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合流”与“互惠”
——赵元任译学文化观研究

2011-04-02 09:42朱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奇境合流赵元任

朱江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常州工学院翻译研究所,江苏 常州 213002)

赵元任先生(1892—1982)是国际公认的语言学大师,出色的翻译家,我国现代语言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伯兰特·罗素(1872—1970)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1922年撰写了讨论中国问题的专著《中国问题》(The Problem of China)。“东西方文化的合流与互惠,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是罗素先生在《中国问题》中最为憧憬的大结局。“合流”即融合交流,互通有无;“互惠”乃取长补短,互惠互利。

一、罗素人类文明发展内涵对赵元任译学观的影响

罗素先生的数理逻辑、逻辑实证主义、自由教育思想以及和平主义思想曾引来各国学术界的极大赞赏。1950年,罗素先生因“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赵元任先生是一位享有世界声望的语言学家、翻译家。他博学多才,熟谙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是具有“横跨文理”学术背景的著名学者。1920年10月12日至1921年7月11日,罗素先生应邀在中国讲学期间,赵元任先生担任口译工作。

罗素先生此行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作为一位对人类进步事业十分关切和拥护的人文学者,在《中国问题》中,罗素先生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他欣赏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和谐”、“中庸”、“仁义道德”等思想,认为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文化问题最为重要,“只要文化问题能够解决,无论采用哪种政治和经济制度去实现这一目的我都能接受”①。就未来文化理想而言,“西方文化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化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理解。人们一定希望看到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②。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通将使双方都能获益,“中国人可以从西方人那里学到必不可少的实用的效率;而西方人可以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一些深思熟虑的智慧”③。中西文化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二者应当逐渐地结合起来,那将是中西文化最理想的前景,是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内涵所在。在《中国问题》中,罗素先生说:“胡适博士对某一文化有明确的设想和追求,他学问精深,长于文学艺术,性格活跃,积极致力于改革。他所写的白话文激励了不少进步的中国人。他主张吸取西学之所长又不沦为西方文化的奴隶。”④由此可以看出,罗素先生关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主要观点的形成与他在中国的见闻以及和以赵元任、胡适为代表的中国大师级人物在一起的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问题》系统反映了罗素对中国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了罗素在中国问题上的知识关怀、社会关怀,以及代表现代知识分子社会良知的终极关怀。他被称为中国问题专家。《中国问题》不仅体现了罗素对中国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尤其是中国之行)对罗素的影响⑤。

赵元任先生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就对罗素先生的哲学著作多有研究。1914年,他读了罗素的《哲学论文集》后,在日记中写道:“极符合我的想法。”后来他陆续又读了多种罗素著作,还写了一篇相关的论文并获奖。他为罗素先生作口头翻译,也从某些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罗素先生。而罗素先生与赵元任先生等博学多才的中国文化人的接触,增进了他对中国的感性认识。他后来长期关注并努力为中国的和平事业呼吁,应当与此有极大的关系。这也为郭沫若阐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所说的,即“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因为是生活的反映,更能使这种互相了解深入。这样,就可以消除人为的障碍,人为的隔阂,所以翻译工作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⑥的论点提供了充分的论据。

赵元任先生在《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译者序》和他的《论翻译中信、达、雅的信的幅度》一文中详尽阐释了自己的译学观点与翻译思想,强调翻译的目的和作用应该“为我所用”和“洋为中用”。他还翻译了许多科学小品文和国外介绍科学的文章,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翻译作品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国人爱科学,用科学,研究科学,用科学振兴国家。他希望唤起更多人学习外语的兴趣,使读者读了译文之后产生强烈的要读原文的欲望,以便更好地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学习目的语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而罗素先生在《中国问题》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致命弱点是缺乏科学⑦,欧洲之所以胜人一筹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科学。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科学与民主,科学自身并不向人们提供任何道德观念,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赵元任先生与罗素先生是“英雄所见略同”。

