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治未病对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2011-03-01 01:17高彦阳周文琦高晓玲梁平书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医治支气管哮喘

高彦阳 周文琦 高晓玲 梁平书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门诊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

2008-11—2010-04,我们对中医养生治未病康复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320例均为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呼吸内科(160例)和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九医院呼吸内科(160例)好转出院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男198例,女122例;年龄36~88岁,平均65.3岁;病程1~30年,平均9.4 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相关标准[1]。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对中医治未病的知晓度、对中医养生康复等相关知识的需求度、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支气管哮喘康复教育方式等。问卷经相关专家给予指导和评定,贴近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信度高。调查工作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完成。调查者认真向患者讲解问卷的各项内容,患者完全理解后再填写,收回有效问卷308份,有效问卷96.25%。

2 结果

2.1 患者对中医治未病知晓度 46%患者不了解,38%患者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体介绍略微知晓,11%患者了解。

2.2 患者对中医养生康复需求度 见表1。

由表1可见,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四季养生的需要程度较高,达到98%以上,对各项健康教育内容的总需求率均在90%以上,对睡眠养生的需要有217人,占单项70%,为各单项之首。

表1 患者对中医养生康复需求度 例

2.3 患者对康复教育的方式要求情况 要求医护人员进行1对1教育的患者占87%,去治未病门诊接受指导的患者占79%,定期参加“哮喘之家”的患者占57%,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的患者占43%,设立社区哮喘健康教育宣传栏的患者占26%。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人的行为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方式、工作的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环境的污染等,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日益增加,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以往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着力点在急性发作期时的治疗和护理,如平喘、抗炎,现在将疾病防治中心前移,加强对缓解期的预防,这正与中医提倡的“发时治标、平时治本、重在治本”的支气管哮喘防治原则相符[2]。

“治未病”是指在疾病未发生和(或)未发展、传变、复发、后遗之时,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和(或)发展、传变、复发、后遗[3]。中医学从《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阐述了“上医治未病”的论治观点。“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满足种种患者教育需求,尽量做到个性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相结合,以便于患者接受,提高疗效。

3.1 及早预防,中医治未病 中医学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时限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中医养生治未病的康复教育具体如下。

3.1.1 情志养生 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是养心,即调节情志,保持良好心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所以,中医治未病心理保健工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3.1.2 环境保健 有条件者寻找变应原,并远离变应原。注意季节变化,寒暖适宜。支气管哮喘多发于春、秋季天气骤变时节,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及气道对寒冷空气刺激的抵御能力下降都可造成支气管哮喘的复发。

3.1.3 缓解期不忘脾肾 从中医学对疾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出发,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多以脾肾阳虚为主,治宜健脾化痰,温肾纳气。桂附地黄丸,金水宝胶囊,香砂六君子汤不失为缓解期的有效良方。

3.1.4 冬病夏治,防止复发 复发性是支气管哮喘的另一大特点。因病久脏腑俱虚,于冬季寒冷季节人体阳气闭藏之时易感寒而发,提倡于夏季阳气发越之时,借助自然界之阳气补人体之虚阳,可予温补脾肾之剂煎服,或用麻黄、细辛、半夏、白芥子等辛温之品研末外敷肺俞、定喘等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5 中医食疗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药疗食疗并进。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养生的关键。《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医食疗就有以桃仁、杏仁、薏苡仁、贝母等止咳化痰药研碎后与粳米共煮为粥,长期饮食,效果肯定。

3.1.6 运动养生 运动保健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古人总结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运动养生方法,如运动肢体以练形,呼吸吐纳以练气,调摄精神以练意[4]。根据自我身心的特点,自觉自由地进行运动锻炼。运动保健的原则是协调统一,形神兼练;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比较适宜患者健身的运动项目有练功十八法、太极拳、八段锦、呼吸操等,长久坚持可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3.2 规范治疗,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对哮喘的平喘作用虽不及西药迅速,但能辨证施治,若应用得当,把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相结合,则能迅速而有效的缓解哮喘,事半功倍,且能明显减少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复发[5]。坚持规范的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支气管哮喘症状能够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稳定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运用中医药疗法配合支气管舒张剂;急性发作期应用西药控制病情,加用中药和抗生素缩短病程,并采用针灸、拔罐、推拿、穴位贴敷等疗法配合治疗。根据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方针,于每年的12月份及次年的1~2月份进行防病治疗,如:中药代茶饮、穴位贴敷、免疫调节剂、脱敏治疗等,也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应用中医养生治未病对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遵从“疾病防治中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理念,提倡从日常生活的调摄开始,使支气管哮喘发作症状得到提早控制,患者能够正常活动和锻炼,减少复发率和住院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68.

[3]洪蕾,冼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2):92-94.

[4]庄芹,程晓鸣,庄美琼.中医养生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C):55-56.

[5]刘国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观察[J].甘肃中医,2001,14(6):17-18.

猜你喜欢
医治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