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活动中学习语文

2011-03-20 17:57
文教资料 2011年29期
关键词:古诗课文活动

余 娟

(泰兴市曲霞小学,江苏 泰兴 225454)

语文学习离不开活动,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才会感到快乐。语文活动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一、课内外相联系,经常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如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模拟口语交际,开故事会,合作演课本剧,成语擂台赛,小小辩论会,等等,都是举行实践活动的好形式。

例如课文《负荆请罪》是一个历史小话剧。我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剧本,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特点,并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训练学生把握好人物的形象。课外利用活动时间,让学生准备好必要的道具,自由结合,练习排演。课上推荐几个准备充分、表演到位的小组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然后集体评议。这样,在愉快的活动中,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更深刻了,提高了语言沟通能力、与同伴协调的能力和当众说话的能力。

再如教学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在课外搜集毛泽东的故事、诗词、成就等相关资料,让学生制作诗词卡片,然后在课间作展示交流。在课堂上让学生就“从《清平乐·六盘山》你读出了什么?”展开讨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与他们课外的了解研究密切相关。课外的工夫要做足,课内交流才能充分,课内外相联系,就可以经常开展愉快而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结合课文内容,及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阅读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适合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感悟、学习并运用语言文字材料,切实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率与利用率。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安排了《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四篇课文,表现了中外名人无私的爱心、赤诚的爱国情、杰出的才华和宽广的胸怀,感染力极强,个个可当学生的楷模。我在该单元以“名人风采”为主题设计活动:

1.搜集名人的名言、主要成就、轶闻趣事等。

2.举办一次名人故事会,讲讲你最佩服的人物的故事。

3.出一期相关内容的板报。

4.将最敬佩的一位名人的名言制作成一枚书签送给你的好朋友。

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有一篇课文《梦圆飞天》,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进行首次太空飞行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工程”的信息在课上交流,以加深学生对祖国科技发展新变化的喜悦与自豪,课后以“梦圆飞天”为主题,配以图画,出一次专题板报。

学生在进行上述活动时,是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安排设计成果……看着学生设计制作的精美板报时,我惊异地发现,原来学生是这样的聪慧、有灵气。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体现了开放性原则,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有着紧密联系,而且以课文学习为出发点,是课文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三、联系日常生活,高效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科学读物,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鲜活的现实,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教学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投入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做到联系现实生活学习语文,学习语文为现实生活服务。

(一)利用各大节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每年的各大节日都是让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良好时机。通过活动,学生能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把实践活动融入到节日中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我校每年都要举行“六一”庆祝活动,每个班出一个节目。到了六年级时,学生对学校“六一”庆祝活动的安排有点无动于衷,心里不太乐意。我便召开班会,决定在自己班上举办一个小型的“六一”庆祝活动。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

1.每个学习小组设计一个“庆祝‘六一·活动”的计划书。

2.在班级开展大讨论,讨论活动计划,准备节目。

3.进行选拔主持人的演讲活动,学生民主投票。

4.举行你最喜欢的节目评选,请你写一篇文稿,说明理由。

在这次活动中,人人都是儿童节的真正主人,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积极参与,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人人开心满意,同时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

(二)亲近自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大自然是最大的课堂,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学生在大自然中收获知识,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学习的乐趣。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中编排了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丽春色的赞美之情。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我决定抓住这极好的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1.理解古诗,大胆想象。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词句的意思,反复朗读、品味古诗语言。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2.展现画面,再现春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展现出那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彩色画笔再现出来。

3.亲近自然,练习表达。在学习古诗后,我带领学生去郊外田野观赏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回来后,结合自己春游看到的景色,将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受到了一次极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训练。

4.积累古诗,表演背诵。学完古诗后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然后到郊外的草地上,在春的怀抱中轮流背诵古诗。在盎然的春色里,孩子们呼吸着春的气息,吟诵着祖国的诗歌精华,其乐融融。

(三)紧密配合学校工作,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我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许多科室的布置、画廊的设计、橱窗的展览经常由学生自己动手,尤其是学校橱窗的展览经常展示学生的手抄小报,我会鼓励学生抓住这些机会努力展示自己。

1.充分鼓励,具体指导。在制作之前我先表扬学生在美术作业和日记作文等体现出来的优秀表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展示以前学生的优秀手抄报给他们观赏。然后提出明确的要求:手抄报形式不限,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每份作品必须都包括:图画、文章及自己的创作(可以是篇章,也可以是片段,甚至只是一个优美的句子)。

2.分工合作,集体定稿。为了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我采用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的形式。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展现自己的特长,挖掘智慧和潜力。如写字好的同学负责抄写文字,画画好的同学负责插图,写作好的同学负责改写古诗。其他同学还可以查找一些与主题内容有关的资料、文献,作为补充。出好小样后小组再集体讨论进行修改,达成一致后定稿。

3.自主评议,公开展览。当每个小组的手抄报都出好,在全班进行展览、评比时,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由他们自己布置,自己评比。这样一来每个小组既是参赛选手又是评委,评选的结果就更民主。评比按版面设计、文字书写、插图绘制、独立创作四个方面进行。每个小组要对除自己作品外的每件作品给予简短的综合评价外,全班交流后投票选出优胜作品,送交学校进行公开展览。

这些活动综合反映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也提高了审美能力,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语文活动的开展,伴随着读、写、听、说等各项训练,语文老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因而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自己也从中获取教学的快乐。

[1]黄再洋.试谈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施.

[2]姚文莉.怎样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猜你喜欢
古诗课文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背课文的小偷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