关于翻译在文化交流里所起的作用,众多的专家学者都有他们的真知灼见。钱钟书先生就有非常形象的比喻:“它(翻译)是个居间者或联络员,介绍大家去认识外国作品,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仿佛做媒似的,使国与国之间缔结了‘文学因缘’。”⑧语言作为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构成了文化本身的基础,并促进了人类的文化发展。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转换,一种跨文化的行为。因此,笔者要强调的是,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赵元任先生的语言天赋以及他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使得他能够自如运用汉英两种语言,并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融入文化因素,实现了中英语言的契合和中西文化的完美融合,完成了跨文化的转换。赵元任先生和罗素先生这两位东西方大师之间的语言对话、思想交融,使得中国和英国之间缔结的“因缘”更加牢固,东西文化得以进一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二、《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赵元任译学文化观的完美演绎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本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教师查尔斯·路维基·多基孙(1832—1891)在旅行途中,随口给一位小女孩编出来的童话,后用路易斯·加乐尔的笔名写成的,大约于1867年出版。它虽然是儿童读物,但其文笔妙趣横生。因其对上流社会的尖锐讽刺以及充满深刻的哲理性和丰富的逻辑性而受到许多成年人的喜爱。小说出版后不久,竟让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爱不释手。余秋雨解释说:“人类文化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游戏和童话,但在实际深入的时候又常常会被纷乱的现实所掩盖。越是严肃的人群越是蕴藏着顽皮与天真,否则无法解释女王自己为什么政事繁忙、权威隆重还会着迷于与年龄早不相称的童话。”这话充满了辩证法,充满了哲理和深刻的内涵。

1922年,赵元任先生用北京口语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赵元任先生本人曾说过:“《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是一部给小孩子看的书。在英美两国里差不多没有小孩没有看过这书的。但是世界上的大人没有不是曾经做过小孩子的,而且就是有人一生出来就是大人,照孟夫子说,大人的心也同小孩子的一样的,所以上头那话就等于说英国人,美国人,个个大人也都看过这书的。”⑨194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忠勇之家》讲述了普通英国家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投身反法西斯保卫战的故事。在二战期间,该片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士气的作用。其中有这样的经典段落:为了躲避炮火袭击,一家人躲在防空洞里。一双儿女躺在简易的铺盖上,妈妈柔声诵读“阿丽思想象她成年以后一生总是保存她小时候天真烂漫的心肠;想象到将来她一定真能够同愁他们孩子们的小愁儿,同乐他们孩子们的小欢乐,总还常常恋记着她自己小时候的情景,和那快活的夏季天”⑩,孩子们渐渐进入了梦乡;防空洞外炮火连连,震耳欲聋,丈夫手捧《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妻子喃喃道“……阿丽思想象到将来她一定……”,二人四目相望。可以想象,在和平的日子里,孩子们每晚缠着母亲,全家人诵读《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在战争年代,《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所展现的奇幻美景更是成为一家人的慰藉和心灵鸡汤。《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在英美两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普及的程度、受欢迎的程度以及在所有人心目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在中国,赵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同样也在读者中产生了共鸣和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编辑出版家、作家、翻译家赵家璧“13岁念高小时读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觉得这本书‘第一次打动了我的童心’,‘第一个启发我去试探世界文学的宝藏’,‘从这部书里,发现了另外一座天地’”。语言学家陈原少年时着迷于赵元任先生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他在回忆文章中曾写道:“赵元任,赵元任,在我青少年时代,到处都是赵元任的影子。”胡乔木同志在赵元任先生一次回国访问时对他说:“赵老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语言好。我读过,我的孩子也读过,今后还要叫孙子读。是否建议有关出版社出版,加一个好看的封面,还要把序加上。赵先生翻译得特好,用北京话译的。”

一部儿童作品,为什么能够在有着极大文化差异的东西方国家、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心中产生如此同样的影响,几乎使每一个读者都念念不忘,铭刻在心?原因之一是《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部经典文学作品自身的魅力。在中国,更主要的原因就是赵元任先生在《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汉译本中将英语语言与北京口语进行完美契合、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完美融合。由此可见,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同样有着多么大的魅力,多么持久的生命力。正是由于赵元任先生在翻译时审慎对待翻译中遇到的语言、修辞尤其是文化方面的诸多因素,使得译作既忠实于原作,又适合中国读者的需求,翻译才获得了成功,也完成了跨文化交际的使命。

