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新课程下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2011-02-21 13:56王亚萍陈延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效率课文

王亚萍 陈延山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能力、陶冶情操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进行的。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高低。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个教师眼前的重要课题。

1 改革串讲串问的教学模式

当前,一些阅读教学几乎是一个模式,无论哪篇课文,一律串讲串问,问题问完了,学生答完了,课文也就学完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千篇一律,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阅读方法不得法。有些教师的教学仍然跳不出“分析作品”的框架,把语文课上成作品分析课,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以讲代学,以问代学,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学生受益甚微。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矛盾的焦点摆在学生面前,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学贵有疑”,提问决不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出来就算达到目的。教师应当启发学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少作大段的串讲,多作入情入理的赏析;少作篇章结构的分析,多做基本功的训练。

教师要改变串讲串问模式,采用“六段主动式”教学结构进行教学,体现“学生为主体”思想,提高学生技能。“六段主动式”教学结构是以一篇讲读课文整体设计的,分两课时完成,其结构形式为“检查预习,质疑问难(5分钟)——揭题引读,学生自悟(10分钟)——教师点拨,突破难点(15分钟)——感情朗读,深化理解(10分钟)——围绕重点,学习表达(20分钟)——综合训练,发展技能(20分钟)”。这种模式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值得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

2 在精讲中精练

阅读教学,要精讲精练,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所谓精讲,就是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准确深入地讲清楚,对教材其他部分则略讲,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抓住关键,把要解决的问题凝练在有限的讲述中。以每一单元为一个整体,全面考虑、设计好教学。每个单元中第一篇课文应着力精讲,后几篇课文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时间和锻炼机会要多一些。

具体到一篇课文而言,要围绕课后练习第一题来进行“精讲”。要坚持“多退少补”原则,“多退”是指学生自己能感知和理解的问题,教师要退而不讲;“少补”是指在学生困惑、难于理解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发挥教师“导”的作用。“精练”是指扎实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总的说来有三点值得注意。一要联系实际,定准训练目标。训练不到位,就是由于教师没有定准训练目标,脱离了教材,脱离了学生。二要围绕目标选准训练点。所谓训练点就是根据课文的内在训练因素所确定的训练单位,它是实现训练目标的依据。三要根据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程序。因为训练是否到位,学生的语言行为是否真正向前发展,其决定因素在于训练程序是否正确有效。

3 转变教材观念,重视学法指导

任何一篇文章不外乎由3个方面组成:一是被文章用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字、词、句、标点符号;二是文章字、词、句、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三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时所蕴含的表达方式、技能技巧。阅读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还是教师教会学生阅读,掌握阅读的本领。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所以阅读教学让学生仅仅懂得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写作技巧还远远没有完成任务。

重视学法指导,首先要转变教材观。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作为训练语言文字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材料。教材选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掌握语言文字的例子,是指导学生掌握字、词、句、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无穷魅力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法指导,因为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俗话说“给学生一只金手,不如给学生一只会点金的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效率课文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