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2011-04-01 15:42王辉
成才 2011年6期
关键词:师德青年教师评价

■王辉

普通高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王辉

在办学实践中,我校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教育大计,学校兴旺,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需要加强对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领。为了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青年教师队伍。我们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视师德建设

我校认真组织学习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理念,倡导、鼓励积极实践新课改,要求青年教师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思想品德优秀,行为端正,为人师表。强调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让青年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上的向导,更是人格上的榜样。对此我们利用了各种机会,各种形式,加强师德教育。例如定期组织了“教师论坛”,经常召开政治学习,大力表彰师德先进,如请我校师德标兵华生萍老师作经验交流报告,谈认识,谈体会,谈方法,谈经验,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思想觉悟。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1)坚持党团引领,以党建带团建,加强青年教工团支部建设。大力培养,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入党。每名党员骨干教师联系两名以上青年教师,从“共谋发展,共促和谐,共创先锋,共享资源,共创佳绩”等五个方面结对共建。继续办好教工业余党校。在青年党员教师中开展“树形象、做表率、创新风”主题教育活动。(2)开展活动展示。学校每学期结合校情、师情、生情,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3)强调自我学习,采取个人学和集中学相结合,使人人知道师德规范,人人规范师德行为。

二、科学调研指导跟进,引领教育理念

为了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2006年学校对31位青年教师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进行了系统的调研。我们利用教师成长理论,分析了青年教师教学初级阶段、能力建立阶段和成长阶段的特点,以便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学校利用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青年教师的发展与进步积极创造条件,搭台架梯和排忧解难;利用激励理论,让青年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我们根据43中发展趋势,结合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建立了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实际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制定了青年教师五年培养规划,组建了相关工作机制,实行绩效问责管理,从而不断夯实和扩大了学校可协调发展的优质教师队伍。

在教学日常工作中,我们组织了以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经验。我校每周的教研活动中,学校领导班子分别进入各教研组,指导备课、交流。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始终强调教学思想的先导作用,正确的教学思想是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青年教师应树立素质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青年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努力引领青年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构建现代教育观念。

三、狠抓专业化发展,强化师能培养

教学质量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学校管理的主体部分。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青年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学校主要抓了两个环节:一是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让每位青年教师都能明确自己工作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有目标,有计划,有总结。二是运用多种方法和措施加强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其专业化进步,做法是:

(1)知人善用,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工作。我们通过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专长,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量才使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根据他们的不同才能安排在适宜的位置上,努力做到才能与职位相当。对于发展势头好的青年教师,学校大胆委以重任。目前,班主任岗位上的青年教师比例接近70%,重点班主任比例达到50%,任教重点班的接近90%。对成长过程中发展较慢的青年教师,不求全责备,而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才干,并积极设法创造条件,搭建舞台,鼓励他们尽快脱颖而出,挑起大梁。在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时,做到相对稳定,不频繁变换教师所教的年级和班级。同时组织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2)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经验交流,业务学习等,让青年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共同进步,不断增强凝聚力和亲和力,从而保证了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也注意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学思想,学业务,学作风。我校总结、归纳、制定了《武汉市四十三中学集体备课流程图》,逐步规范三次备课过程,一步步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同时大力宣扬集体备课扎实、教学效果好的数学教研组,将他们的活动做成展板,供青年教师学习。

(3)加强青年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每学期,学校大力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研讨活动,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听课,加强课堂巡查,集体备课巡查,强化有教务主任参加的教育教学联系会议制度,使班主任了解班级课堂情况,协助青年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评议、反思、总结,从而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培养青年教师的规范性、稳定性和教学工作的严肃性,使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得到保证。

(4)专家引领,更新理念。作为普通高中,学校内的特级、高级教师数量相对省、市重点高中实在较少,因此,我们积极“引进”校外专家,专门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张莉莉教授到校,就新课程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做了专题报告。前沿的信息,生动的讲解,使青年教师的思想认识在新的高度得以提升。同时,我们还邀请了特级教师华林飞、刘文松等老师上示范课,以名师的示范来引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育品味的追求。

(5)鼓励青年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走出校门。我们组织教师到上海、河北等外校听讲座,听公开课,参加市、区教研活动,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接触各种思想,各种风格,各种课型,各种教学方法,从而完善自我,走向成熟。

(6)采取师徒结对,跟踪培养的方式。学校每年都为青年教师选聘教育教学师傅,当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得到师傅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师傅们通过频繁地跟踪听课,及时地反馈、交流,传授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熟,青年教师们在师傅的指导下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7)满足合理需求,促进主动发展。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应满足教师的正当、合理的需要,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还有精神的需要,精神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的精神支柱,它包括了情感需要,发展需要,成就需要等。为此,学校在解决职称兑现、绩效奖金发放,以及大小会议的表彰表扬,学校宣传橱窗中的展示,入党、学习进修、文化娱乐、个人发展等方面调动青年教师上进心的愿望,满足其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8)公正评价业绩,正确引导激励。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问题、曲折,学校作为评价终端,不急功近利,允许青年教师尝试探索,抱着等待花开的心态,善用激励性的评价,减少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焦虑心态。在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中,注重过程、细节,侧重青年教师的奉献精神、协作精神、敬业精神等主观态度给予及时鼓励评价;在结果评价时,侧重自身阶段成长的比较,及时肯定进步。不仅关注教师的阶段教学成绩,更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落时情况。不仅关注业务能力的成长,也关注综合素质的提升。表扬角度既有勤奋、刻苦,教育教学成绩好的,也有富有爱心,团结协作的。在考核评价工作中,坚持整体性、全面性、客观性。既看到其工作实绩,又看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既了解其主观努力的程度,又了解其原有的基础水平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同时重视自我评价,使被评价的青年教师也成为评价的主体。对青年教师考评后,及时进行奖励、表彰,强化被奖励者的行为、动机,鞭策和鼓舞他们不断进取,对其他青年教师也起到了引导和激励作用,从而督促他们更踏实、更勤奋、更有成效地工作。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师德青年教师评价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