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培养模式研究

2011-04-01 03:1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行医师徒中医学

(延边大学医学部,吉林 延吉 133002)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是社会热点之一,而中医学本科毕业生难以就业或就业不充分的情况更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中医就业难的社会舆论使在读中医专业学生的求职信心降低,造成心理焦虑;也影响了中医类专业的招生录取,致使整体素质下滑[1-2]。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中医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的具体数据,客观分析中医学就业难的实际程度,结合专业特点、社会需要,提出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仅供参考。

1 个性化见习模式

学生个体利用寒暑假期或业余时间参观社区或乡村医疗部门,参与保健、社区护理等医疗活动,调查中医从业状况,了解社会实际需求。见习必须多走多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走了、看了,才能有所收获,要求学生深入农村、基层进行调查,了解中医的优势、应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中医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有助于他们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根据实际制定个性的职业规划。个性化见习模式必须定量完成,不能流于形式。

2 系统实习模式

目前,各高校中医学均有为期一年的实习,在时间和内容上已经基本成型。实习是学生系统学习中医临床实践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更要重视实习的质量,丰富学习的信息,比如通过让学生记行医笔记、写行医总结,记病例变化等,结合理论定期总结汇报,强调边学边思考。高质量的实习,为今后独立行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传统加现代的师徒模式

传统师徒模式是向一个师傅学习,学一家之长。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师徒模式是中医文化传承的最重要途径,现在正在行医的老中医中,也有很多人是从过去的师徒班出来的,从捣药、勤杂开始的。传统加现代的师徒模式是集众家之长的多个师徒模式,不是只拜一个师傅,每个专家会有自己专长的项目,要向多个专家学习,有利于集中精华,避免一家之言。经常的观摩、学习、助诊,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转化为思想的最佳途径,在每个专家门下学习的时间不能太短,要有较充分的认识过程。

4 保健类专项培训模式

中医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医疗、保健、老年医学、康复、美容、针灸、营养、减肥、健康、保险等等。而中医在保健类方面的优势尤其被百姓认可。例如:针灸调理、中医按摩、穴位减肥等。在中医专业引进保健类专项培训,由相关行业的一线专家讲解示范,使方法学得到、疗效看得见;有中医学的专门人才参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传统中医精髓得以延续和发扬。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学会一门保健类专长,有利于学生拓宽就业思路、扩大就业前景[3-4]。

可以肯定,中医是个有着光明前景的专业,但毕业生就业率低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中医专业要积极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注重人才的质量,进一步拓宽中医学的就业渠道,中医学就业乐观,才会吸引优秀人才,使祖国传统医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1]邹婕,舒彤.中医类本科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36-137.

[2]莫凡.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医教育,2010,29(6):11-14.

[3]余晓辉,全国芳,何珍.中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3):118.

[4]冯丹枫.构建四环一体新模式,切实推进高等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37.

猜你喜欢
行医师徒中医学
唐僧师徒再就业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板鸭”行医记(一)——中医在西班牙行医的特点
外国人来华行医不应免试
章太炎好行医 无人敢求诊
非法行医瞄上“义诊”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