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阈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综述

2011-03-20 16:59罗湘明
梧州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功能

罗湘明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和谐社会视阈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综述

罗湘明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世界背景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推进中,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思想困惑、心理矛盾和社会冲突错综复杂,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其找准自身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功能定位并将其有效地拓展、发挥出来。

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和谐社会;方法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是一个具体而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传统政治优势,理所应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理论贡献。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世界背景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推进中,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思想困惑、心理矛盾和社会冲突错综复杂,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找准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功能定位,如何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原有功能,从而拓展其功能体系,切实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之所在。

一、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综述

自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以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专题阐述,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并高度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李长春同志2009年12月17日在《人民日报》撰文,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专家学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关注,对其科学内涵、本质属性、主要特征、意义价值、基本原则、目标要求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必要性、重要性的看法高度一致,并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核心价值体系等视角,初步提出了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一些原则要求。

以“和谐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对近5年报刊、论著和优秀学位论文进行匹配检索,检索到相关论文40余篇(其中国家核心报刊9篇),未发现相关专著。有关功能的著述散见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等数本书中。在人大复印资料中,关键词包含“和谐社会”和“思想政治”的文章共有12篇,此12篇文章基本都是就思想政治工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关系及作用为说的。在对《人民日报》进行搜索时,标题包含“宣传思想工作”与“和谐社会”的文章为3篇,都是原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讲话或文章。在对《新华日报》、《光明日报》、《湖南日报》等报纸进行搜索时,题名同时包含“和谐社会”和“思想政治”的文章共有8篇,都强调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调节、导向、控制、凝聚五大功能,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维护社会稳定,要从政治保障、精神动力、道德培育和心理调适等方面,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效能。在对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时,题名同时包含“思想政治”和“和谐社会”的博士论文没有,硕士论文有24篇,其中大都是对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或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分别对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进行了探究。在进入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时,题名中包含“思想政治”与“和谐社会”的文章共有7篇,都是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思考的。

通过对国内资料的查找,可以了解到,在如何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还未能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通过对现已掌握的资料进行总结可知,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应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中宣部权威观点强调,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着力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依靠组织和行政的力量,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二是从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之间的联系来探寻其作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三是提出了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对策、功能和方法。有学者提出了整合功能、创新功能、化解功能、贴近功能、育人功能等观点;有学者则认为要从政治保障、精神动力、道德培育和心理调适等方面拓展其功能;也有学者主张发挥其思想引导、化解矛盾、凝聚群众和政治动员的功能。

上述成果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基础。但在系统地对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什么”与“如何做”方面的研究,即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相应功能的系统研究则很少,给本课题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也留下了较大的难度。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综述

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代中文语境中的特定命题,国外特别是西方学术语境中并无直接的同类研究。西方学界的相关研究可以从意识形态功能和公民教育的社会功能等视角去把握。

在意识形态功能方面,代表人物如20世纪80-90年代的弗朗西斯·福山:主张将西方自由民主理念的普世合法性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精神整合的价值源泉,90年代以来的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文明正成为国家和人民聚合的精神基础,缺乏主导价值取向的国家是“精神沙漠化”的国家或者是“文化精神分裂”的国家。

在公民教育的社会功能方面,西方政治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可谓流派纷呈并各有侧重,大体可分为自由主义的、共和主义的、社群主义的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教育观这四种,但总体上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理念,就是重视公民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主张培养具备良好国家意识、民族认同感和政治参与能力的公民。

上述观点无疑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国情的差异,特别是意识形态的鸿沟,其成果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适用性不强。价值观教育是西方国家进行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1971年美国国家社会研究委员会在第41号文件(文件名为《价值观教育:理论基础、策略与程序》)中,正式提出了价值分析模式概念(亦称逻辑推理模式),其观点后来被许多人接受和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的特罗尔德·库姆斯和美国的米尔顿·缪克斯、詹姆斯·查德威克等。如:Tal Eyal,Michael D.Sacristan,Yaacov Trope,Nira Liberman,Shelly Chaiken共同在文章“When values matter:Expressing values in behavioral intentions for the near vs.distant future”中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人的长期计划有着重大的影响。与近期计划相比,人的长远计划显然要重要得多,当前的教育目的在于要将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放大来看,要从长期的影响来着手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实践[2]。

