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药物引起化学性静脉炎56例疗效观察

2011-04-01 03:18佩,王羽,刘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化学性静脉炎局部

王 佩,王 羽,刘 芳

(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化疗药物引起化学性静脉炎5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均为恶性肿瘤病人,所有病例均接受过化疗(均为多药联合方案,化疗1~8 周期)。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2~81 岁,平均52.5 岁;化疗2~8 周期,平均5.5 周期。对照组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29~78 岁,平均51 岁;化疗1~8 周期,平均4.9 周期。经统计学处理,2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化疗周期数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将化学性静脉炎分为3 级:1 级为局部皮肤发红,轻度疼痛;2 级为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3 级为局部中度肿胀,重度疼痛,部分有水泡形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药治疗:大黄、黄芩、黄连、黄柏、苍术、厚朴各30 g,浸泡后加水500 mL 煎约30 min,取药渣放入冰箱冷冻10 min后,加冰片细粉末10~15 g 搅拌成泥状,敷于患处;将纱布用药汁浸透后敷于药渣上。可用保鲜膜覆盖。每日2 h,每日2 次。西药治疗:给予生理盐水2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 沿静脉走行局部封闭。3 d 为1疗程。

2.2 对照组 单纯上述西药治疗。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局部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好转:局部症状明显减轻,皮肤颜色好转,分级改善1 级以上;无效:局部症状及皮肤颜色无改善或加重,分级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治愈2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26例,治愈16例,好转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3.1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 <0.05)。

4 讨论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强,应用化疗药物时如果采用周围静脉给药方式容易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由于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尤其是化疗药物,如长春瑞宾、长春新碱、阿霉素、5-氟尿嘧啶等药物),使得配合pH 值和渗透压超过正常值的范围,同时周围静脉管径细、压力大、管壁薄、血液回流至心脏的距离远,浅静脉内膜损伤而引起静脉炎症改变。加之患者病程长、用药周期短,反复静脉穿刺,使得用药静脉和周围组织产生红、肿、热、痛、血管硬化等不良反应,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化疗药物的应用。若不积极治疗,可以造成肢体活动障碍或皮肤溃疡、坏死。祖国医学认为本证属湿热的范畴,故采用清热除湿、止痛消肿之法。本方源自如意金黄散,如意金黄散为肿疡敷贴类的首方。现代药理研究[1]证明,本方具有抗炎、抗菌、消肿、镇痛的作用。方中苍术、厚朴具有祛腐生肌、促进溃疡面愈合之功效[2]。加以冰片搅拌使清凉止痛作用更强。诸药配伍有利于上皮组织的生长,改善溃疡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促进皮肤及血管愈合的目的。

[1]周海平,孙增科,王永梅.常用方剂药理与临床应用[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56-458.

[2]孙增科,周海平,付正良.常用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3-156.

猜你喜欢
化学性静脉炎局部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化学性急性咽喉水肿的急救与护理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伊士曼展示其耐受医用消毒剂的新一代聚酯——四步测试法显示伊士曼MXF221共聚酯具有出色的耐化学性
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局部遮光器
化学性事故现场医学应急救援模式--以处理日遗化武医学应急救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