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
——《红楼梦》两译本对比研究

2011-04-01 12:30来春燕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霍译尤二姐杨译

来春燕

(1.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8;2.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山西晋城048000)

阐释学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
——《红楼梦》两译本对比研究

来春燕

(1.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8;2.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山西晋城048000)

文中根据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George Steiner)的阐释学翻译理论,通过列举王熙凤的个性语言翻译实例,比较杨译本和霍译本两者译者主体性之体现。

阐释学翻译理论;译者主体性;个性语言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自20世纪70年代两个英文全译本(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和霍克斯先生的译本)相继出现以来,《红楼梦》的英译研究亦初具规模。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中处于边缘地位,随着译者在翻译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被重新确立,“学者们越来越注意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和译者文化身份的角度去研究《红楼梦》的两个译本”[1]。

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源于个人的语言特点。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典型人物之一,在《周思源看红楼》一书中,作者把王熙凤最显著的性格特点概括为:“五辣俱全”,即“香辣、麻辣、泼辣、酸辣、毒辣”。香辣指凤姐最善于揣摩长辈心理,最懂得何时何地、对什么人说什么话。麻辣指凤姐说话不仅让别人听得舒服,而且还容易麻痹别人、使人轻信。泼辣指她办事干练,讲章法效率。酸辣指她是醋缸醋瓮。毒辣指王熙凤由通常的吃醋变为致人于死地。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比较霍克斯和杨宪益的翻译。

一、阐释学翻译理论

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George Steiner)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在《通天塔之后》一书中提出阐释的运作,具体分为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补偿。第一步,信赖,即译者假设源文本是有意义的,有翻译的价值。“尽管通常这一步是瞬间的、未检验的,但它有着复杂的基础。斯坦纳认为这一步来源于诸多假设,包括世界的关联性、形式对立的语义系统中意义的存在、类比和排比修辞的有效性”[2]。第二步,侵入,即译者侵入原文,理解原文。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钱钟书先生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时“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留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第三步,吸收,是指译者对原文的意思予以吸收,这里主要涉及归化和异化的问题。第四步,补偿,是指对原文在翻译过程中流失的东西或增加的东西进行补充或删减,充分协调并使原文和译文对等。“不难看出,斯坦纳的翻译步骤无一不强调译者的能动作用”。

《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一文对阐释学在中国的发展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得出“阐释学翻译观的思想在中国译界取得了较好的接受效果。它动摇了传统翻译论的根基,使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都对翻译的唯一标准和文本的确定性产生了怀疑,使人们认识到翻译的相对性、文本意义的多解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激起了译者的主体意识和对主体性的追求,使我们重新认识译者和原作的关系,思考译者的存在价值”[3]。

关于译者的主体性,国内学者查明建作出的界定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地说,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4]。

众所周知,霍克斯是世界闻名的汉学大师,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其深刻的造诣,他不仅懂中国文化,而且对红学也研究颇深。杨宪益在“高中时就能迅速阅读英文书籍了,读了许多英语文学或译成英语的西方文学作品”[5]。他与夫人戴乃迭的合作更使《红楼梦》的译本增色不少,但由于社会环境以及翻译目的的不同,两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一样。一般认为,霍译本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杨译本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二、王熙凤个性语言的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香辣

例一:第三回,王熙凤出场称贾母为“老祖宗”。

霍译:“Grannie dear”

杨译:“our Old Ancestress”

“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代中有功德者的尊称。《礼记.祭法》:“有虞氏禘黄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孔颖达疏:“祖,始也,言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在《红楼梦》中,凤姐是最会讨贾母开心的人,称贾母为老祖宗是凤姐的专利,凤姐这样称呼,既能表现对贾母的尊重,又能体现出贾母的地位,足以证明她的“香辣”。“Grannie”只是普通的称呼,感觉亲切,但却表现不出贾母的权威,“Ancestress”能体现出贾母的权威感。从阐释学的观点来看,霍译属于欠额翻译,应有所补偿。

例二:第六回,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

霍译:"Sit down,I have something to say to you."

杨译:"Sit down and listen to me,dear old lady."

凤姐此时已经知道刘姥姥和家里的关系,在态度上要比先前好多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汉语的称谓讲辈份,刘姥姥虽然家境贫穷,但也算是长辈,说话自然要客气一点,她用了”你老人家”,霍译中的“you”中体现不出凤姐对刘姥姥态度的转变,也就体现不出凤姐的“香辣”。

2、麻辣

例三:第六十八回,凤姐对尤二姐说了一大番甜言蜜语。“所以姐姐竟是我的大恩人,使我从前之名一洗无余了。若姐姐不随奴去,奴亦情愿在此相陪。奴愿作妹子,每日伏侍姐姐梳头洗面。”

霍译:“And all this I shall owe to you!But if you won’t come with me,I am perfectly prepared to move in here with you.I should even be willing to hold your basin and comb your hair for you and wait on you like a servant.”