20世纪西方国家德育的理论、模式和方法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如理性构筑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价值分析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道德符号理论模式、体谅关心道德教育模式、完美价格道德教育模式等。其中,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法”对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法”认为,公正的机制在创设公正团体中培养公民的公正观念和达到更高的道德发展水平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强调团体的教育力量和民主机构的教育作用[3]。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对当代西方国家德育产生的影响。由于受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影响,当代西方国家的德育模式和方法呈现出明显的人本化趋势。

国外迄今未见直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相关成果多见于社会形态研究和公民教育研究。其和谐社会的观点多样:有的着重强调人人平等自由、没有战争、没有冲突和压迫;有的着重阐发卢梭的社会发展命题而把和谐社会看作是自然生发和运行的社会;有的着重倡导社会运行模式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其公民教育的思想大体可分为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观、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教育观。上述研究从总体上反映出西方学者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整合社会的意愿,且高度重视公民教育在国家整合中的作用,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中心任务,是回答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找准思想政治工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功能内涵、价值取向、功能定位及实现途径,形成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型功能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和谐社会视阈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内涵的拓展研究

着重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为和谐社会构建“做什么”,即应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哪些具体功能,诸如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转化功能、保障功能等,都是必须认真研究和大力拓展的主体任务。

2.和谐社会视阈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研究

从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层面,对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的方向与必要性展开研究,为其功能拓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的方向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南针,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的必要性既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时代课题使然,也是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

3.和谐社会视阈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定位研究

深刻分析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之间的本质联系,找准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的基本定位。功能定位既要反映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

4.和谐社会视阈中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途径的拓展研究

着重研究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如何做”,即应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哪些方面的方法途径,诸如整合和谐理念、建树和谐文化、倡导和谐道德、推崇和谐行为、培育和谐心理等,都是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作用的实效性、对其功能实现方式的拓展性研究。

5.和谐社会视阈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建构研究

立足和谐社会构建平台,注重功能拓展的绩效研究,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深入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系列存在着哪些不足,功能结构如何进一步优化,新旧功能如何有机结合等,努力构建一个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功能体系。

四、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研究的重点

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着力解决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拓展及其实现问题,即深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内涵及其相应方法途径的拓展。

2.研究的难点

揭示所需拓展功能的科学内涵,即如何认识与确立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哪些功能。

3.研究的创新点

(1)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作用的全新理解和系统阐发。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要求发挥党和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充分调动人的精神力量,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顺应人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和新要求,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功能。

(2)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内涵及其方法途径的拓展研究。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功能,首先应找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取向与定位,应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从其导向、教育、凝聚、激励、协调、转化和保障等方面,准确把握功能拓展的时代内涵。

(3)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型功能体系的建构。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功能,还应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途径的相应拓展。要以和谐理念的建树为切入点,以开展和谐实践活动为着力点,通过整合和谐理念、培育和谐文化、倡导和谐道德、推崇和谐行为、提供人文关怀、彰显公平正义、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和谐心理等途径,形成切实可行的、科学高效的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功能体系。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2]Tal Eyal,Michael D.Sacristan,Yaacov Trope,Nira Liberman,ShellyChaiken.When values matter:Expressingvalues in behavioral intentions for the near vs.distant future[J].Journal of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1):35-43.

[3]李振堂.科尔伯格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借鉴意义[J].天中学刊,2008(8):138.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Broadening the Func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ious Society

Luo Xiangming
(Hunan Jiuy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ongzhou 425100,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in the vital progress of China's implementation of it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people's value orientation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diversified and their ideological confusions,mental contradictions and the social conflicts are getting more complicated,which mak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confronted with severe challenges and new requirements.Therefore,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it is quite necessary for us to determine the functions of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oas tobroaden themand utilize the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function;harmonious society;methodology

D64

A

1673-8535(2011)04-0027-05

2011-05-16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BKS05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罗湘明(1972-)男,湖南祁东人,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潇湘技师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覃华巧)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