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2011-02-11 13:13虢守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护士长科室护士

虢守梅 段 萍

(1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2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ICU科,吉林 长春 130041)

1 阻碍医院整体护理开展的因素

1.1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

由于近5年来医院没有进在编护士,聘用护士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导致临床一线护士年龄老化,在编临床护士平均年龄40岁,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如:内一疗区床位70张,只有10名护士,其中聘任制护士3名,护士平均年龄33.7岁,床位与护理人员比为1∶0.14。聘用护士由于刚毕业不久,没有临床工作经验,在我们医院经过岗前培训及临床工作,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后就跳槽到大医院,导致聘用护士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与发展,频繁的更换护士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

1.2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1.2.1 护士在工作中,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仅注重执行医嘱,完成日常的处置工作,忽视了主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基础护理等工作[1]。

1.2.2 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了患者心理护理工作。

1.2.3 虽然初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的观念,但多数护士把入医院环境、制度的宣教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对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饮食指导和康复的宣教多数都是由医师来承担[2]。护士难以对患者实施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1.3 护士长没有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1.3.1 过多的时间参与患者的直接护理,忽略了科室护理人员学习计划的制定、培训、考核和护理质量管理以及各项护理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工作[3]。

1.3.2 护士长忙于请领科室用品、报销核算等琐碎的行政后勤事务,使护士长抓护理管理的时间和精力不够,使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

1.3.3 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对护理新知识、新技能、新动向的掌握相对滞后。

2 应对措施

2.1 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增加临床一线护士

2.1.1 护理人员的配备首先要服从于护理工作任务的需要,医院护理人员的配置是按照功能制护理模式配置,同时科室人员的设置与科室成本核算直接挂钩。那么如何用功能制护理模式的人员配置完成整体护理工作,要求护士长调动科室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加直接护理时间,使有限的人力投入到患者的直接护理中,使护理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益。

2.1.2 招聘高素质的年轻护士充实临床一线科室,逐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使护士配置向标准化靠近。聘用制护士目前占临床护士的10%,聘用制护士年轻有活力,接受新事物快,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聘用制护士需求大,为了稳定聘用制护士队伍,应逐步提高待遇,如第一年基本工资,第二年得科室40%奖金,第三年得科室50%奖金,连续工作满3年后,奖金与科室在编护理人员一样分配,工作突出的与在编护士有同样的提升机会,这在大医院几乎是不可能的,激发聘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性。

2.2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2.2.1 护理部与科室建立完整规范的护理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定期监督、检查与考评,促进护理人员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规范化完成护理工作。

2.2.2 目前临床科室护士中专比例占51%,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鼓励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参加学术交流、撰写论文,并对在不同等级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给予一定的奖励。

2.2.3 电脑操作逐步融入到医疗护理工作中,临床科室中80%的护理人员对电脑只是一般的了解,不能熟练的操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人员电脑知识的培训和督促护理人员自修,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同时通过网络可以学到更多的护理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护理工作发展的新动态。

2.2.4 为适应整体护理的要求,护理部与科室有计划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不断增强沟通技巧,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入院时细心沟通,住院中的系统的服务、出院后的跟踪服务,争取新患者,留住老患者,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创造效益。

2.2.5 加强健康宣教。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模式,科室由护士长负责,针对本科疾病的种类、护理特点、结合科室护士学历、专长、爱好、职称与能力等与护士进行协商定出每个人所负责的疾病,限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疾病的前沿知识,写出1~2篇综述文章,并在科室内组织护理讲座,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在宣教过程中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

对于患者较多的科室可以配备一名专职的健康宣教护士,每天对科室患者进行宣教,根据科室特点制定宣教计划,采取集体宣教、小组宣教、个体宣教三种宣教方式,宣教护士通过与患者的密切接触缩短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宣教护士可以及时将患者的需求及心理变化反馈给经治医生和责任护士,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科室可制作温馨提示卡,提醒患者需要做的特殊检查及注意事项,健康指导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一张小卡片传递一份关爱,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

2.3 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护士长职能

2.3.1 护理部对新上岗的护士长进行岗前培训,同时定期组织各科护士长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定期组织护士长讲课,对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的培训,调动护士长学习的积极性。

2.3.2 护士长制定科室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如:各科室护理巡视登记卡内容非常全面,但临床护士在执行时部分科室只写药品名称、剂量和护士签名,执行时间、结束时间等主要内容都没有完整的填写,此时护士长应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在科室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向科室人员讲解填写护理巡视登记卡的重要性及对自身防护重要意义,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落实好各项护理工作。

2.3.3 医院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分工明确,后勤人员下科室主动服务,下收下送、科室领用物品送货上门,使全院形成围绕临床服务的良好氛围,使护士长从大量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还给护士长,使护士长有充分的时间加强护理管理,使护理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随着护理队伍人员配置的不断完善,护理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护士长职能的充分发挥,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需要为目的的新型整体护理模式将更好的开展。

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概况:临床护理人员49名,其中聘用制护士10名,平均年龄37岁,在编护士39名,平均年龄40岁,本科学历占10.1%,大专学历占38.9%,中专学历占51%,对电脑一般了解的占80%,熟练掌握的占14%,不懂的占6%。

3 小 结

运用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是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是目前我国护理界专家潜心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注重整体护理质量评估,客观地评价护理结构、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护理诊断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是使整体护理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的基本方法。

[1]王兰英,张丽丽.影响整体护理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3):35.

[2]朱玲.影响整体护理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2,10(10):13.

[3]王宝莲.影响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3,9(2):70.

猜你喜欢
护士长科室护士
最美护士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