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余姚瀑布仙茗”敬老茶会在杭州举行

2011-03-16 01:33本刊通讯员
茶叶 2011年2期
关键词:名茶余姚市茶会

2010年4月2日,约900名省、市老领导、茶叶学会老会员及有关茶叶专家有幸相聚在山光如淀、湖光如练的西子湖畔,品一口暖暖的余姚瀑布仙茗,卸下冬天的寒冷和沉重,共同迎接由浙江省茶叶学会和余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1浙江省‘余姚瀑布仙茗’敬老茶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和省市老领导沈祖伦、王家扬、陈法文、吴敏达、李德葆、薛艳庄、黎 清、王一夫、夏仲烈、胡灿时、杨招棣、戴盟、丁可珍等共聚钱王祠,同品余姚瀑布仙茗。

浙江省科协、浙江大学、中国茶叶学会、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农业厅、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省茶叶集团、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了茶会。出席此次茶会还有宁波和余姚市相关部门的领导、余姚市在杭工作的代表和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中国改革报、浙江电视台、浙江经视、浙江在线、都市快报、浙江省政协联谊报、农民日报、农村信息报、《茶叶》、《中国茶叶》、《茶叶科学》、《茶博览》、《茶叶信息》、《中国茶叶加工》、浙江大学新闻中心、浙江大学电教中心、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宁波晚报、余姚日报、余姚市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代表。

本次敬老茶会由浙江省茶叶学会梁月荣常务副理事长主持,王岳飞秘书长介绍到会的领导和来宾,毛祖法理事长和中共余姚市委书记陈伟俊分别致欢迎词,余姚市人民政府市长毛溪浩先生介绍余姚茶业发展情况,浙江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先生介绍浙江茶叶产销情况,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龚淑英女士点评“余姚瀑布仙茗”产品质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为“瀑布仙茗”题词,顾问杨招棣为“瀑布仙茗”题写对联,浙江省诗词协会原会长戴盟先生向余姚赠送茶诗。

茶会专门安排了余姚地方特色文艺表演和茶艺表演,其中舞蹈《瀑布仙茗传美名》、唢呐独奏《家乡美》、姚剧表演唱等节目受到与会茶人的热烈欢迎。

余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有“中国茶文化之乡”的称号。余姚瀑布仙茗因以《神异记》记录最早、《茶经》记载最多而闻名于全省甚至全国,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加工工艺曾失传已久,现今的瀑布仙茗重创于1979年,并在1980年在浙江省名茶评比会上荣获一类名茶称号,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曾题诗:“瀑布仙茗古著名,泉流胜迹万家迎,四明传记忆旧荈,味美香清寄友情。”

余姚瀑布仙茗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种植良种化、企业群体化、经营合作化和生产机械化的强势产业格局。目前,全市茶园面积6.2万亩,其中通过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认证茶园2.9万亩,茶叶产量为6559吨,产值1.82亿元,其中余姚瀑布仙茗产量779吨,产值1.32亿元,已初步建立起以品牌市场开拓为核心、以质量管理与服务为中心、以“双商标”授权模式为管理机制,培植46家品牌骨干企业,受益十万茶农的产业模式。余姚瀑布仙茗品牌更是迅速崛起,先后获得“浙江省优质名茶”、“中国鼎尖名茶”、“中华文化名茶”、“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礼品茶”等众多荣誉。余姚是中国最早的产茶地之一,余姚瀑布仙茗已列为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为促进余姚瀑布仙茗可持续发展,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把余姚茶产业打造中国茶文化圣地、中国珍稀名优茶和精深产品研发高地、中国出口珠茶加工重要集散地,使茶叶成为余姚山区经济支柱和彰显余姚精神的名片。(相关图片见彩页)

(本刊通讯员)

猜你喜欢
名茶余姚市茶会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茶会”九问九答
偏离的茶味
如何办好一场茶会
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余姚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茶会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北京春茶节安徽名茶推介会暨中信太平观止杯斗茶大赛评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