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

2011-04-03 06:31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带头人成员教学质量

赵 丽

(大庆师范学院 教务处,黑龙江 大庆 163712)

自2007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出台以来,教学团队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彰显。质量工程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在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中又强调要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和坚强决心。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科学把握本科教学团队的内涵和特质,探索高绩效教学团队构建的有效途径,对推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及特质

“团队”是来自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概念,其构成要素为5P,即目标(Purpose)、人员(People)、定位(Place)、权限(Power)、计划(Plan)。美国学者乔恩·R·卡曾巴赫认为:团队是指一定的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以任务为导向,拥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并体现自治、民主、高效的原则,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积极协作、以追求集体的成功。[1]20世纪80年代,团队理论开始用于教育领域,出现了“教学团队”、“学术团队”、“创新团队”等概念。通常来讲,本科高校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或课程建设为平台,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探索不断地加以革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共同目标,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理的梯队结构的教师群体。教学团队可以打破教研室、院系甚至学校等组织架构的界限。

关于优秀教学团队的特质,刘宝存在《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2]一文中归纳为五个特征:共同的目标、知识技能互补、分工协作、良好的沟通、有效的领导。这五个特征的总结具有普适性而缺乏针对性,它适用于所有的团队而非特别针对本科高校的教学团队而言。马廷奇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3]一文中认为优秀的教学团队应具备以下特质: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合理的教学团队组成结构、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明确的教学改革任务要求。

教育部对教学团队的组成要求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4]据此,可以把教学团队的特质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目标。这里的目标是指教学改革的目标。优秀的教学团队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清晰的教学改革思路,而且这个目标被全体团队成员普遍接受。有了共同的愿景,才能整合全体成员的力量,向同一目标努力,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2.有合理的结构。团队带头人应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精神,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还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团队成员在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的组成方面要科学合理,成员们在团队带头人的领导和感召下,团结协作,共同成长,实现团队成员间的知识技能互补和共同提高。

3.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团队成员间由原来的单独的个体劳作变为团结协作,这就要求成员间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这种合作不仅仅限于一个教研室,一个院系,一个学校。它可以突破行政组织的局限,通过远程合作,共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这样也有利于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

二、高绩效教学团队构建的有效途径

1.选拔优秀的团队带头人。美国学者克拉克·威斯勒曾经说过: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领袖人物的作用非常明显。[4]在教学团队中起到关键性核心作用的是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不仅需要教学经验丰富,学术能力突出,而且需要既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有较高的学术威望,能够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因为他需要在团队内部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在团队外部也要有相当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除此之外,带头人要热爱教学事业,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努力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能够通过自己的个人威望和人格魅力吸引人、团结人、凝聚人,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热爱教学工作,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2.构建规模合理的教学梯队。根据管理学团队规模的经验,随着团队内成员的增多,人员合作方面的问题呈几何倍数增长,团队内的凝聚力和信任度就会降低。因此,高绩效的教学团队规模不宜过大,一般在6~10人为宜。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相结合,青年教师5~7人;职称结构上教授、副教授、讲师分布合理;团队成员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研能力方面要有一定的差别,知识技能结构上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团队成员的成长。

3.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教学团队要顺利运转,单凭成员间的自觉性还远远不够,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在团队内部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办法,包括相对稳定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以及团队成员间协作的方式、沟通途径和处理矛盾的原则等。团队具有完善的运作机制,如带头人责任制,内部的目标激励和竞争激励制度,教学和教改问题的定期学习、研讨制度,团队内部重大问题的民主协商制度,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团队自我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要使团队的运行做到有法可依,在团队内部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4.通过教学改革成果彰显教学团队的业绩。高绩效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建设等质量工程项目紧密结合。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成果来彰显教学团队的业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的研究与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培育特色,通过教学改革成果的实施和推广最终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5.政策的支持。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学校要为团队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外部资源支持,包括政策倾斜和经费保障。学校要重视优秀团队的建设,为团队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经费等必要的物质保障;为团队成员提供定期的培训学习机会;学校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在职称评聘、晋级评优等方面给予支持与鼓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学校要建设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定期的检查评估督促、推动、指导教学团队的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高绩效的教学团队应该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广大教师踊跃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郑晓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3]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4]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M].钱岗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58.

猜你喜欢
带头人成员教学质量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