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2011-02-21 13:56姜海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阅读课词汇学习者

姜海燕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姜海燕

1 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1 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科书,较少结合实际充实一些和时事挂钩的教学内容、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等,使教学失去弹性,因而也就失去许多功能性和时效性。同时,课程内容对学习者学习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学习者觉得某种教材过于枯燥,他们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那么阅读课就完全失去训练学习者阅读技能的功能。

1.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阅读课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没能形成一个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得到发挥,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埃利斯说过:“没能给学习者提供交际机会的教学活动,将会使学习者失去接触语言资料的主要来源,进而教学阻碍的进行。”

1.3 阅读教学中对生词和歧义词处理不当

如何处理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和歧义词使许多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往往有些教师片面追求阅读全文的“整体理解”,舍弃对词汇的教学,只是在阅读前将有关词汇的词义给出,而且只是涉及关键词的一般含义,忽视词汇在语篇中的特定含义。语篇以词汇为基本构成单位,词汇又依托于语篇产生特定的语境意义。有时对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理解有误就会导致对一个段落甚至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离。特别是很多关键的多义高频词,如果不向学生阐明各种意思以及出现的语言环境,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的,以至于读新的文章时遇见新的语言环境,教师教过的词对学生来说仍然是新词。

1.4 阅读教学中偏重对阅读材料的教学,忽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训练和形成学生的阅读技能。实践证明,科学的阅读方法是使学生在阅读中少走弯路、迅速掌握文章中心、逐步使学生形成阅读技能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与技巧的基础上才能独立而又准确地阅读,进而不断提高自己课外独立阅读的能力。

1.5 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严重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

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严重忽视与学习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关的心理因素。这种教学导致学生的被动与盲从,导致认知和情感的分离。英语教学中表现为授课成为语言知识的机械传授,知识成为师生交流的唯一纽带。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畸形的“独木桥式”的关系(即单一通过知识发生联系)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等现象。

2 在阅读课教学上进行的积极探索

2.1 阅读材料的选取

教材中在每单元的第二课即安排一篇阅读课文或阅读对话,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教材要求学生在掌握已有词汇的基础上,能在几分钟内读懂对话,回答一个主要问题。然后再读一遍,回答课后练习的10个左右的问题。通过阅读和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已对本课内容有了大概了解,最后把课文的内容、主要词汇通过复述来表达出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此外,笔者还利用课外的阅读材料来拓展知识面,巩固阅读方法。根据学习阶段的不同,选取难易适度、长短适中、题材不同的阅读材料,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利用课外阅读材料增加词汇量、巩固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最终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2.2 阅读方法的教学

笔者把阅读过程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3个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查读、略读和精读3种形式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促进学生听、说、写能力的提高,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阅读前。从阅读的心理看,学生在开始阅读前,需要进入一种阅读的准备状态:首先是想读,有读的愿望;其次,有必要的语言基础(如词汇);第三,有相关的背景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针对这些心理需要进行导入:①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两个问题,激起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②介绍必要的背景信息,同时解释文中的生词,为学生的阅读理解作好铺垫。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指导也需在这一阶段进行,要告诉学生:一定要默读,不能指读、重读、回视;遇到不理解的词或句子不要马上去查,试着根据上下文猜测其含义。

2)阅读中。对一篇文章的完整理解大致需三步。

①查读。迅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的关键词、主题句,从而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大意。然后回答教师所设计的相关问题,逐一检查阅读前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使阅读情况及时得到反馈。而且,这一步的设计为学习不太好的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提供了条件,也逐步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下一步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②略读。找出文中的基本事实,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用整句回答以进行信息反馈。通过回答问题,看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了文章大意,以免有些学生在阅读中迷失方向。同时,与学生一起找出文章中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外来词、复句、谚语、俚语等),解释必要的语言知识点(构词法、复句的构成及其用法),并进一步处理有关的文化知识点,从而归纳出中心思想,为下一步深层理解做好准备。

③精读。教师首先提出一些带有逻辑推理或评价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仔细地阅读,边读边思考。这时的教师不是无事可做,应在教室里巡视,帮助个别可能有困难的学生。然后,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来得出结论,对于有不同意见的,只要是合情合理,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加深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口头交际能力。

3)阅读后。读完一篇文章之后,笔者建议学生把在文中学到的新的单词、词组以及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用笔记本记载下来。这样,学生的词汇量会逐渐地增加,知识面也会扩大,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渗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3 结语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教师除了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技巧的指导外,还需加强阅读心理素质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并将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以此增大他们的阅读量,扩大他们的词汇量,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词汇学习者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