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荣誉:雅典公民价值的实现途径——伯罗奔尼撒战争视角下的雅典公民

2011-03-20 13:12欧燕飞
文教资料 2011年14期
关键词:公民权城邦雅典

欧燕飞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一、雅典公民的公民权职责

雅典公民享有公民权,雅典的公民权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雅典公民权的获得资格,在各个时期的标准严宽不一”。[1]但相同的是,雅典公民享有公民权的标准之一则是公民权职责的实现。在公民权的职责中,雅典公民最重要的职责是保卫城邦,即军事职责。“德拉孔制定了他的法律,其制式为:能自备武装者享有公民权”。[2]公民自备武装能够保卫城邦。

因此,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全体公民有义务武装起来保卫雅典,对抗拉栖代梦人。在战争年代,雅典公民的这种军事职责是公民权利的实现形式之一。在和平时期,雅典公民的军事职责是公民权价值的实现形式之一;在战争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与公民权利的维持,只有通过公民武装服役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果公民不能保卫城邦,在城邦需要时表现得退却与懦弱,则在道德上受到大众的谴责,甚至丧失公民权。

二、战争过程中雅典公民的荣誉追求

一般而言,古希腊人对于在战争中获得荣誉有着极为执着的追求,无论是尚武的斯巴达人,还是民主的雅典人。古希腊,一个母亲将盾牌交给即将出征的儿子时说:“不是拿着,就是躺在上面回来。”一位儿子战死疆场的母亲在儿子墓碑前留下了眼泪,却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自豪的泪水,因为她儿子是为在战场上死去的。而对雅典公民来说,战争的目的就是保卫城邦,战争的意义就是获得荣誉。

(一)战争荣誉的追求

战争,其定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的一种斗争形式。“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3]战争一旦发生,不管战争的发起者是谁,双方最关注的是战争结果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战争失败了,那么战败一方的城邦就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例如,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最终斯巴达人击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远征西西里 “是希腊历史上最大的军事行动——对于胜利者来说,是最大的光荣,对于失败者来说,是最大的灾难。雅典人被彻底打败,全军覆没,他们遭到了巨大的痛苦,他们被毁灭了”。[4]而对于城邦里面的个人而言,男性一般被杀害,妇女和奴隶被卖为奴隶。“色雷斯人冲入米卡列苏斯城内,洗劫居民房屋和神庙,屠杀居民,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者都未能幸免。他们逢人便杀,一个都不放过,儿童和妇女也一样,甚至连那些役畜和所有活着的动物,也统统杀掉”。[5]战争失败,降临到城邦居民头上的灾难是如此可怕。因此,为了城邦不被破坏,为了个人不被杀害或沦为奴隶,战争双方都力求获得胜利,维护城邦利益与个人利益,从而由利益转化为精神动力——战争荣誉。战争的胜利,带来的是整个城邦精神上的满足和经济上的需求。“凭借在希波战争中的功绩,雅典城市赢得了对希腊其他城邦的政治和经济统治的手段”。[6]战争胜利,城邦获得战争的荣誉,进而战争中的雅典公民获得战争荣誉。但这里,荣誉并非单纯指荣誉本身,同时也指荣誉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因战争胜利而从外邦得到的大量耕地、丰富的战利品和贡金等,不仅使雅典公民普遍富裕起来,而且为改善和扩大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与社会福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色诺芬认为:“许多平民依靠战争增加了财产。”[7]普鲁塔克也指出,客蒙由于在对波斯人的战斗中获得一系列辉煌胜利,以大量金钱和战利品使雅典变得富有。[8]一些富有的公民,如德米斯托克利等,因战争的胜利变得更加富有。当公民在战争中获得荣誉时,同时城邦也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因此,在战争年代中,古希腊城邦都是通过对战争荣誉的追求来达到经济利益的满足,即通过精神带领来最终获取物质利益。对于雅典公民来说,虽然他们不及斯巴达人崇尚武力,就城邦公民性格而言,斯巴达人尚武的传统使他们必定要在战争中取胜。“斯巴达指挥官佛伊比达斯仅带着他属下两三百名战士就投入战斗,倒在战场上”。[9]由此色诺芬说:“他把建立功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10]而雅典公民为了战争的荣誉,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扩张,他们也一样的勇敢。如伯利克里在阵亡战士葬礼上的说演:“我们勇敢无畏地攻入每一片海洋,进入每一块陆地,都会为后世留下不朽的纪念。这就是雅典,就是这些人为它慷慨而战,慷慨捐躯的一个城邦。”[11]为了所留下得“纪念”——物质上与精神上的,为了不使雅典民主政治化为飘渺,雅典人民被人奴役,雅典城邦在战场上表现出非凡的英雄气概。

(二)雅典公民获得与维持战争荣誉感

雅典公民把获得与维持荣誉当作实现公民价值的途径。荣誉的获得有多种,有在体育竞技比赛中获得体育荣誉,有在民主政治管理中获得政治荣誉,有在战争中表现英雄气概的战争荣誉,等等。而维持所获得的荣誉,则是雅典公民一代传一代的殊荣。这里着重谈谈雅典公民的战争荣誉的获得与维持。

