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精神在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中的价值

2011-04-07 13:57
关键词:内涵大学图书馆

牛 娟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大爱精神在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中的价值

牛 娟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从大爱理念出发,结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实际,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和相应的基本要求,论述了大爱精神在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概括来说,大爱精神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大力辅助教学、积极服务科研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优质高效图书馆建设的精神合力。树立大爱理念、弘扬大爱精神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高校图书馆作风建设、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

大爱精神;高校图书馆;建设;价值

“大楼是有形资产,大师是人力资源,两者之外,还要加上文化内涵,即大爱。”2002年,著名教育家杨福家院士在论述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时首次提出了大学要有大爱的观点。他认为,所谓大爱,就是“爱国家,急国家所急;爱人民,做好公民;爱真理,求是崇真;爱科学,激励好奇心;爱师爱生,营造环境、点燃火种。”[1]2004年,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少安教授提出要在大学弘扬大爱精神、彰显大学本质特征的基本思想,并与周玉清教授等人在系统研究大学的教育本质与大爱的文化内涵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大爱理念,首次界定了“大爱精神”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认为其核心是“爱心与责任”[2],进而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大爱精神引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观点,并在该校各项工作中全面实践。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结合高校图书馆自身实际,不仅对弘扬大爱精神与图书馆工作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而且在践行大爱理念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拟结合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基本要求,阐述大爱精神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以期进一步促进大爱精神与图书馆工作的有机结合。

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和新的要求

(一)面临的外部环境

本文所指的新时期,特指我国高校扩招以后至今以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面临的基本外部环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庞大的读者群。首先,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大学新校区建设,我国的大学毛入学率大幅攀升,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万人甚至数万人的大学比比皆是;其次,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也迅速壮大,绝大部分高校的教师数以千计;最后,随着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向社会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读者覆盖面也越来越广。由此可见,进入新时期后,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个庞大的读者群。

(2)数字化的技术环境。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当然也在改变着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模式。这主要表现在数字化的技术环境,要求图书馆不仅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发生全方位的转变,同时要适应图书馆功能需求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现实。因此,能否主动、及时适应新的技术条件和技术环境,事关图书馆的生死存亡,这是新的技术环境给图书馆所带来的巨大挑战[3]。

(3)日益浓厚的大学文化氛围。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潮,大学文化建设已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特别是新校区或新高校的建设,高校管理者更是自觉将大学文化建设纳入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校园文化环境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在更高层次和更大程度上引起了高校的重视,并反映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这体现了高校管理者乃至全体大学人对大学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在认识上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化。在这样的大学文化背景下,作为以传播文化、传播知识为己任的图书馆,如何在内涵建设中更多地融进文化元素、烘托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二)新环境下的新要求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对辅助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服务的时空上不能满足读者要求,更表现为一种“粗放式经营”的环境和状态,缺乏内涵上的品位和层次。如图书馆环境布置上缺乏艺术气息,文化氛围不浓,在空间架构上不够灵活多样;在借阅服务方面过于僵化,对读者缺乏多方面关怀;只注重信息服务,未能真正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需要,主动开展更高水平的知识服务;对于特殊读者,不能满足其在高、新、难、偏等方面信息与知识的全面的、深度的服务需要;等等。这种状态,显然与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那么,新的外部环境给图书馆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时间上的全天候与空间上的大跨越。传统图书馆所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与新形势下的读者需求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不可调和性表现为图书馆要么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么固守成规不思进取而最终被读者抛弃,从而失去生存的空间。事实上,面临庞大读者群的高校图书馆,在不可能无限扩大图书馆自身的物质空间和做到24小时开放的条件下,要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只能采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图书馆的空间扩张,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轻松进入图书馆网站,实现在线阅读。只有通过这种实体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相结合的方式,以时间换空间,以空间换时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的阅读拥挤问题。

(2)强大的服务功能。随着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正向全面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在功能实现的方式上,读者要求图书馆不仅提供馆内人工服务,还要提供馆外的网上自助服务;在功能的种类上,不仅要求实现普通的人工检索、馆藏阅读、资料复印,还要实现自主检索、网上阅读、科研查新、资料下载,等等。

(3)与学校特色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学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文化特色。文化是大学在精神层面的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中国,虽然当代大学在其文化建设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内容同质化、形式同一化的问题,但无论是文化建设的组织者,还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全体大学人,绝大多数都在努力追求自身的特色,包括大学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其外在表现形式等。二是它的学科特色。学科特色包括学校的行业特色、优势学科地位与影响等,它是学校在物质层面的竞争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毫无疑问,作为大学的图书馆,作为大学文化特色与学科特色的载体之一,它的建设必须与学校的特色相适应。这种“相适应”,不仅表现为体现特色,更在于强化特色。

