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实践谈如何上好数学课改课

2011-02-21 13:56马立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数学课情感数学

马立香

结合教学实践谈如何上好数学课改课

马立香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课堂中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使数学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数学课改课呢?

1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

在过去的数学课上,教师只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数学,怎么做数学就可以了。在新课改下,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激励他们探索与创新。例如,对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的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长度为4 cm、5 cm、6 cm、8 cm、10 cm、12 cm的6根小木棒拿出来进行动手操作。任意取3根将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接着提出问题:1)任意3根小木棒是否都能拼成三角形?2)有几组3根小木棒能拼成三角形?有几组3根小木棒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比较2根短棒长度之和与长棒长度的关系。3)通过上述的操作,请猜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4)试用简洁的文字归纳猜想,并证明猜想。

在数学教学中,不强调结论,而是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就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但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的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因此,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必须是主动参与,不能流于形式。

3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语言美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抓住重点。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在严谨的教学架构之下,教师还可以运用创意性语言,通过适当的语言提示,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会产生一种历经艰辛后的成就感,顿觉乐趣无穷。如计算时,有的学生先算完全平方,那教师可以启发:想想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或者问:能不能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呢?完成这个题目后,教师再启发:若改变一下条件,大家看看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再进行比较。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教师要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目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学生,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4 教师平等关爱每个学生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带有情绪性,如果伴随学生思考的是兴奋、激动和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然而学生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用理智来支配情感,却常常以情感支配影响理智。他们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对某一任课教师有好感,或情绪高涨时,学习劲头足时,掌握知识的质量就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这就说明学生的情感活动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利用学科知识,挖掘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创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效果。

教师应是一位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更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公平地洒入每个学生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教师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差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教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教师学生双方处于积极情感状态时候,便会产生感情上的合流,课堂上将会出现一种协调、自然、宽松的气氛,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5 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数学教师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开放学生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会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真正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为此,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数学应用于生活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情感数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情感移植
我为什么怕数学
“网红”数学课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