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期和谐党群关系的思考

2011-03-20 16:59田新元
梧州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利益群众

田新元

(中共梧州市委党校,广西 梧州 543002)

构建新时期和谐党群关系的思考

田新元

(中共梧州市委党校,广西 梧州 543002)

和谐党群关系是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处于和睦、协调的良好状态。它要求党和人民群众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根本利益、奋斗目标、社会价值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出现了少数领导干部作风不正、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过大,分配不公,民主政治建设滞后等问题,使党群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全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加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扎实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新时期;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1]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局稳定、经济平稳且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党群关系总体上是好的、密切的,人民群众对党是满意的。但是,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群关系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已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和谐党群关系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所谓和谐党群关系,是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处于和睦、协调的良好状态。和谐党群关系应当是一种平等的、良性互动的、合作互补的关系,是党和人民群众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共同进步。邓小平同志曾说:“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2]一方面,人民群众离不开党的领导。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离开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就不能取得胜利,人民群众的当家做主的权利就得不到保障,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另一方面,党又必须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源泉。党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和谐党群关系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和谐党群关系要求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保持一致性。党群利益的一致性是和谐党群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体现在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目的和执行必须保证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人民群众真正实现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对党的领导和方针、政策的认同;体现在党必须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利益,既要考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不能忽视少数人的利益,把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协调好。

其次,和谐党群关系要求建立良性的交流、互动关系,形成党群合力。就当前来讲,就是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结合起来。一方面人民群众要信任和拥护党的领导,把党作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和保障自身利益的可靠力量,并投身于党所领导的现代化事业之中,自觉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对执政党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党要领导和教育人民群众,把党的正确思想、路线、方针、政策教给人民群众,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政策的实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要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呼声,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三,和谐党群关系要求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和谐党群关系不是“无差别的境界”,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地位不同,势必产生职责的不同、掌握信息的不对称、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民生问题的感受不同等差异。和谐党群并不是要抹杀这些差异,而是要在差异中统筹各种因素,使之协调、均衡和统一地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元,最大限度地形成全民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和“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社会共识。在坚持共同目标和社会共识的前提下,允许保留不同观点、诉求,最后达到党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第四,和谐党群关系要求敢于面对矛盾,善于分析和解决矛盾。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党群关系随着党的执政能力、执政业绩、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解决,使党群关系更加和谐,但也可能因各种因素而更趋尖锐化,直接导致党群关系恶化。这就要求我们党敢于认识差异、正视矛盾,从矛盾存在着的统一性出发,积极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二、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健康的、和谐的,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保持一致的。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群众对党的先进性的衡量标准、对党执政能力的期待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群关系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挑战。

首先,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从根本上制约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当前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中,经济问题是产生诸多社会矛盾的总根源,经济因素成为最容易诱发党群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我国的经济还相对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800美元,世界排名在第104位左右,甚至低于不少非洲国家。按联合国人均一天一美元的生活标准,中国今天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3]。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从根本上制约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必然会导致部分群众对党组织和政府的不满。尤为严重的是有些地方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基层财力较为困难,只好向群众伸手,这样导致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开发的现象增多,加重了群众不合理的负担,容易导致党群矛盾激化。

其次,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加剧了党群之间的矛盾。党能否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和谐关系,关键要看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否由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改善了,但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如何切好“蛋糕”,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构建和谐党群关系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贫富收入差距将近1:13,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城乡看,2009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3倍;从区域看,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2.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4.2倍;从行业看,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前10个行业与最低的后10个行业之间的差距,由2005年的3.5倍扩大到2009年的4.1倍。由于收入差距迅速拉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靠牟取暴利、权钱交易、损公肥私、走私贩私、偷税漏税等非法手段以及利用不合理的政策或不健全的体制致富的暴富者,他们的收入与人民群众的合法收入形成强烈反差,直接引发党群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影响党群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少数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党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全党的一件大事来抓,并针对此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反腐败效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党内腐败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特别是少数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对其他党员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破坏了党内环境。比如用人问题上的“家天下”、“任人唯亲”;执法问题上的“贪赃枉法”、“殉私舞弊”;经济问题上的“贪污受贿”、“侵吞公款”;服务行业中的“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生活问题上的“腐化堕落”、“挥霍公款”等。据统计,“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已经查结案件139482件,处分146517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19527人,给予政纪处分38670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73人”[4]。许多案件是“查一案,带一串”,“查小案,带大案”。这些数据表明:腐败尤其是党员干部的腐败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个毒瘤,不仅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权威,还极大地损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当前党群矛盾激化的主导诱因。能否消除腐败现象,已成为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第四,党内一些不良作风腐蚀了党群关系的纽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党做群众工作的主体,党员干部的作风和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党群关系的状况。从整体上讲,党员干部的作风主流是好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保持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已的职业道德,背离了为官从政的宗旨,存在着严重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不良作风。一些党员干部高高在上,专横跋扈,作威作福,当官不是“以民为本”,而是“以官为本”,不惜一切代价跑官要官,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获取利益的手段和工具;一些党员干部只讲表面形式,片面追求政绩,热衷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路边工程”;一些党员干部严重脱离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随意发号施令,听不进群众的意见,看不到群众的疾苦,不仅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也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严重影响党群关系的和谐。

