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的“行役诗”羁旅之苦闷,真情之畅发

2011-03-20 16:53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江苏扬中212200
文教资料 2011年34期
关键词:游子陶渊明思念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江苏 扬中 212200)

蔡红林

行役诗主要是指:游子外出仕宦或者服劳役时自己或者亲人所写的诗歌。这些诗歌充满了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也能够看到游子在外的艰辛。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期和刘宋政权的初期,这时期社会动乱,战争频繁,祸乱不止,人民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行役生活和对亲人的思念的矛盾自然会缠绕着陶渊明,尽管陶渊明行役诗的数量有限,却将仕宦的艰辛和亲人的思念紧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一、行役无停息的苦闷

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时期战乱不断,上层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他们残酷剥削广大的人民,所以官吏的行役也是很繁重的,特别是下层官吏,像陶渊明这样的知识分子,是很难有好的又轻松的职位,既要不断去执行搜刮百姓的任务,又要忍受上层的侮辱和欺压。陶渊明的曾祖是陶侃,虽然并非嫡嗣,但仍然可以有一定的利益享受,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早期可以不行役,只是在家道衰落之后才外出做官,而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也算上一个中产阶级了。但毕竟无法维系家庭的生活,陶渊明还是走上了行役的道路,他的《杂诗》其十: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沉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余木,倏忽日月亏。

诗中作者交待了时间的逝去和行役的无停息,在行役期间,作者用一个“羁”字形容自己的感受,生活十分拘束,这也是为什么他很少在诗歌中提到官场的事情,他十分厌倦官场,不愿意再提令其心情不好的事情。下句常御、久离、暂羁等词语所表达的情感与曹丕的《燕歌行》中的“念君客游思故乡,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好似一唱一和,耐人寻味。“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绸缪”是妻子的意思,就是诗人在行役的途中仍然在思念妻子。据吴氏年谱,“先生三十岁丧偶”。此时诗人是在怀念逝去的妻子,更增加了丝丝凄怆的情怀,比《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的思妻之情,更加让人感受到陶渊明的真情所在。

二、行役与思念亲人的矛盾

陶渊明出仕与他的家庭经济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出仕之前生活十分惨淡,“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饮酒》十九)可能正是因为家庭原因,所以陶渊明终于迈出了仕宦的第一步。他在而立之年开始了仕宦的生活,尽管他对这种生活是感到可耻的,却不得不去适应它。他起初“为州祭酒”,这个职位还是不错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来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①闲居了五年多,又出来做桓玄的幕僚,后又归隐;大约在晋安帝元兴三年又为刘裕的参军,不久又转刘敬宣的参军;最后一次是为彭泽令。

陶渊明的行役诗主要表达了行役中的苦闷,特别是对亲人的思念,这是自古游子的共性,从《古诗十九首》中我们已经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游子的离别之情。“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我们听到了闺妇游子彼此的心声,这是古今共有的一种感情,它具有普遍性。陶渊明的行役诗,又与东汉末期的游子荡客有着一些不同,陶渊明的诗中具有更多自我,将作者细腻的情感融合在行役之中,直抒仕宦的苦闷和思念亲人的离别之苦。如《杂诗》第九: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掩泪泛东逝,顺流追时迁。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湌。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将“羁役”描述为“遥遥”,可见羁役的艰辛,这也是古今游子对仕宦的普遍认识。“一心处两端”更直接地将作者的矛盾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即行役在外,不可避免地将要和家人分开,也就是所谓的“生离别”,只有出门在外的人才能体会。他在离开的时候是“掩泪”,将一个男性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作者又将对世界的思考融合到了文本之中,作者顺流而下,与家人分离的痛苦并没有随时间的逝去而消失,而是愈远愈深。“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湌。”陶渊明来到了自己行役的地方,首先想到的是家人的餐饭问题,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亲情。“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作者在诗的最后希望减少关梁,以至于可以减少行役,作者也因为行役而与家人失去了音信,这令仕宦在外的陶渊明苦闷不已。

三、仕宦和真心矛盾的苦闷

陶渊明既然生存在东晋末期这个时代背景中,就不能脱离时代文化的束缚。陈寅恪先生在他的文化随笔中这样描述陶渊明:“陶渊明保持世传之天师道信仰,虽服膺儒术,而不归命释迦,因其关于道家自然之说,别有进一步创解。……陶渊明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就其旧义革新,‘孤明先发’而论,实为我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②陈寅恪先生主要是从政治与文化方面对陶渊明进行了阐释,他的这种性格又是怎么样形成的呢?这要从他的家世渊源来看了,虽然陶渊明的曾祖鼓励子孙入仕,但陶渊明的父亲性格内敛,喜欢读书,他教育陶渊明:“于皇仁考,淡焉虚止,寄跡风云,冥兹愠喜。”(《命子》)陶渊明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如《始坐镇骏参军景区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恒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轡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图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反班生庐。

这首诗首先怀想青少年时期贫穷而自由的闲居生活,表现了对出仕的厌倦。这次出任镇军参军,船向前行,而他的思想却停留在故乡,对故乡的云和游鱼乃至一切充满了思念和喜爱。他将身体置于世俗,却保持着纯真的思想,打算返归田园,感情真实,没有矫饰。

陶渊明由于自身生活的压力而仕宦,但是东晋末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使得陶渊明不能适应官场的生活,以至于几次出仕几次辞隐,这也为他的行役诗提供了生活的原材料。在他的这些诗歌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的真实感情。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特别是对自然的享受,减少了诗人在行役之中的苦闷。在陶渊明的行役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一个中层知识分子在与激烈的社会相融合时的苦闷,甚至是格格不入;而与下层人民的亲切交往使得他诗的风格呈现一种清明之境,和行役诗中的真情不谋而合。

注释:

①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宋书陶潜传.引自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78:445.

②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96.

[1]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78.

猜你喜欢
游子陶渊明思念
你好,陶渊明
潮细胞
游子
游子归家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游子之心
不为五斗米折腰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
思念那么长,寂寞那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