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秘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湿热蕴结型便秘临床观察

2011-03-01 01:17张志君
河北中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外科学行气秘方

张志君 杨 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上海 200021)

便秘是一种排便异常,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3次)、排便困难、粪便呈干硬球状,间或有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辅助排便[1],并常伴有或不伴有腹痛、腹胀、恶心、便血、心情烦躁等症状。2008-06—2009-04,我们采用实秘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湿热蕴结型便秘60例,并与麻仁软胶囊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均为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3例,女37例;年龄20~64岁,平均(50.02±10.23)岁;病程 1~13年,平均(5.81±2.15)年。对照组 60例,男 28例,女 32例;年龄18~63岁,平均(50.27±10.55)岁;病程 1.5 ~12 年,平均(5.45±2.40)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混合痔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2]确诊。便秘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确诊,结合临床辨证为湿热蕴结型,证见大便干结,腹胀,腹满,嗳气或矢气,口苦口臭,小便短赤,或兼胁痛,纳差,舌质红,苔黄腻。

1.3 治疗方法 2组术后均予止血、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实秘方。药物组成:紫苏梗15 g,藿香15 g,白术15 g,厚朴 10 g,何首乌 30 g,肉苁蓉 30 g,瓜蒌 30 g,火麻仁15 g,黄芩10 g,黄柏10 g,肉豆蔻(后下)6 g,枳实10 g,陈皮6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250 mL,每晚睡前温服。对照组加麻仁软胶囊(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40031)2粒,每晚睡前口服。2组均9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项目 观察2组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3、6、9 d症状积分变化,主要包括大便性状积分[4]及排便困难、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积分[5]。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订。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他症状全部消失,积分改善率≥90%;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62 h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90% >积分改善率≥60%;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 d,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60% >积分改善率≥20%;无效:症状无改善或积分改善率<2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用药前及用药后第 1、3、6、9 d 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表12 组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3、6、9 d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12 组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3、6、9 d症状积分比较分,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 别 n 用药前用药后1 d 3 d 6 d 9 d治疗组 60 15.65 ±1.13 12.88 ±1.39* 6.52 ±1.32* 4.95 ±1.61* 2.65 ±1.56*对照组 60 15.92 ±1.18 15.02 ±1.44 13.22 ±1.36 10.62 ±1.43 6.60 ±1.48

由表1可见,治疗组用药后第1、3、6、9 d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

2.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2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长期便秘,粪块在肠道内贮留时间过久,压迫和刺激肠壁,或排便时间延长,导致腹压增高,引起肛管直肠静脉血回流减慢充血,从而出现肛管直肠部静脉淤血、曲张,形成痔疮。同时,肛门部血管神经丰富,齿状线以下受体神经支配,对疼痛反应极为敏锐,而混合痔术后的排便刺激往往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产生局部剧烈的疼痛,特别是便秘患者,Wexner SD[7]将其描述成象“排出碎玻璃”一样,而影响伤口愈合。由此可见,便秘对痔疮的形成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改善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便秘症状是缓解术后疼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医学认为,混合痔术后便秘多因脾胃失和,情志失调,外感寒热,饮食所伤,导致脾胃受伤,纳运失常,升降失调,水湿停滞,积久化热;湿性重浊,下注肠道,传导失司;热邪下结大肠,灼伤津液,大肠失濡而成便秘。治宜清利湿热,泻火通便。实秘方中紫苏梗行气宽中,理气解郁,藿香化湿和胃,行气止痛,二者合用,具有行气祛湿之效;何首乌、肉苁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瓜蒌清热散结,滑肠通便;火麻仁养血润燥通便;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枳实理气消滞,二者合用具有除湿消积通便之功效;黄芩、黄柏清热燥湿;白术健脾益气,利水化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方中之用取其擅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之功;肉豆蔻化湿行气,温中和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藿香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的作用[8];何首乌提取物大黄酚具有促进肠管运动的作用[8];火麻仁能刺激肠黏膜,使分泌增加,蠕动加快,减少大肠吸收水分,有泻下作用[8];小剂量厚朴对肠管有兴奋作用[8];白术水溶性部分具有促进肠胃分泌和促进肠蠕动的作用[9]。本研究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实秘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湿热蕴结型便秘,不仅改善了大便性状、排便困难、腹痛、腹胀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从整体调理了患者的生理功能,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4):258-259.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4]O’Donnell LJ,Virjee J,Heaton KW.Detection of pseudodiarrhoea by simple clinical assesment of intestinal transit rate[J].Br Med J,1990,300(6722):439-440.

[5]危北海.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346-34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1993:131.

[7]Wexner SD.The quest for painless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continues[J].J AM Coll Surg,2001,193(2):174-178.

[8]马清钧,王淑玲.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245-246,632-633,195-196,242.

[9]丁曙晴,丁义江,郭荣,等.白术对豚鼠结肠体外肌条运动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2):100-102.

猜你喜欢
外科学行气秘方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秘方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一张秘方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寻找酒秘方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