赵元任先生内向深思,博学多才,对于客观世界及其内在规律怀有无尽的好奇心和孜孜探索的精神。赵元任先生选择《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部英国童话作为他的“处女作”,首先源自他对此书的偏爱和推崇。在《译者序》里,他说:“我相信这书的文学的价值,比起莎士比亚最正经的书亦比得上,不过又是一派罢了。”赵元任先生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一部充满了“似通的不通”、五十多年里“没有人敢动”、英语文字游戏集大成之作,用新鲜活泼的北京口语出色地融入中文世界,赢得了大小读者的喝彩,译本的经典地位至今无人撼动。要保持原书的口语味儿,翻译是比较困难的。可是赵元任先生做到了。他的“翻译的法子是先看一句,想想这句的大意在中国话要怎么说,才说得自然,把这个写下来,再对对原文,再尽力照‘字字准译’的标准修改,到改到再改就怕像外国话的时候算危险极度”。赵元任先生翻译时,叙事用北京口语,包括很多活方言材料,所以他翻译的这本书,读时朗朗上口。“现在当中国的言语这样经过试验的时代,不妨乘这个机会来做实验。这书要是不用语体文,很难翻译到‘得神’,所以这个译本亦可以做一个评判语体文成败的材料。”对书中童谣、打油诗,翻译时也格外注重韵律。他强调这是“诗式的试验”而非“诗的试验”,因为“这书里的都是滑稽诗,只有诗的形式而没有诗文的意味”,便于试用白话文的“双字韵法”。可实行起来却不容易,歌谣内容并不能完全忽略,还要兼顾形式上的押韵和节奏,让小读者们朗读译文也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这才算是抓住了原著的灵魂,堪称神似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赵元任先生就是利用语言这个载体,破除英语和汉语之间的隔膜,通过翻译,传播文化,传播科学,使中西文化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完成了翻译家所应该承载的文化交流的神圣使命。上世纪20年代初,赵元任先生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出现,其意义早就超出了单纯的英国儿童文学作品译介的范畴,而需要翻译研究者从现代翻译文学史的眼界去进行解析,从跨文化交流的范畴去分析。林以亮先生认为好的译作应该没有翻译的痕迹:“我们如果拿原作和译文再多读几遍,就会觉得译者和原作者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契合,这种契合超越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打破了种族上和文化上的樊笼,在译者而言,得到的是一种创造上的满足;在读者而言,得到的是一种新奇的美感经验。”赵元任先生的译作《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就达到了如此的意境,达到了最佳的翻译效果,是其译学文化观的完美演绎。

三、“合流”与“互惠”:赵元任译学文化观的现实启示

赵元任先生的译学文化观就是利用语言这个载体,通过翻译,传播文化,传播科学,在交流中,东西文化才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罗素先生“东西方文化的合流与互惠”的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内涵深深影响了赵元任先生的译学观。赵元任先生的译学文化观在《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作中得以完美演绎。对目前我国从事翻译创作与翻译研究者的深刻启迪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文化战略的高度看待翻译问题

刘宓庆深刻阐释了翻译中的文化战略观,指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译界的仁人志士要将个人的事业心与忧国感时之志密切结合,将一词一句、一篇一著之‘译’与国家、民族多元文化之‘业’密切结合。要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文化战略高度来看待翻译。”赵元任先生翻译观中关于翻译目的与作用的阐释,即“爱科学,用科学,研究科学,并以科学来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笔者在本文已有提及。那么,我们可否下这样的结论:早在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先生就已经将自己之“译”与国家、民族文化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体现了他自己独特的“翻译中的文化战略观”?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且是毋庸置疑的。

