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物资供应快速响应能力的分析与思考

2011-03-19 10:12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1年11期
关键词:物资供应链铁路

艾 勇

(武汉铁路局 武汉物资供应段,湖北 武汉 430061)

近年代来化,和我高国速铁化路的建步设伐特不别断是加高快速,铁从路而快对速物发资展供,应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应链理论是物流领域理论研究的成果,对提升物流整体管理水平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运用供应链理论,可以大力提升铁路物资供应的快速响应能力,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1 铁路物资供应和需求的特点

(1)高可靠性。与传统铁路相比,高速铁路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速铁路物资采购过程中,保证物资的高可靠性和高质量十分重要。而物资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供应商、供应单位可靠的质量保障体系。

(2)高时效性。在高速化条件下,铁路运输必然对物资供应和需求表现出高时效性的特点。

(3)高单一性。制造企业追求以更优的产品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最终提高竞争力。铁路现代化、高速化的发展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加快了老旧物资设备更新或淘汰的步伐,新技术装备的标准将趋向统一,物资供应产品的单一性也将越来越明显。

(4)高垄断性。铁路运输产品的生产制造一直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很多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特征,对确保相关物资的采购提出了严峻挑战。

(5)高机动性。由于物资的存储成本较高,在保证物资供应的情况下,铁路企业往往会尽可能减少存储量以降低总成本。但是,由于很难及时准确预测铁路物资的供应和需求,因而满足物资供应的机动性较大。

(6)高节约性。包括高速铁路建设在内的大规模铁路建设的高投入特性,使铁路部门始终面临着全方位控制成本的巨大压力。大力压缩物资采购供应成本,既是新形势下铁路物资供应和需求部门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铁路科学发展、节约社会资源的现实要求。

2 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启示

2.1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资源横向集成特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以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参与供应链的资源集成和整体运作。

(2)系统特征。供应链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多赢互惠特征。供应链是相关企业为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而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通过协商机制谋求一种多赢互惠的目标。

(4)需求驱动特征。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的,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需求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5)快速响应特征。企业必须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快速反应,具有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快速组织产品生产的能力,不断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

2.2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建立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对于制造部门而言,可以降低成本、实现数量折扣和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库存水平、改善时间管理、缩短交货提前期和提高可靠性、优化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

(2)对于供应部门而言,可以保证稳定的市场需求、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高运作质量和零部件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3)对于供应商与制造商,可以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技术集成和物理集成,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降低机会主义影响和投机几率、增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订单、生产、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资产利用率。

2.3 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启示

在铁路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效益中心化的新形势下,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可以为铁路物资供应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启示。

(1)以全新视角研究铁路物资供应管理。铁路物资供应本质上属于物流范筹,具备物流的基本特征。供应链管理理论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最新成果,可以为进一步提高铁路物资管理水平、提升铁路物资的快速响应能力提供指导。

(2)以集成思想整合既有资源。通过对既有资源的整合,将资源配置从内部扩展到外部,从一个企业扩展到多个企业,从一个链条扩展到多个链条,实现铁路物资供应的流程优化和再造,最大限度减少甚至消除不产生附加值的中间环节,使铁路物资供应流程完整化、一体化、高效化。

(3)以系统理论构建综合保障能力。供应链理论的关键是采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揭示物流体系中各个链条之间的关系。铁路物资供应和管理应避免局限于铁路系统内部,应具有全局意识,使物资供应的各个环节、链条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从而构建形成物资供应的保障能力。

(4)以互惠共赢理念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降低供应链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铁路物资供应应通过改变供需双方单纯的买卖关系,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5)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信息归集和共享平台。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根本区别。铁路物资供应管理必须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开发、集成与运用,搭建合作各方信息归集和共享的平台,从而加强供应链各方的信息沟通,实现铁路物资供应管理的一体化。

3 提升铁路物资供应快速响应能力的途径

3.1 构建供应链支持体系

(1)集中管理。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实现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有序流动,供应链各个环节必须职责明确、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因此,应设立铁道部、铁路局、站段的物资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界定物资管理部门、专业部门、供应单位、用料单位、供方等各自的职责,坚持对物资的采购供应实行集中归口管理。

(2)集中采购。发挥物资部门的计划、采购、供应、协调作用,以及资金运作、质量检验、市场信息等特长,实现铁路物资供应高可靠、高节约。加大集中采购力度,对各系统、各单位、各项目(运营维修、大修、更新改造、基本建设等项目) 达到一定规模的物资设备实行集中招标采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完善管理制度,构建统一权威的招标平台。在实行集中采购时,积极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供需双方的竞争与合作水平。

(3)集中储存。分析掌握铁路物资消耗规律,整合资源,进一步优化储备方案,减少物资储备点,大力推行集中储备,建立以一个中心为主体、区域中心为辅助的储备体系,以达到压缩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和劳动消耗、降低物资损耗的目标。将物资购销合同管理和储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加供方直发配送,从而优化内部储备,分解储备压力。

(4)集中配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与物流据点共同协作制订计划、组织车辆设备,对某一区域的用户进行集中配送,提升响应能力。按照集中配送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供应组织流程,发挥物资供应单位在物资供应中的主渠道作用,优化计划、采购、配送、结算等环节,将配送、直发相结合,形成供应单位与用料单位良好的互动,提高流转速度,增强保供能力,降低配送成本。

(5)集中结算。按照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实行物资采购供应的资金统一管理,内部清算、集中报销、集中支付、集中结算模式,加快资金周转,最大限度减少资金占用。同时,坚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及时清理债权、债务,防范经营风险。

(6)集中信息。铁路物资部门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广运用铁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资需求方、供应方、生产方、管理部门等各供应链信息的共享,开发运用条码技术,实现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有效的流动,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物资质量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物资保障能力,最终从本质上提高物资采购与供应的效率。

3.2 加强监管并形成高效可靠的运作机制

各物资部门应严把供应链关键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加强物资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分析和考核,推行“有权领料、限额发料、实时监控”制度。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

站段物资部门应健全物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促进物资管理的规范化。物资集采集供部门应加强内部采购、供应、结算的规范管理,以提高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的,发挥各个配送中心的作用,为站段提供优质服务。从铁路局专业管理部门的角度,物资处应统揽全铁路局物资设备管理工作,发挥职能处室的管理作用,强化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从制度设计、制定、执行落实、监督检查等环节,形成闭环管理。从铁路局的角度,监察部门应加强物资采购专项执法监察力度,强化采购价格监督执行和采购供应合同监督,按照“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针对发现的问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猜你喜欢
物资供应链铁路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被偷的救援物资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