘀药可按证型不同选用养血活血、清热凉血通络、温经通络、养血通络药。同理,祛痰药可选用健脾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涤痰开窍药。

3.重视脾胃的护理。因“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沈师强调“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故重视保护脾胃之气能求其本,清其源,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脾得健运则四肢筋脉得以濡养,故沈师在治疗中必得应用补益脾胃之品。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性,72岁,2007年6月23日初诊。

患者近1年渐出现四肢不自主颤动,尤以情绪激动后明显,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反应迟钝,曾在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住院检查,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口服美多巴0.25g,每日3次,服药后四肢颤动改善不明显,且感恶心,大便秘结,故来我院就诊,拟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入院时症见:神志清,精神委靡,四肢不自主颤动,反应迟钝,头晕头痛,纳食可,小便频数,大便偏干,三日一行,夜眠差。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弦。中医辨证属年老肝肾亏虚,肝病及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风痰阻络。治宜化痰祛风通络法。处方:天麻10g,钩藤13g,珍珠母30g,决明子15g,赤芍13g,白芍13g,当归13g,石菖蒲10g,远志10g,胆南星6g,橘红10g,僵蚕10g,牛膝10g,麦芽13g,莱菔子15g。7剂,水煎服,日1剂。

复诊:患者恶心症状好转,大便2日一行,头晕头痛亦有减轻。故继守原方加减,又治约3个月,四肢颤动较前减轻,肢体活动亦较前灵活。

例2.患者,男性,66岁,2010年10月20日初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170/90mmHg,但未系统用药,仅于自觉不舒时服用降压药物,自2008年始出现颈项僵硬,四肢颤动,曾在院外行多种治疗,但效果不显。半年前在某医院住院时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口服美多巴及安坦,虽肢颤轻度缓解,但美多巴用量逐渐增加,患者感口干,心慌,便干,腰膝酸软,故要求中西医结合诊治。入院时症见:神志清,精神委靡,表情呆板,四肢颤动,肢体麻木,胸闷心慌,口干,便干,腰膝酸软,舌质暗红,欠津,苔少,脉细数。中医辨证属肝肾不足,阴虚生热,痰热内盛风动。治宜滋肝补肾,熄风通络。处方:生地黄13g,熟地黄13g,玄参10g,女贞子10g,山茱萸13g,旱莲草1 3g,枸杞子13g,丹参13g,牡丹皮10g,赤芍13g,白芍13g,牛膝10g,龟板10g。7剂,水煎服,日1剂。

复诊:患者服药后自觉肢体麻木及心慌症状较前改善,余症同前,故原方加山药13g,肉苁蓉15g,枳实10g。并嘱配合针刺治疗,针药并治。上方随症适做加减。服药2月余,肢颤较前减轻,美多巴用量亦减,加服降压药物。3个月后随访,患者诉肢颤及肢麻症状明显减轻,口干缓解,大便日一行。

猜你喜欢
舌质四肢肝肾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跟踪导练(四)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