近十年来,虽然我国的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研究者在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需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翻译问题,审慎对待与翻译紧密相关的诸多因素,而不是仅仅把翻译看成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的文字转换过程。在翻译研究中要加强文化意识,并在翻译文化观的指导下,深化翻译研究。因此,刘宓庆郑重呼吁中国翻译界应该树立翻译的文化战略观以应对世界大局的发展态势以及中国经济、文化转型的历史性需求。

(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翻译理论

赵元任先生深入了解中西两种文化及其差异,精通英、法、德、日等多国语言,熟谙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在毕生的语言研究和翻译实践中,结合文化诸多元素,对翻译目的与作用、翻译标准、翻译方法与途径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野和见解,形成了自己的翻译观,并在不断的翻译实践中使其辩证、灵活多变的思想得以升华。他的翻译观与中国许多翻译理论家如严复、林语堂、胡适、傅雷、林以亮、瞿秋白、钱钟书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前辈翻译家已经为建立中国的翻译体系奠定了基石,当今翻译界学人更应开创新局面,回应时代要求,努力钻研、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建立卓然独立于世界译坛的翻译理论体系。

(三)实现东西文化的“合流”与“互惠”

从文化战略的高度看待翻译问题,还需在保持和弘扬中国译学理论鲜明特色的同时,向西方译论学习,与西方译论对话,相互借鉴、交融,才能真正实现东西文化的“合流”与“互惠”。赵元任先生翻译思想的特色之一就是“为我所用”和“洋为中用”。正所谓学术互动有一条“铁的规律”,那就是互利,并由互利推动互助。由国际翻译家联盟和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主办的主题为“翻译与多元文化”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2008年在中国上海成功召开。50年来,世界翻译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它为中国翻译界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实力、与国际翻译界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绝佳平台,为国际翻译界更深入、全面了解中国翻译界,从而使中国翻译理论走向世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四、结语

众所周知,汉语是世界第一大语言,使用人数最多。随着国外学汉语的人数和海外孔子学院数量的与日俱增,中国人应该对世界翻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对异族语言文化多看优点,对本族语言文化多思缺陷,才是一个文明民族应有的气度。”传承东方文化的精髓,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相互取长补短,东西文化才能相互交融,发扬光大。当今,翻译文化意识的日益觉醒与翻译文化观的逐步建立已将翻译理论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和深度。通过翻译这座桥梁,东西方文化必将得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与融合,东西方文化完美“合流与互惠”的美好愿景必将得以再现。

鸣谢

感谢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顾卫星教授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⑦(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2页,第153页,第156页,第197页,第204页,第39页。

[参考文献]

[1](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2](英)Carroll L.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英汉对照)[M].赵元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贺爱军.翻译文化战略观考量——刘宓庆教授访谈录[J].中国翻译,2007(4):51-53.

[4]胡荣.白话的实验与趣味的变异——论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文学史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01-109.

[5]胡郁青.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 学贯中西的文化修养——析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特色[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10-113.

[6]季羡林.东西方思维模式断想——《赵元任全集》序[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3-37.

[7]刘敏,陆卫明.论罗素的中西文化观[J].理论导刊,2005(11):35-37.

[8]罗仕艺.赵元任歌曲中的中西元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8-131.

[9]戎林海.论赵元任的翻译观[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5):5-10.

[10]宋学智,许钧.从文化观看文学翻译的指导原则——“取长补短”浅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3(6):175-180.

[11]屠聪艳,赵元任:游走在两种文化之间[N].中华读书报,2004-05-26.

[12]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00.

[13]许钧.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3):219-226.

[14]姚小平.罗素《中国问题》解读[N].中华读书报,2004-06-02,2004-06-16.

[15]余秋雨.行者无疆[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16]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奇境合流赵元任
赵元任钢琴音乐创作和语言音调的融合探析
店员嘲笑赵元任
瑰丽奇境
奇境军事训练营
领导者的威信
高速公路合流区信号灯限流策略优化与仿真——以虎门大桥为例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美籍华人学者赵元任的多彩婚姻
守卫冰雪奇境
漫游阅读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