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如何实现情意目标

2011-03-23 08:40吴彦财
成才 2011年6期
关键词:情意化学目标

■吴彦财

化学教学如何实现情意目标

■吴彦财

情意就是认知领域和动作领域之外的与道德情感联系比较紧密的那些变量,如兴趣、动机、态度等,情意领域主要涉及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情意目标主要包括情感目标、态度目标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业进步、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动力因素,对学生全面发展及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情意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学三维目标之一,它的实现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怎样实现课堂教育教学中的目标是当今教育中的热点话题及重点研究课题,只有对其意义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为实现情意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当今情意目标的研究中有一种模型更加清晰的说明了它的意义,这就是“渡船式”模型。“渡船式”模型中有“此岸”、“河流”和“彼岸”。学生原有知识或经验、能力、方法称为“此岸”,学生新形成的知识、能力、方法称为“彼岸”,过程与方法称为船从此岸向彼岸前进的“渡船”,见下图:

学生原有知识或经验、能力、方法

“河流”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河流”中的“水”是在流动的、变化的,隐喻着不同时期、不同场景就有不同的情意目标;“船”指课堂,“渡河的人”指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要“渡河”;“撑船人”指教育者、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体现着组织“渡河人”上船、引领着“船”前进;“岸”指新、旧知识与技能;“船在运行中路线、方法及经历”则体现着知识发展过程与方法。

“渡船式”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模型,能更好地使基层教师明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达成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施中也更容易定位,更具有可操作性。此图示模型能让教师明确: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向体现主要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以避免“热热闹闹”的所谓“情意体现”而忽略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落实;化学知识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体现出知识体系的思维发展过程与方法,否则会迷失或偏离知识发展的方向,使学生感觉“灌输”与“填鸭”的无趣;知识与技能在思维的过程与方法作用下发展,必须要有情意作为依托,要有“河流中的水”,即要有情意体验,干涸的河“船”是过不了的,硬“渡”船要被擦破或碰破,即教育形式与方法的缺失会导致教育目标缺位;情意教育目标是其他教育目标实现的根本;此模型也能体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以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引领中的主体性。

“渡船式”课堂教学目标框架的图示不但表达了教育目标的组成,也表达了目标间的相互关系,在课堂教学设计与达成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一、情意目标的实现要重视教案的设计

化学教学中情意目标的实现既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化学教师首先要充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同样重视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三者不偏不倚,在教案目标设计中均要列出并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均要体现;其次,情意目标的设计要易观测,易评价,教案中对其描述的不能过于笼统;最后,教师要要深刻认识情意目标的内涵,不能只停留于表面,与此同时明确他们与化学事实或化学概念教学之间的关系。

二、情意目标的实现要重视绪论的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论”是中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充分重视“绪论”部分课堂设计。例如演示有趣的实验,或者带领学生动手做有趣的实验;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盐、碘酒、酒精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媒体介绍或讲述著名化学家对化学的执着追求等事迹,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执着的追求、正确的方法、优良的品质和酷爱思考的习惯”是所有成功者的诀窍;“绪论”部分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对学生开始学习化学的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能认识和体会到化学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那么这种起始的兴趣和初步学习化学的价值观念,将会成为他们学好化学的内动力。因此,“绪论”部分的教学不容忽视。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事实并不如此,只有25%学生认为他们的化学老师在每学年化学开课时把书前的绪论讲的很详细,而有60%的学生认为老师只讲重要的东西,还有15%的学生认为老师几乎不讲。说明绪论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我认为绪论教学需要引起重视并得到加强。

三、情意目标的实现要重视化学的发展史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中学生更多地渴望自己成才,中学化学教学应适应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比如说讲金属的冶炼时可以提到: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使用金属代替石器制造工具。使用得最多的是红铜。但这种天然资源毕竟有限,于是,产生了从矿石冶炼金属的冶金学。最先冶炼的是铜矿,约公元前3800年,伊朗就开始将铜矿石(孔雀石)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加热,得到了金属铜。中国在铸造青铜器上有过很大的成就,如殷朝前期的“司母戊”鼎。它是一种礼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又如战国时的编钟,称得上古代在音乐上的伟大创造。讲硫单质时可以提到: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三种原料是硫磺、硝石和木炭。又如将物质的组成时可以提: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最早尝试解答这个问题的是我国商朝末年的西伯昌(约公元前1140年),他认为:“易有太极,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的组成,等等。通过诸如此类的化学发展史的讲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情意目标的实现要重视实验教学

据研究表明,处于青年初期的中学生自身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喜欢按照自己的意识办事,不愿接受别人的观点,具有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的特点,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应抓住初中生的这种心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通过他们亲自动手实验,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而且也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演示实验,课下动手趣味性实验,而不喜欢照本宣科的讲授。经调查及网络了解,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并不重视实验课,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资金短缺,实验设备不完备;另一类是教师普遍反映上实验课太累,太麻烦,因此实验课便成了老师讲学生听,或者把学生实验改为演示实验,从而剥夺了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索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了“人云亦云”的被动接受者,逐渐丧失了勇于探索的勇气,当然不利于情意目标的实现,所以实验教学需要更加得到重视。

五、情意目标的实现要重视社会实践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不仅要求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要更加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化学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应走出课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学习了水污染以后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河流查看水污染的现象,倡导学生保护水资源。也可以去参观地区的化工厂体验废水处理的过程,使同学们初步了解废水处理的程序与工艺;在学习大气污染后,初步调查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及乡村的空气质量并进行对比,进而引导学生认识汽车尾气、绿化量减少等对大气的影响,提倡学生植树造林、宣传乘坐公交车或其自行车等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学习了漂白粉以后,可以讲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际进一步讲解起到漂白作用的成分,是同学们对漂白粉的各种成分的性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等等。也可以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如科学讲座、科技晚会、科技游艺会、科技创造等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特长,将课堂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在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的今天,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情意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内容。要实现课堂的情意目标,首先要了解现代教学中情意目标不被重视的现状,在对其现状充分的掌握之下,通过对具体情况的分析,从化学课前教学设计到课堂实际教学中情意目标的实施再到课下对学生的人文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第八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情意化学目标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心愿之选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平生情意,悉数与君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