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11-04-02 07:06蒋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外语语境

蒋勇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在经济、文化、教育、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间的经贸、外交、体育、文化交流迅速增加,外语人才,特别是复合型外语人才供不应求。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果的通知》,正式批准设立翻译专业,这是翻译学科建设一个里程碑的事件。2006年首批3所高校招收了翻译专业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又批准4所高校举办本科翻译专业,目前全国有31所高校①举办本科翻译专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7年3月发布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加上先前设立的外国语言文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招收翻译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整的翻译学科体系已经健全,多层次、多规格、多元化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形成。在教育指导机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翻译学科经历了“争议讨论—权威界定—初步建立”的过程,正在逐渐步入深化发展的轨道。

我国拥有英语本科专业的高校为943所②,各级院校已经培养了一大批英语人才,但是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仍很大。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尤其紧缺。凤凰教育2009年11月24日转载了《哈尔滨日报》的报道:“自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以来,累计报名人数已突破11万人次,获得证书人员1.6万余人。但翻译市场需求面临急剧膨胀趋势,翻译人才缺口很大。”③就会议译员来说,目前在中国大陆,得到AIIC认证的成员只有30人④,而且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北京17人,上海12人,广州1人。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翻译人才是当务之急。

一、应用型翻译人才的素质

专业教学大纲是一个专业的纲领性文件,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测试与评估作出详尽的描述。大纲从调研、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得出报告,到征求外语院校意见,反馈意见,再到起草大纲,审核大纲,直至公布实施,需要科学的论证和研究。鉴于翻译专业举办时间不长,还没有官方的专业教学大纲,而翻译专业和外语专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及相似之处,因此在很多方面可以参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描述:“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可见,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并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二、翻译人才的素质现状

虽然会外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能胜任翻译工作的合格人才的缺口却越来越大,特别是高层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严重缺乏。当前,译者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双语基础不牢

学习外语,熟练掌握语言技能是基础,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发音正确,语调自然流畅,能熟练使用语法结构表达思想;能听懂各种场合的英语会话和广播电视的各方面报道;能就国内外问题与母语为英语的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读懂英文报刊上的评论、传记及文学作品,并能分析作品的观点、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能进行各种体裁的文章写作;能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翻译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及文学作品;能担任一般的外事活动的口译。

中外交流增加使得外语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正的本族语者。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外语学习者获取外语听说资料更加便利。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学生阅读时偏重时文,而忽视了外语经典作品的阅读,导致纯正的外语素材的积淀不够,无法积累足够多的有效语言输入,影响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很多人认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从学会讲话开始每天都用,我们的中文能力是不成问题的。其实不然,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国人用中文进行口头、书面表达都没有障碍,但用中文说、写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少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阅读英语经典名篇时不时会被难住,一些内容很难用相当的中文表述,或很难翻译成精炼、简洁的汉语文本。这其中固然有文化差异造成的困难,但是中文水平的欠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地强调基础性教育,而缺乏人文教育,进入高校后,大多数学生重视学习专业知识,忽视了汉语的学习。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成为英语专业唯一的汉语语言课。因此学生的汉语水平不能和英语水平同时提高,翻译时汉语知识很不够用,主要表现为遣词组句的能力不强,缺乏必要的修辞知识。

(二)知识面不宽

伦敦学派提出了语境的概念,韩礼德进一步引入三个概念:文化语境、篇际语境和篇内语境。胡壮麟在韩礼德的框架模式上把语境归结为三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指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因此,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的总和。文化涵盖政治、历史、习俗、传统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产品。每一种文化都经过历史长久的积淀,是广博而深远的。译者要想很好地承担传播者、调解者、交涉者的角色,就要知晓中外文化的异同。一些译者对中外文化不够精通,知识面不宽,就不能很好地胜任翻译工作。

当今社会,中外经贸、文化、教育、技术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学习了解交流双方的文化异同能有效地减少交际失误与障碍,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涉及语言交际方式、交往习俗、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方面。中国人请客吃饭说的“没有什么菜,没有准备”就不能翻译为“There are no dishes.We didn′t prepare”。这没有把中国文化中的“谦虚”翻译出来。再如,在西方,客人在餐后会用较长的时间和主人告别,甚至有人说告别的时间比吃饭的时间都长,如果我们参加西方人的宴请,就要尊重他们的风俗;而作为在中国参加宴会的国外客户的翻译就要将这一区别告知国外客户,避免产生“文化休克”。

(三)专业知识缺乏

文理分科的教育制度在急需专业人才的时代能快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我国自1952年起将同类专业院校合并为专业学院,建立起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校体制⑤。这样的合并加强了工科院校的专业性,但也造成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知识面相对较窄,科技视野不开阔,这与当今科技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⑥。有学者对华北某省的文科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涉及对科学技术的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提升科学素质途径的看法五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该省高校文科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较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不能熟练掌握科学方法,未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精神,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有待深入。

