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与问题剖析
——如何通过心理诱导女大学生走出低谷

2011-03-20 14:37付云霞
文教资料 2011年7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大学生

付云霞

(兰州大学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专业,甘肃 兰州 730000)

当代女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与问题剖析
——如何通过心理诱导女大学生走出低谷

付云霞

(兰州大学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专业,甘肃 兰州 730000)

当前,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其中女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则更大。本文试从女大学生恋爱、就业、学习等方面来探究当代女大学生心理,以在了解的基础上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女大学生 心理研究 心理诱导

1973年,女性心理学诞生于美国,从此女性心理学在世界上作为一个合法领域得到了承认。到了20世纪80年代,女性心理学研究在我国才开始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先后出版了《青少年性别差异心理学》、《妇女心理学》、《现代妇女心理学》、《女性心理学》。与此同时,一批国外的女性心理学著作被翻译过来,如《女性心理学》、《妇女心理学》等。女大学生心理研究作为女性心理学的重要一方面,更是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就从几个方面来对女大学生心理进行初浅的研究。

一、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分析

随着女大学生在高校比例的不断提高,作为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群体,她们在恋爱时除了具有一般青年的心理特点外,不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具有独特性,因而备受社会关注。[1]

中学阶段由于升学的压力而被压抑的青春期情感此时得到了释放,生活的诸多诱惑使大多数人跃跃欲试,她们大多远离家门,已经摆脱了家长的约束,具备了自立的能力,希望按照个人的意愿去生活。她们愿意与男性交往,很多女大学生开始显示独立自主的个性和满足自我需求的强烈愿望,渴望恋情的满足。[2]虽然绝大部分女生的恋爱观和恋爱行为是积极向上的,但仍有一部分女生在恋爱思想和行为上存在着各种问题。

1.随波逐流从众心理。

女大学生刚刚告别整天沉闷于学习中的高中生活,来到个性张扬、少受约束的大学,更有很多女大学生刚从父母的庇护中走出来,一个人远离家乡在外面读书,好奇心强,独立性差,容易受骗。很多不愿谈恋爱的女大学生,由于周围的人都在谈恋爱,自己也盲目效仿,寻找男朋友。

2.盲目攀比心理。

由于女大学生们年龄还较小,思想不成熟,往往会做出很多幼稚的行为。总想找个理想的男朋友,别的都不要求,但一定要比身旁同学的男朋友强。有这种心理的女大学生往往找的男朋友都太过理想化,根本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也没有想过将来,这样往往将以悲剧收场。

以上是女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通过观察研究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存在的问题,纠正其问题,使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利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建立符合自我价值实现的正确的恋爱观。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AbrahamMaslow)曾提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同样,这种“需求层次理论”[3],也适合于大学生的恋爱生活,大部分女大学生谈恋爱是五个层次需求的体现,首先是生理需求,从生理来说,作为已经是成年人的女大学生,她们的性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她们有要求谈恋爱的向往和追求,对异性表示关注和好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其次是安全需求,当代女大学生希望通过恋爱获得精神方面的享受,寻求心灵的一种慰藉。第三是感情的需求,更是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具体体现。具体体现在友爱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两个层面上。第四是尊重的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女大学生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女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而且要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追求完美的个人感情生活,这样追求全面发展的价值观才能得以实现。[4]

(2)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真正理解爱情的真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 《一个公民的诞生》中写道:“在人的一生中,爱情应当永远是最光明的、最亲密和最不可侵犯的东西。”

针对女生中的不同思想、不同恋爱动机和需求,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她们提高恋爱需求层次,培养自尊、自爱、自强的生活态度,在心理教育中端正女生的恋爱动机,让她们懂得为什么恋爱、怎样恋爱,做一个“恋爱情商”高的人,从而促使她们的心理健康发展。[5]

二、当代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就业难几乎已经成为每个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其中,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造成这一问题有很多原因,包括一些单位歧视女大学生,认为她们在体力上不如男生,且会将精力过多的放在家庭上面。一些专业如教育学、语言文学等专业几乎被女生包揽,过多的人挤在有限的几个专业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就显得有些不足,这也是造成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排除这些客观原因,我们来看看女大学生自己在就业上有哪些表现?其就业心理是否正确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1.不能正视真正的社会工作现状,就业期望值过高。

女大学生由于生活面狭窄,很少接触社会,所以在她们眼里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还是不难的。“天、南、海、北”即希望在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定居的女大学生仍然不在少数,可是现在已经是不是你选择工作而是工作选择你的时代,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在大城市固然好,但是也要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不然随着大流在大城市复杂的环境下艰难的生存必定会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2.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心理素质也是其中一重要方面。

“工作找得好,不如嫁得好”。我国传统观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内”。许多女大学生在这些思想的左右下,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懒散,导致了她们在毕业到来之际还什么也没学到,沉浸在幻想未来的梦境之中。一些女大学生本身缺乏自信,自立能力较差,也没有自强的意识。很多女大学生只想找个差不多的工作,从来没想过要自主创业,这也成了其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心理素质差的女大学生竟然还在即将毕业之际,由于没有找到工作而走上绝路,这更是让人扼腕。

当我们看到许多女大学生由于自己一些错误的心理而出现众多的问题、延缓就业后,我们试着找出一些措施引导其走出误区,找到理想的工作。

(1)克服传统观念的误区,积极面对工作。

女大学生既然已经受了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掌握了一些知识技能,就应该找到对口的工作,无论是职位高低、薪金多少,都应该从零点做起,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为社会作贡献。现代女性,就应该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否则,这么多年所受的教育、为学习所付出的艰辛必将付诸东流。

(2)努力克服各种求职心理障碍。

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求职的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确是曲折的。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必须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增强心理承受力。要学会自我调节,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6]要勇于面对失败,在失败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放松心态,以良好的态度应对一切。

[1][4]王瑶,关薇.女大学生恋爱观及恋爱行为的思考与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VOL28,(2).

[2]王刚,孙佳宁.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探讨[J].商业经济,2010,(5).

[3]范文娟.关注女大学生恋爱问题做好思想指导工作[J].高教研究,2005,(27):31-33.

[5]马军,谭文丽,阳剑兰.女大学生恋爱不良心理表现及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09-113.

[6]张霞.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以中华女子学院女生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2,(1).

book=225,ebook=17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