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文化的两种形态

2011-02-13 12:12高颖敏
中国煤炭工业 2011年9期
关键词:三鹿实质形式

文/高颖敏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的重要发展实力。当前中国的企业,需要加强的方面很多,譬如技术、管理等等,但尤其需要加强的是企业文化。在具体实践中,企业文化具有两种形态,即实质的企业文化和形式的企业文化。

所谓实质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立以来,由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建设发展实践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思想理念与行为习惯。所谓形式的企业文化,是通过人们的总结提炼,用文字、符号等外在形式展现出来的一个企业的理念、制度等系统,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标识、企业制度、行为规范等。

当前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企业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但缺乏总结提升,而没能很好地以必要的形式反映和表达出来;二是为做文化而做文化,不顾自己企业的实质文化,模仿、抄袭、拿来、编造,强行“制造”出一套形式的文化。这两种倾向,使实质文化与形式文化割裂开来,既无法建成具有先进性的企业文化,更不可能使企业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其中,后一种倾向尤为突出。比如三鹿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的仅仅是形式文化,其实质文化与形式文化不仅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三鹿”的企业宗旨是“为了大众的营养健康而不懈进取”,企业核心价值观是 “诚信、和谐、创新、责任”。看完这些,让人啼笑皆非,也让人清楚看到了“三鹿”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形式文化与实质文化的格格不入,三聚氰胺的使用,表明其真实行为与其倡导的企业文化毫不一致。

对优秀的企业文化来说,实质的企业文化与形式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必须实现二者有机的统一。实质企业文化是形式企业文化的基础,形式文化是实质文化的反映。实质的企业文化应当是形式的企业文化反映的对象,对形式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形式文化应当是对实质文化的系统化提升,既上升到理论层面,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对实质文化的超越,对实质文化应产生引领和推动作用。没有实质文化,形式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往往停留在纸面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但落实不到行动上,不可能发挥作用。没有形式文化,实质文化就缺乏系统提升,可能会存在一些糟粕和消极因素。只有在实质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系统总结提升形成形式文化,而二者在基本精神上完全一致,才能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先进的企业文化。

如何实现实质文化与形式文化的有机统一,建成独具特色而又具有先进性的企业文化?首先,对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正确的态度。企业文化重在建设,是长期积累、积淀的结果,应当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当然要主动引导、加以培育,但不能无中生有、强行制造,更不能照搬照抄、拿来主义。其次,要坚持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相结合,深入总结本单位的实质文化,把握其特性,吸纳现代元素,推进文化创新。第三,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的关键是要落地生根,必须倡导在理念上、体现在制度上、落实在行动上。

总之,实质文化是根、是本,形式文化是体、是形,二者并重、有机结合,才能建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猜你喜欢
三鹿实质形式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三鹿”重出江湖
“三鹿”商标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