目前,单纯的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要,高级的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尤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虽然各院校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有的强调复合型人才,有的强调翻译通才,有的强调译员教育,但是各种培养目标无不反映了翻译学科的融合性”⑦。翻译涉及的面很广,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与日俱增,学生如果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掌握了经济、贸易、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从就业前景看,必将成为职场上的“抢手货”。

三、应用型翻译人才素质培养措施

针对翻译人才素质培养的不足之处,笔者建议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增加专业限选课以及公共选修课等途径加以改善。

(一)优化专业培养方案

合理、科学、实用的培养方案是专业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制定好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技能模块主要是为了夯实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专业知识模块涵盖了外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要保证覆盖尽量宽的知识面,既要重视语言本身,也不能忽视文化的重要性;相关专业知识模块指与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如经贸、外交、新闻、教育、科技、文化知识等。专业技能模块的目的是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专业知识模块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语言文化素养;相关专业知识模块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几个模块的各个目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形成有机的整体,即专业指导思想⑧。

(二)促进跨文化交际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在基础阶段安排大学语文、现代汉语、英汉双语对比等课程外,还可以开设中国古典名著赏析、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中西文化对比等公共选修课程。另外,可以利用第二课堂,以读书会、学生社团等形式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的途径很多,如影视节目、互联网等。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一些中学生可以通过夏令营、短期学习的方式体验地道的外国文化。国内一些大学为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拓宽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学习项目。这些形式为体验外国文化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如homestay是出国旅游或出国留学的一种生活形式,游客或留学生可以租用当地家庭的一间屋子和当地家庭住在一起,从而尽快熟悉当地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当地语言水平⑨。

另外,在跨文化交际中,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一些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法也进入了英语,应学习这些负载着丰富文化信息的语言素材并用于交流中。如:Chow mein(炒面),Kowtow(叩头),Kung fu(功夫),Tofu(豆腐),甚至形容高考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上了纽约时报⑩。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职称、学历、特长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研究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翻译专业的有效保证。可以通过学历学位教育提升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也可以招聘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在翻译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翻译人才。要制定并逐步完善师资培养制度,通过与翻译公司、企业合作建立常规性、制度性的机制,鼓励教师以轮岗、挂职等方式到翻译公司和企业锻炼,以积累经验。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限的课内学时和专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对矛盾,学生应保持高度的专业敏感度,并培养自学能力,努力成为“博古通今,见多识广,通百艺,专一行”的通才。应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如了解一些有关机械、电子、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术语。笔者在教学中曾遇到一个术语 freedom,根据文章内容得知这是一个机械方面的术语,通过查专业字典得到了其对应的中文术语:自由度。但这并不能帮助了解其确切含义,通过拓展阅读在百度百科查到了更详尽的解释。

鼓励学生有效利用培养方案内的实践以及假期社会实践,以实用为目的,熟悉业务,如熟悉国际贸易的流程,熟悉翻译公司的业务流程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得到运用,同时,也能发现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之处,为进一步的学习指明方向。

鸣谢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戎林海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注释:

①②数据来自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http://gkcx.eol.cn/special_school.htm?name=31502055_1,2011年1月10日访问。

③《我国就业市场专业性翻译人才需求多缺口很大》,http://edu.ifeng.com/news/200911/1124_6978_1449036.shtml,2011年2月10日访问。

④AIIC Interpreters by country,http://www.aiic.net/database/cities/default.cfm/country36.htm,2011年1月10日访问。

⑤http://baike.baidu.com/view/192134.htm,2011年2月15日访问。

⑥江胜尧:《论高校大学生科技素养与素质教育》,《大众科技》,2009年第8期,第181页。

⑦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22页。

⑧戎林海:《夯实基础 创出特色——关于英语(外贸英语方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一点思考》,《常州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92页。

⑨http://baike.baidu.com/view/163298.htm,2011年2月15日访问。

⑩China′s College Entry Test is an Obsession,http://www.nytimes.com/2009/06/13/world/asia/13exam.html,2011年2月22日访问。

[参考文献]

[1]丁往道.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简史课[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3(3):45-49.

[2]刘树君.河北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实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1):108-110.

[3]任清英.文化语境与英语阅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2):74-76.

[4]沈其旺.试论英语专业科技素质教育的六大关系[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38-40.

[5]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教学理念[J].中国翻译,2010(2):39-43.

[6]Halliday M A,Hasan R.Language,Context,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1.

[7]Ogden C K,Richards I A,Russell B,et al.Ogden & Linguistics[M].London: Routledge/Thoemmes Press,1994.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外语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跟踪导练(三)2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