三、新时期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化的着力点

针对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全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扎实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首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有最牢固的基础和最可靠的保证,党群关系才能和谐。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化,党和政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明确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和主攻方向,切实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协同力和创新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继续巩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要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加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利益总量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发生了利益群体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此消彼长的冲突,给党群关系带来不良影响。虽然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激化进而导致对抗。因此,党要始终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放在群众的利益上,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制定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法规,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法律、制度和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过程中得到实际利益,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先富带动后富的原则,加快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障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标准和其他保障水平,提高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同时还要认真解决好扶贫开发、农民工工资清欠、特困群众生产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使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联系群众、反映民意、了解民情、解决矛盾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反映群众诉求、团结和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指出:“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5]“党只有坚决清除消极腐败现象,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促使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对于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整顿学风和会风,精简会议和文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快实行预算公开,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监督政府。要切实加强廉洁自律,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尽快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境)外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把党员干部犯错误的机会减少到最低限度。要坚决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对权力授予、运行制约和监督,认真治理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方面的问题。尤其要加大对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存在问题的查处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以反腐败工作的扎实推进取信于广大人民群众。要抓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教育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督促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多办利民之事,切实履行好关心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职责。

第四,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是党保持领导地位、不断取得事业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使群众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是新形势下推进和谐党群关系、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通过坚持完善信访接待日制度、网络发言人制度、职工诉求代理制度、热线电话服务制度等有效方式,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地表达诉求,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要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通过坚持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结对帮扶制度等有效方式,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为基层、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力求做到多体察民情、多倾听群众的呼声、多与群众交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把自己置于基层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切实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实现决策模式由“领导决策”向“问计于民”转变。要建立完善群众矛盾调处机制。领导干部要善于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节等行之有效的解决利益矛盾的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能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甚至以言代法。同时还要建立宽领域、广覆盖的矛盾调处工作网络,不断创新大接防、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建立完善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要求,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进公开决策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公开问政意识,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决策和重要改革措施,都必须通过召开听证会、公告公示、意见征集等方式征询当事人和群众的意见。

[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0:3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6.

[3] 戴秉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J].当代世界,2010(12):5.

[4]杜博.坚持改革创新 狠抓工作落实 努力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EB/OL].[2011-02-21].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3961282.html.

[5]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选出版社,2001:443.

[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55.

A thinking about Buiding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in the new era

Tian Xinyuan
(Municipal Party School of Wuzhou,Wuzhou 543002,China)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and the masses refers to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and the people are in harmonyand coordination in good condition.It requires the partyand the masses tomutual trust,mutual support,and make a high degree of consistency in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the goals,the social values and actions.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social relations and social structures continuing to change,Appeared in a fewhonest and upright of leading cadres,corruption,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 too large,unfair distribution,Lagged democracy and so on.Make the ties between the party facingnewchallenges.Sothe partymust mak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s a guide,strengthen the interests ofthe party integration,deeplycarryout cleaninggovernment and combatingcorruption,and further innovative in the workingmechanismofthe masses,always maintainingFlesh and blood relationship with between the Partyand masses,Push forwar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their ties

Newer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and the Masses;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D26

A

1673-8535(2011)04-0032-06

2011-05-28

田新元(1974-),男,湖南株洲人,中共梧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覃华巧)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利益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