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精调设站和搭接方式创新技术

2011-02-15 11:06郝文洲
关键词:设站后视精调

郝文洲

( 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 经济管理部,河南 洛阳 471013)

在高速铁路工程中,为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轨道板的铺设要求异常严格,必须进行精密调试,单独调整一块轨道板,可以保证板的绝对位置,但由于设站误差存在,板与板之间可能出现微量错动。为了提高线路平顺性,连续精调的轨道板,就需要进行搭接测量,以确保线路平顺。无砟轨道精调是轨道精度控制的关键环节,无砟轨道精调质量决定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顺性、舒适性。轨道精调是根据轨道测量数据对轨道进行的精确调整,使轨道精度达到规范标准,满足高速行车条件[1]。轨道精度通常可分为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绝对精度是指轨道实测中线、高程与设计理论值的偏差,偏差越小,精度越高。相对精度是指轨道各项几何尺寸( 轨距、水平、高低、轨向) 的偏差和变化率[2]。轨道平顺性不仅应包括高低、轨向的长波、短波偏差,还应包含轨距、水平、轨向、高低变化率等[3]。

1 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精调设站和搭接方式

如图1 所示,上一块轨道板调整到位后,利用强制对中三脚架分别将仪器架设于GRP1 点,后视棱镜架设于GRP2 点。

图1 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精调设站和搭接方式

搭接标架放置在已经调好的轨道板的板尾承轨台上,依次测量搭接标架上的4 号和5 号棱镜,以及后视棱镜9。其中后视棱镜9 的坐标和高程由GRP 点推算,4、5 号棱镜的坐标和高程由上一块轨道板精调时测量得到。坐标和高程差值满足要求后,通过对4、5 号棱镜加倍赋权的原则进行误差分配,实现仪器的定向和高程传递。

仪器设站成功后,依次测量欲调整的轨道板的板首、板中和板尾承轨台上3 个测量标架的6 个棱镜,对这块轨道板进行精调。

上述常用的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精调设站和搭接方式的缺陷主要有:①仪器和后视棱镜必须架设在GRP 点上,灵活性差,测量人员操作困难;②仪器和后视棱镜的高程需要根据强制对中三角架传递,增大了设站误差;③重点关注相对精度,搭接误差会逐板传递,出现“沉板”和“浮板”现象;④搭接和精调时用不同的标架,一是两种标架的放置位置不重合,增大了位置变动引起的误差;二是两个标架的制造误差都影响定向和搭接精度。

2 设站和搭接方式创新

图2 精调首块轨道板

2.1 设站方式

根据CPIII 控制网,在方便的位置架设测量仪器,利用边、角后方交会自由设站方式设置测站。设站测量时,可以根据精度要求,测量4 至12 个CPIII 点。

需要注意的是,被测量的CPIII 点最好成对出现,且应尽量相对于测量仪器对称分布。设站位置灵活机动; 仪器三轴交点的三维坐标是直接精密测量得到的,没有中间转换环节;操作方便。

2.2 精调首块轨道板

如图2 所示,仪器自由设站后,通过放置在欲调整轨道板的板首、板中和板尾承轨台上的6 个“自定心钢轨模拟装置”,以线路统一坐标所确定的轨道几何位置为参照基准,对这块轨道板进行调整,通过调整轨道板的空间姿态,使“自定心钢轨模拟装置”实测坐标逐步趋近被模拟的轨道的设计位置,实现轨道精调。

2.3 轨道搭接方式

轨道板生产时,每块轨道板上都有一个测量点。测量点是预制在每块轨道板的首端中线上的倒锥台形锥窝。

一块轨道板( 例如1 号板) 调整到位后,需要进行完整测量,以保存精调数据。进行完整测量时,如图3 所示,在这块轨道板的测量点上放置一个球形棱镜,并同时测量和保存数据。如图2 所示,1、8 号棱镜和测量点1 的测量数据,将作为下一块板调整时的搭接测量数据。

调整下一块轨道板( 比如2 号板) 时,保持1、8 号棱镜和测量点1 上的球棱镜不动。假如搬动了测站,则首先进行自由设站,确定仪器的绝对坐标。然后利用1、8 号棱镜和测量点1 上的球棱镜,进行定向和高程传递,实现仪器的重新定向和设站。

通过这种方式设站和搭接,既保证了设站位置和定向点的绝对精度,又顾及了不同设站位置之间的相对精度,消除轨道对接处的微量错动,实现了轨道的平顺、无缝搭接。同时,由于轨道板上的测量点是强制对中的,并且可以长期保存,即便是在不同时期进行轨道精调,也能保证轨道的平顺搭接。对测量点所测得的坐标,既可用于评估轨道的平顺性,又能为轨道板的返工测量提供测量基准。

另外,GRP 点是一次性使用的,在轨道板灌浆时就被覆盖掉了,不能长期保存,而轨道板上的测量点不仅能长期保存,而且使用方便,只要放置一枚球形棱镜,就能实现强制对中,且重复对中精度很高。利用新的设站和轨道搭接方法来精调轨道,在轨道精调的同时,又为高速铁路的运营维护,提供了一套高精度的控制测量基准。

图3 轨道板完整测量数据结构

3 结语

新的设站和搭接方式使测量设站更加灵活机动,操作方便,既保证了设站位置和定向点的绝对精度,又顾及了不同设站位置之间的相对精度,消除轨道对接处的微量错动,实现了轨道的平顺、无缝搭接。其优点为:自由设站,灵活机动,操作方便;仪器和搭接点的坐标是直接观测量,没有中间环节,减少了误差来源;每一块板都同时顾及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不会出现“沉板”和“浮板”现象。

[1]王志坚,刘彬.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精调关键技术[J]. 铁道建筑,2010(1) :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2007]85 号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S].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2007.

[3]方筠,张俊生.郑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测量技术[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1) :88-102.

猜你喜欢
设站后视精调
CTRSⅢ型无砟轨道板智能快速精调设备
小说的“后视”法与情感“放倒”术
——黄咏梅小说论
一种严密的高精度自由设站方法研究
一种地下工程导线测量的灯光语言*
客运专线有砟轨道精调施工成本分析
新款奔驰A200L加装后视摄像头
全站仪自由设站法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一种改进的端头设站三角高程上桥测量方法
西宁市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转炉自动化炼钢装置副枪设备的安装与精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