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校生积极体验能力培养探析

2011-02-21 12:41徐凤林陆春庚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职校心理学课程

徐凤林 陆春庚

(江都市职业教育集团 江苏 江都 22521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校生积极体验能力培养探析

徐凤林 陆春庚

(江都市职业教育集团 江苏 江都 225212)

增进学生积极体验、激发学生积极情绪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本身所应追求的价值核心。职校教师要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提高学生对待过去的满意程度,增强学生面对现在的幸福感受,培养学生展望未来的乐观心态。

积极心理学;职校生;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股重要的心理学思潮,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完善式发展,是一门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进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优秀品质,并利用之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从而获得幸福生活。上世纪末,塞利格曼(Seligmen)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书中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的时期,心理学家有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令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让公众称心如意。”

当前,职业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模式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问题取向上,偏离了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这一目标。其实,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而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因此,职校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偏向问题的价值取向,把自己的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的品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积极心理学研究分三个层次,一是为中还扮演了重要的媒介角色。酒往往是某种期望、情感和信息的载体,有人则是透过酒品看人品。因此。酒喝得多与少、实与虚,意义远远超过喝酒本身。当然,讲酒也要讲到它的危害。酒中的乙醇作为一种刺激性物质,对人体的很多器官都能造成麻醉甚至伤害。通过联系实际,向学生说明为什么现在我国对于酒后驾车查管得如此之严;“酒精肝”的形成原因及危害;为什么常说“酒后误事”等。告诉学生,喝酒千万不能上瘾,酒后逞英豪的事情多数是害人害己的。我们讲这门课,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社交手段,而并不是劝人们喝酒。酒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少喝还是尽量少喝,要把握好度。

从实践的角度掌握酒 中国造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人从潮湿腐败的粮食那里提取到了酒已然证明酒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当然,如果想得到醇香绵远的好酒,对酒的制作工艺还是有较高要求的。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己酿酒、自己调酒、自己品酒,这将会使他们更有兴趣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在讲完黄酒章节后,让有条件的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米酒,既营养又卫生;在讲完葡萄酒章节后,让学生在葡萄成熟的季节,为自己家酿造一坛美味的葡萄酒;在讲完洋酒章节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准备一些调制鸡尾酒的原料和器皿,让学生自己调制鸡尾酒,调制完后互相品尝并打分,作为课程最终成绩的一部分。

对教师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拥有雄厚的蒸馏酒、酿造酒、配制酒、混合酒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如对营养学、医学、历史、文学、地理、风俗、考古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均要有较深的了解。因为本课程有大量的影音资料,从教学效果角度出发,建议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尽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有较大难度,但首轮教学是非常成功的,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

[4]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本文责任编辑:张维佳)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G711

A

1672-5727(2011)05-0040-02

胡晓冰(1981—),男,河南开封人,硕士,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环化系助教,主要从事微生物及发酵食品研究。

猜你喜欢
职校心理学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配合学校做好职校生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