在战争中,战士们通常为了获得荣誉而做出一些举措,一般是将杀死的敌人的盔甲剥下来,收集敌人的尸体,在胜利的地方立一块胜利碑,“波奥提亚的骑兵长官和少数随从向前推进,直抵尼塞亚,他们都被雅典人所杀,他们的盔甲也被剥落,尸体落入雅典人手中”,“雅典人回到他们起航出发,获得胜利的地方,建立一个胜利纪念碑”。[12]这就是一般在战争中战士们为了显示荣誉所做的。对于那些阵亡的雅典人,雅典专门在德庇隆门附近开辟了公共墓地,在每个战争的季节之末,人们都在那里举行仪式,赞颂牺牲的战士。一个得到公众高度尊敬的人发言,表达国家对牺牲者的感激。战士们为了城邦的利益而牺牲了生命,赞扬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对死者赐予战争荣誉和对其家人给予物质上的体恤。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队对死亡将士举行国葬时发表演说赞颂阵亡将士就是体现之一:“他们无一例外地把生命奉献出来,这使他们每个人都获得了永世常青的声誉。至于坟墓,它不只是安葬他们遗骸的地方,而且是存放着他们荣誉的最崇高的圣地,它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一有机会就缅怀他们的行为与功绩。”[13]雅典城邦为捐躯者的妻子和儿女提供体恤金,免除税收,等等。

在战争荣誉的影响下,在战争中,雅典公民慷慨地献出自己的热血。公元前459年,雅典十个支队——为军事胜利,雅典人做了如此划分——阵亡者名单中的一个被保存下来了。它这样写道:“这些人是埃里奇乌斯部落的阵亡者,他们是同一年战死在塞浦路斯、埃及、腓尼基、哈利埃伊斯、埃吉娜、麦加拉的。 ”[14]接着是172人的名字,那一年并不是大战之年,也不是雅典灾难之年,但雅典的人口死亡率几乎两倍高于出生率。雅典人民为了战争付出了如此大的生命代价。

对于获得荣誉后的维持,则表现出一种延续性,即氏族荣誉感的延续与再创造,前人获得的荣誉,后人有义务去传承和创造新的荣誉。荣誉体现出一种氏族集体荣誉观,当某个人的家族获得荣誉后,在提及这个人时,提到他的名字时会冠上家族的荣誉,即冠上家族荣誉者的名字,某某之子某某,如桑西浦斯之子伯利克里,克里埃涅图斯之子克里昂,等等,以此来追随其家族的荣誉和对其荣誉的赞颂。公民力求保持家族荣誉而避免做出有损荣誉的事情,因为荣誉的获得关乎整个家族的声誉,一旦一人做出有损荣誉的事情,耻辱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家族被蒙羞。在雅典库隆事件中,墨加克勒斯党因犯了渎神罪,他们的嫡亲被判流放终老。[15]此外,荣誉的再创造则是个人荣誉的创造。在家族荣誉的基础上再创造出个人的荣誉,这是雅典公民的荣誉延续责任感。如桑西浦斯之子伯利克里,在称呼伯利克里之名时冠上了其父亲桑西浦斯的荣誉,而伯利克里自己则在雅典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荣誉——成为雅典出色的群众领袖。他执政的年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作为群众领袖,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伯利克里都获得了极为崇高的荣誉。“在和平年代,只要他担任城邦首脑,他就追求一种温和的,稳健的政策,他执政的时代正是雅典的全盛时代”。[16]“伯利克里无论就其地位、他的才能,以及他的众所周知的正直而言,都确确实实是一位能够独立控制民众的人物”。[17]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刚开始时,普通人因为战争而变得不堪重负,他们谴责支持战争的伯利克里,并要求他缴纳一笔罚款。但不久后,他们又选他为将军,因为他们认为伯利克里是所有人当中最有才能的人。伯利克里是一名为城邦屡建战功的将军,雅典人曾为他建立九座“纪功柱”。伯利克里在担任雅典领袖是不断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荣誉,从而成为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第一公民。

三、战争荣誉推动下的雅典公民

民主政治下的雅典公民,注重在道德上培养出具有荣誉感的公民。雅典公民在民主开放政治制度的影响下,将荣誉感的获得变成公民价值实现的途径之一。特别在“希腊战争时代”,战争荣誉感成为公民实现个人价值,获得荣誉的直接途径。“阿尔基比阿德斯雄心勃勃地渴望成为一名指挥官,希望率军攻占西西里和迦太基,军事上的成功使他个人赢得财富和荣誉”。[18]公民为了战争荣誉不顾一切地冲向战场,冲向荣誉的彼岸。战场上的战士,不仅仅是其城邦、妻子儿女的骄傲,更是作为一名享有雅典公民权利的公民的骄傲。因此,雅典公民为了荣誉慷慨而战。

战争荣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的存在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实现的潜在动力。因此,战争荣誉是雅典公民实现其公民价值的准绳之一。

读书简介:

古希腊·修昔底德著.徐松岩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古希腊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到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城邦集团之间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古希腊城邦政治造成巨大冲击和震荡,给与希腊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书中大量精彩的演说留给后人去细细体会,为后世了解伯罗奔尼撒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1]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1.

[2]亚里士多德.雅典政治.商务印书馆,1986,Ⅳ.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55页).

[4][古希腊]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27.

[5][古希腊]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94.

[6]Frank J.Frost:Greek Society.D.C.Heath and Company.1987:41.

[7]Xenophon:Oeconomicus,ⅩⅤ.

[8]Plutarch:Cimon,Ⅳ,5.

[9]色诺芬.希腊史,Ⅴ,4,45.

[10]色诺芬.希腊史,Ⅴ,2,28.

[11][12][13][古希腊]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101,130.

[14]Bury,J.B.,AHistoryofGreece,1900:355.

[15]亚里士多德.雅典政治.商务印书馆,1986,Ⅰ.

[16][17][18](古希腊)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3-114,331.

猜你喜欢
公民权城邦雅典
第44届COSPAR大会将在雅典召开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雅典学院
The Impacts of Extension of Roman’s Citizenship
公民权、社会组织与民主:治理视域下三者互动关系的分析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立法者:灵魂与城邦——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法律哲学阐释
觊觎与固守之间
——罗马公民权视角下同盟战争爆发的原因
穿着防弹衣去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