杨译:“So,sister,you'll have become my benefactress,redeeming my reputation.If you won't agree to coming back with me,I'll gladly move out to live with you here and wait on you like a younger sister.”

王熙凤称尤二姐是自己的“大恩人”,意即尤二姐一进府,凤姐从前之名一洗无余。尤二姐听了怎能不被麻痹,误以为凤姐是真心想接她进贾府。且凤姐用了“竟”加强了这个肯定句的语气,让尤二姐毫无推脱的余地,足见凤姐的“麻辣”。杨译按照原句结构处理,“大恩人”译为名词“benefactress”。霍译则改变了句式结构,用动词“owe”来表示,在语气的体现上略逊一筹。此外,这段话中“奴”只是王熙凤对自己的谦称,没有“奴仆”的意思,凤姐还称自己为“妹妹”,在尤二姐眼中,此时的王熙凤毫无盛气凌人的架势。但“servant”含有“仆人、奴仆”的意思。从阐释学的观点来看,霍译在“侵入”这一步即理解上有所偏差。

3、泼辣

例四:第十四回,王熙凤接手协理宁国府,“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霍译:“Anyone who departs by as much as a hair's breadth from what I say is for it good and proper,no matter how senior or how important she thinks she is!”

杨译:“The least disobedience will be dealt with publicly,no matter how much face the offender may have!”

此句显示了凤姐的权力和依“法”办事,表现出她的“泼辣”。她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现”隐含“当场处置”的意思。杨译的“publicly”能很好体现。

例五:第十四回,凤姐笑道:“依你说,都没王法了!”

霍译:“Not everyone is sa crooked as you are!”

杨译:“Do you think us such a lawless lot?“

凤姐此处用的是反语,杨译的疑问句式能很好再现凤姐说话的神情。“王法”指的是国家的法律,凤姐的管理是有“法”可依的,“lawless”的使用恰如其分。霍译中用了“you”,在原文中凤姐是在跟秦钟讲话,但并不是说秦钟不守法,这里属于“侵入”有误。

4、酸辣

例六:第六十八回,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你痰迷了心,脂油蒙了窍,国孝家孝两重在身,就把个人送来了”。

霍译:“Was it some phlegm that got into your heart?Was it rouge you'd swallowed,clogging up your thinking-tubes?”

杨译:“Have you taken leave of your senses?”

“痰迷了心,脂油蒙了窍”和“痰迷心窍”的意思一样,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霍译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前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但为了避免西方读者不知所云,可以采用加注的方式来进行意义的“补偿”。杨译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虽然意思一目了然,但却少了语言的形象生动。

5、毒辣

例七:她的酸辣本来是值得同情的,问题是她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把人置于死地,此时酸辣变为毒辣。原文是这样: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自己且抽头,用“借剑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主意已定,没人处常又私劝秋桐说:“你年轻不知事。他现是二房奶奶,你爷心坎儿上的人,我还让他三分,你去硬碰他,岂不是自寻其死?”

霍译:“You are so young and headstrong.You ought to be more careful,”she told her.”She is his second wife,after all.He is very,very fond of her.Even I have to give way to her a bit.It’s suicide to go constantly provoking her in the way you do.”

杨译:“You're young and inexperienced.She's now the second mistress,your master's favourite.Even I have to yield to her to some extent,yet you keep provoking her.You're just looking for trouble.”

“自寻其死”这里就是自找麻烦、惹祸上身的意思。霍译为“suicide”,指自杀,结束生命,译文有点儿过,属超额翻译,杨译为“looking for trouble”,理解更贴切,但凤姐这里用的是激将法、反问的语气,笔者认为“You're just looking for trouble”改成“Aren't you just looking for trouble?”会更符合凤姐当时的语气。

三、结论

本文根据王熙凤“五辣”的性格,对其个性语言翻译做了初步研究,霍译本和杨译本都堪称佳译,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译本更加完善,让更多的英文读者充分了解《红楼梦》中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同时拥有如同我们读原著般的享受。

[1]闫敏敏.二十年来的《红楼梦》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2005,(7).

[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London:Routledge,2000.

[3]西风.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

[4]查明建.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

[5]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H313

A

1671-5136(2011) 01-0133-03

2011-03-09

来春燕(1980-),女,山西泽州人,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教师、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霍译尤二姐杨译
浅析杨译《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浅析《红楼梦》中“黄”系词的类型及其翻译策略
Analysis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Gulliver’s Tra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谈红楼二尤的悲剧命运
文化语境视阈下的《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策略的选择
论文学翻译中的形貌修辞*——以霍译《红楼梦》为例
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看《红楼梦》中文化意象的英译
杨译:以信仰的高度去敬业
红颜空自嗟,悲歌近相和
由“凤姐”应酬之道悟交际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