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与发展现状分析

2011-03-22 12:46赵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4期
关键词:企业家政府资源

赵银

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与发展现状分析

赵银

一、企业发展的规模问题

从近百年来的工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和兼并有非常大的关系。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是靠兼并才形成今天的发展规模。大型化、集中化与小型化、分散化相互渗透。随着资本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发展,金融手段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大基金借助投资银行等专业中介组织。在改变公司资本结构的过程中推进股东革命,迫使经营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公司经营方式,并形成大公司资本运营的机制,通过并购和分拆转让,调整大公司内部的产业结构。在中国,中、西部地区企业长期以来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关系,尽管在行业、门类、数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发展,但与东南沿海、“长三”地区等其他区域相比在规模上仍然很小,发展速度相对较缓慢,长期以来并没有真正形成规模。经过国家几次大的调整和转型,真正意义上的巨型、大型企业并不多,即便有少数的几家也不活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广大区域金融业与地方财政相对困难,企业要靠自身力量,通过自主创新,达到发展和壮大的目的,希望很渺茫。从沿海、“长三”等地区企业的发展模式看,已经完全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单一的类型发展成为了以知识、信息为主、多种类型混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型化、集中化的企业大量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发展。但中、西部地区企业除数量有限的个别企业外,基本上还是处在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层面上。而且以资源、劳动力、技术居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企业与各级政府都在致力于企业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因素,这一区域的企业基本上都在生存线上挣扎。无论是从业人数还是生产能力、固定资产莫不如此。

二、企业创新的环境条件问题

企业创新既要有成熟的外部条件,还要有强大的内部动力。只有企业意识到创新是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才能产生这种动力。从中、西部地区企业看,由于企业规模的制约,使得企业创新的条件显得十分的突出。正确认识和分析企业创新活动基本条件的过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从理论上说,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也都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都认可企业创新是企业竞争制胜和发展壮大的武器,也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关键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缺乏或者不成熟。

1.企业创新真正成为企业自己的需要

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及企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也看到了自己与沿海等区域快速发展的差距,也试图通过企业创新尽可能缩短这种差距,起码从这种生存状态向沿海等区域靠近。这种愿望和渴求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已经成为了共识,特别是企业,在观念和理念上也有了巨大的转变,只有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政府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方面,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实力、企业规模等影响,出台的政策一般都是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而制定,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白和相互矛盾、政策信号不一致、政策设计不科学、号召性的多、可操作性较差、政策成本预算和控制不力等问题;没有科学的、预见性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来支撑企业的创新活动。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与资本密切相关,企业本来就是处在生存线上、下,要创新,就要有相当的创新成本,本来就难以为计的条件下,再拿出这部分资金来,几乎没有可能,这就需要政府来支持。而政府在鼓励形成高水平成果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府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转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方面,没有改革彻底。实施的一些涉及产业技术发展的国家计划中,项目实施主体主要还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企业虽然被鼓励参加,但往往只是名义上的陪衬。所以政府本来有限的资金,连保证这些科研单位都难,根本不可能拿出企业所需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一些计划项目即使获得了预想的关键技术,但并没有能力使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通过国家计划项目的实施获得自主创新能力、也缺乏这样的渠道。政府的科研计划基本上都是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层次,在产业自主创新层次很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中,政策的重点主要还是放在技术创新的中下游,例如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等,而对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活动,政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要不就是几乎没有。政策工具也比较少。这些政策组合起来,形成了鼓励基础研究和鼓励产业化的强大政策导向,却弱化了处于这两者之间的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

2.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与必需的人才

自主创新不仅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创新型人才和良好的创新氛围。中、西部地区本来企业规模与金融、资本等已经制约和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加上政策与创新资源配置上的缺失,企业主或者企业高管都在为企业自身的生存疲于奔命,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把创新当作日常工作来抓、来做。也就是说中、西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洞察力、创新力和统率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平衡性,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过程指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对企业创新而言,不存在企业家,就没有企业创新活动,这在这一区域还没有形成。同时创新还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和企业家一样的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较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只有综合了这些要素才能具备创新的基本要求。在中、西部地区,一方面表面上声称人才缺乏,而另一方面严重的不重视人才、不会使用人才、留不住人才的现象比比皆是;政府和企业拿高学历人员做门面、不拿高学历人员当人才的更是多如牛毛;政府和企业无形中抬高用人门槛,这是中、西部地区特有的畸形现象。

3.企业创新的综合资源

企业创新的资源也就是可供企业家创新的资源,是指企业家用于创新活动、承担创新风险和支持企业创新完成的资源。由于创新活动风险的不可克服性,因此创新资源本质上是一种风险资源,随时面临可能损失的风险。创新资源是企业家进行创新活动的必备资源。国外管理学家普遍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是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行为。创新就是要把经济资源从产出低的地方转向产出高、产出多的地方。要使创新能够实现,一靠银行信贷供给资本,二靠企业家。企业家只是与众不同地、更适当地、更有利地运用了现存的生产手段,他们实现了新的组合,才能使创新具有得以实现的可能。本质上,创新资源的转化与动员是一种权力,是一种涉及到企业资源的占有、处置和支配权力,缺乏这些权力,便不能随意调动和使用这些资源。而且,这种权力只能交由企业家来掌握。由于发现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实现条件是企业家的职责所在,因此只有企业家才能据此判断原有资源需不需要转化和怎样才能转化与动员。为此,资源转化与动员的权力必须交给企业家。但是,权力是法律赋予的。企业家拥有企业法人财产的支配权(即经营权),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向创新资源转化与动员。企业家对创新资源的掌握和潜在创新资源的分布,决定了创新资源的转化与动员方式。

4.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

自主创新不仅需要企业家、人才和资金、资源的投入,也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自主创新是很艰难的事情,风险自不必言,它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还有可能会失败。在急功近利的浮躁的社会心态下,自主创新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中、西部地区由于长期的方方面面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鼓励追求眼前利益,热衷于搞政绩工程,搞立竿见影的短、平、快项目的现象。在科技界,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受到尊重,各种科技人才类的精神奖励大多数都是面向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而工程师的社会地位过低,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精神激励严重不足。科技界的官本位现象、追求论文数量的现象等,也都影响到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一些决心开展自主创新的企业不但没有得到充分的鼓励,反而受到怀疑、冷嘲热讽,一些自主品牌甚至受到内外夹击。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是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有必要下大力气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这点则只有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如努力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改造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统筹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在企业研发整个成长周期支持机制、广泛开展对自主创新的宣传等方面下大工夫,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管理机制问题

在充满了竞争的经济社会,管理、人才、科学技术是永远的致胜不二法门。在中、西部地区,本来经济水平就远低于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这样的经济水平同时也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水准与机制。加上长期以来的政府包管一切、包办一切的“官本位”理念,使得管理水平与今天要求的创新环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创新主体的手脚,使得整个企业界在创新领域毫无生机。创新是企业的责任,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中、西部的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政府就要加强引导与支持,从制度入手引领自主创新,强化政府支持,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从加强财政投入引导,加大对企业创新项目的服务力度;搭建企业创新的一系列环境平台。特别是对企业创新制度与激励机制方面做一些必要的工作。只有有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府的创新保护(如创新知识产权、风险的规避等),企业才有可能放开手脚去积极创新。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科研机构作后盾是企业创新的必然。而起主导作用的必然是政府。

总之,中、西部地区要做到经济腾飞,企业必须先行,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这是中、西部地区的希望所在。

(作者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企业家政府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资源回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