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汪昂的方药学成就

2011-02-11 05:08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12期
关键词:方剂学歌诀医方

陈 晓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130117)

汪昂,字讱庵,安徽休宁人,1615年生。早年业儒,30多岁时,弃举子业而潜心医学。他博览诸子经史和各家医籍,成为清代有名的医药学家。其方药学成就尤为突出,撰《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著作,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辑《本草备要》,简要实用

汪昂认为,《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疏》、《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皆属本草学巨著,内容详备,但要点不突出;《本草蒙筌》、《药性歌赋》等书内容简略,但欠详备。汪氏采上述诸家之长,尊《灵》、《素》、《本经》之旨,编辑《本草备要》一书,于1694年刊行。

全书共8卷,收载药物478种,附图400余幅。“药性总义”部分,概括地阐述五味四气所入,气味阴阳属性、效用,药物升降浮沉,五脏所欲及补泻总义,六淫主治所宜,五行生克和五味所伤,药物产地与功效的关系,药物炮制与用法大义等。每药按其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的属性及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禁忌、七情配伍、用法等分别进行阐述,对一些药物的毒性、饮食宜忌、药物的采集时间、真伪优劣鉴别等予以说明。由于该书选药精,阐述详,是一部既要且备的药学专著。可贵的是汪昂遵古而不泥古,对“十八反”、“十九畏”能提出个人见解,对某些药物阐述自己的认识,这种创新精神实属难得。这本书在近代本草学著作中流传较广。

纂《医方集解》,博采诸说

为了使医者深明方理,临证处方有所取裁,仿照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和吴昆《医方考》之意,汪昂纂辑《医方集解》,该书汇集古代及与他同一时代数十医家之说,详细阐述方理,开创了新的按功能分类法: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21类,书末附急救良方。这种分类方法比“七方”、“十剂”、“八陈”更科学、更合理、更实用,所以其后的吴仪洛《成方切用》、张秉成《成方便读》等书,都仿其分类法而加以增改,也被现代编著《方剂学》所采用。

《医方集解》中收载的方剂都是临床常用的,药味多在20味以内。主方之下标明方剂出处,便于查找和探究。方剂归经为汪昂首创。解方汇集上自《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下至金元四大家、吴昆、李时珍等先贤之论,以及与其同时代医家的观点,使读者对方剂组成原理有一个深刻而完整的认识。每方之后列举附方,以示后人加减变化之法。

编《汤头歌诀》,易读易记

《汤头歌诀》刊行于1694年。汪昂选临床常用方剂290首,编成七言歌诀200首,每首歌诀采用一、二、四句押韵的形式,音调和谐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读者习诵。歌诀中涵盖方剂名称、组成药味、主要功用等内容,有的包含方剂来源,有些包括演化方剂等等,言简意赅,方便记忆和应用。方后有简要注释,阐明方义,有助于对方剂配伍意义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本书刊印后流传较广,几乎达到“每手置一编”的程度。后世相继有续补、注释等著作出现,如初刊于1913年的章纳川《章氏重订补注汤头歌诀》,1924年严苍山撰写的《汤头歌诀续集》,1963年出版发行的由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汤头歌诀白话解》等。我国历版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都附有“方剂歌诀”,其体例和主要内容多宗汪氏《汤头歌诀》,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猜你喜欢
方剂学歌诀医方
少林拳法二十讲
小九九的由来
基于QFD理论的方剂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
良医拒传方
一年级上册认、写字总歌诀
从几组医方谈西夏文医药文献的来源
良医拒传方
如何提高学生方剂学的学习兴趣
基于中药学通用人才培养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研究
巧编歌诀在皮肤科临床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