要满足上述图书馆建设的新要求,除了物质、财力等的投入外,最终依靠的是人,是一支具有主动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图书馆人队伍。在近几年河南理工大学的图书馆建设实践中,以大爱精神为导向,解决人的问题和图书馆建设的其他问题,进一步彰显了大爱精神在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二、大爱精神在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大爱精神在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爱精神是图书馆大力辅助教学并积极为科研服务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大学,大爱精神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以师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爱精神的核心是爱心与责任。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爱心与责任不仅体现在对师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上,也体现在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思想认识上。

在图书馆工作中倡导大爱精神,就是要充分尊重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以图书馆特有的丰富的资源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力辅助教学并积极为科研服务一直是高校图书馆所提倡和坚持的。树立大爱理念,大力辅助教学,就是要全面服务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强力支持教与学两个主体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发扬大爱精神,积极为科研服务,就是要使图书馆为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在科研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方面积极主动地创造优越条件,千方百计为广大师生钻研学术提供丰富而先进的科技资源。

(二)弘扬大爱精神是加强高校图书馆作风建设、做好服务育人工作的重要保证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育人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诸多方面,它是通过教师、各级管理人员、各类服务人员在自身的教书、管理、服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情感、理性、人格等影响学生,育于无声,潜移默化。从事和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是社会精英,是民众中的人才。没有爱,育不出“健康”之才;没有大爱,育不出 “大才”[4]。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育人工作中贯彻大爱理念,弘扬大爱精神,就是要加强图书馆员工的作风建设,使图书馆员工都有一颗爱心,都有一份责任感,自觉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牢固树立对工作要认识到位、热心到位、责任到位、行动到位、付出到位的思想意识。

大爱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图书馆各项具体而琐碎的工作之中,如书籍借还、文献查阅、专题服务,等等。树立大爱理念,弘扬大爱精神,就是要在具体工作中克服思想保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现象,在服务师生员工的过程中增强亲近感、热忱感,注重人性化,为师生在图书馆的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归根结底,就是要自觉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大爱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而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氛围或环境对学生的育人功能及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的影响是长期的。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如何,是一所高校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建设和孕育先进的图书馆文化是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大爱精神对图书馆各项工作不仅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同时也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涵,带有扑面而来的人文、和谐之风。它彰显大爱,提倡包容;重视建设,突出发展;注重和谐,强调责任。先进的图书馆文化也是和谐的图书馆文化。

大爱精神是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将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也为广大教师教学科研提供强大的精神后盾。承载大爱精神的多姿多彩的图书馆文化,最能满足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子的身心发展需要。

因此,弘扬大爱精神,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气氛,建设浓厚的图书馆文化,使图书馆不只是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数据库等服务载体,还能为读者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文化氛围、研习心境,形成空间、资源和服务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教师更好地从事教学与科研,而且能使广大师生在思想、行为、情感、习惯上受到感化和影响。

(四)大爱精神是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精神合力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开拓创新。没有大爱,图书馆就不可能成为与高水平大学发展协调一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大爱,图书馆就不可能很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发展。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该校长期以来一直注重采矿、安全等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拥有安全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逐步形成相应的独具特色的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团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这些成就不仅凝结着教师们的辛勤劳动,同时也包含着图书馆人员践行大爱精神所提供的良好服务。

三、结 论

在新的形势下,大爱精神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具在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图书馆内涵建设的支柱。只有大爱才能产生大智,大爱应该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灵魂。作为一个为师生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学术机构,图书馆应该将大爱视作全部工作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之道,作为推动自身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1]韩红廷,杨福家.有大爱才有一流大学[J].21世纪教育,2004(6):80-81.

[2]周玉清.我国大学的大爱精神浅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32.

[3]戴洪霞.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规划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07(10):61-65.

[4]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On the Value of Great-love Spirit i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NIU Jua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Henan,China)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great-love concept and the practic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the corresponding basic requirements for university library’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value of great- love spirit in it.In general,great-love spirit i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basis for university library staff to assist teaching and serv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ely,great- love spirit is also a spiritual cooperating force for uniting the people,promoting harmony and pushing university library’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with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cy.To advocate the great-love concept is not only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guarantee for strengthening the library staff’s work style and their better services.

great-love spirit;university library;construction;value

G258.6

A

1673-9779(2011)03-0267-04

2011-02-16

牛娟 (1967-),女,河南沁阳人,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E-mail:njldz@hpu.edu.cn

[责任编辑 谢定均 王晓雪]

猜你喜欢
内涵大学图书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活出精致内涵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大学求学的遗憾
挖掘习题的内涵
图书馆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