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有效性的思考

2011-04-07 15:37马香莲
关键词:评价质量教育

马香莲

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有效性的思考

马香莲

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水平低下是当前制约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持久有效地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即:国家与政府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经费上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并加大质量监控的力度;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和深化教学改革;教师本人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师继续教育;教育质量;教师质量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任务越发紧迫和艰巨,这些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然而,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涉及到宏观层面的国家和政府的决策与支持,又要涉及到微观层面的教育管理部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以及教师本人的意愿和努力。要切实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经费上的支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现实责任

首先,要确立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制体系。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法律法规亟待建立和完善,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但仅有这两部法还很不够,这两部法律只是笼统地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作了规定,初步改变了教师继续教育无法可依的状况,但对于继续教育经费来源、培训机构的设立、考核办法、培训证书的认定、不同教师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什么样的培训等方面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而,国家有必要尽快制定可操作性的教师培训法规,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法制体系。例如,立法机关可出台《继续教育法》,就继续教育的主体、权利和义务、学习类型以及设备、经费等保障措施做出法律上的规定,不仅将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以国家的意志力强制实行,使教师培训具有强制性、严肃性、稳定性和实效性。而且在《继续教育法》的指导下,使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细则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和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不惜代价地投资于教师继续教育,应发文明确规定从预算内教育经费中提取适量经费用于教师继续教育。鉴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教育经费具体投入情况,应该对教师继续教育费用从国家、地方政府、学校以及教师本人几方面各自承担多少在比例上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经济贫困且教育落后地区,国家在教师继续教育费用上应按贫困程度,制定相应的补助标准,负担教师学习费用,以确保贫困地区教师能够顺利完成继续教育。对于其它地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只有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和教师本人共同努力,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继续教育费用,教师继续教育才能有效地落实。

二 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和加大质量监控力度是教育主管部门提升管理水平的当务之举

首先,要创建一批优质的教师继续教育基地。

目前,我国现有的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主要包括高师院校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反应迟缓,面对数目庞大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县(区)级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已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很难胜任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任务,应该着手整顿,能升格的可以升格,不能升格的或撤消或合并。因此,在充分挖掘和培育教师继续教育优质资源时,引入竞争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教师继续教育基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继续教育基地既可以是高等师范院校,也可以是名牌大学,甚至可以是当地办学质量高的中小学。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组建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研修中心,由中心根据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专题问题,聘请一流大师和学者与教师对话,通过双方互动式教学交流,唤起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另外,在建设好公办教师教育基地的同时,也应积极鼓励民办教师教育基地的成立,通过竞争,办好各种类型的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其次,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我国目前的教师评价中,一般采用多途径、多主体来评价,常见的评价有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它们强调了评价中的“他评”,利用外部压力、要求来刺激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忽视教师的自我评价,没有把教师的内驱力唤醒和激发出来。其实,教师的自我评价是评价中的“自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强的持续作用。而且无论前面哪种评价,若要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影响,最后都需要经过教师的认同、内化,最终才能起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此,加强教师自我评价机制的研究,提高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自我意识的角度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继续教育由被动变为主动。

再次,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督导与质量评估。

定期不断开展教师培训的督导与评估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管理手段。通过检查、督导和评估,可以了解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进展,找出教师继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下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师培训工作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以评估促管理,以评估带指导,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一步推动各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实施。因此,尽快研究建立一套合乎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现代督导评估理论和督导评估机制,对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全面督导评估,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课题。

三 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和深化教学改革是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摆脱现实困境的必由之路

首先,要健全和完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和任用制度。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过过程中。教育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的质量。因此,提高继续教育师资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在资格认定上,应加快步伐,借鉴《教师法》中教师资格和任用制度的规定,并广泛吸收外国的成功经验,力争在5年内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师资资格认定制度,在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实践能力和资格证书的有效、时效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作为继续教育机构,经过严格要求和考核挑选优秀的教师胜任教师从事继续教育工作,挑选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本体性知识,而且要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另外,要求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在及时了解和熟悉教育发展现状中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同时,做好教师继续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从单纯的教师教育者转变为教育研究者,从而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

其次,深化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没有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支持,再好的教师继续教育改革设想和举措也都流于形式,提高质量也就沦为空谈。在教学方式上,要根据不同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应需施教。在教学中要普遍推进互动式、主动式教学方式,立足于发展学习者创造性能力和自学能力,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发展教学、科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教学促动学习者科研活动,以科研提高学习者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创新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在全面更新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内容的同时,要增加有关基础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内容,加强信息技术知识教育,重视师德教育;在教学手段上,要从教师继续教育特点和终身教育时代特征出发,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中去,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现代教学平台。

再次,制定多样化的继续教育计划,建设多层次继续教育教材。

制定长短期结合、多层次结合的教师继续教育的计划。长期计划重在提高,短期计划重在适应。例如,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开始时进行岗前培训,这是“适应性培训”,当他们“适应”了工作岗位之后,就要一步一步地提高,使他们从适应型教师逐步成为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最后成为专家型教师。相应的继续教育的教材也应该是多层次的。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组织相关专家和中小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共同编订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确保教师继续教育有章可循,有本可教。

四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是教师本人实现专业发展的应然选择

首先.改变传统认识,既要提高学历更要提升教育教学思想和业务能力。

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吸取当代最新科研成果,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主动学习,是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当前的教师继续教育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破除只为文凭而学习或只为提高办学效益而从事教育活动的功利思想。做好学历补偿教育的同时,更要做好旨在提高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非学历教育,真正做到学历与学力、学习目的与教育目的、学习内容与教育内容协调统一。

其次,激发教师内在学习需求,把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教师主动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关键,要让教师更有效地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激发教师内在学习需求,因为内在需求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现实需求,是为了解决目前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二是教师的价值需求,是为了满足教师的能力提升和理论提升。通过激发教师内在学习需求,把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地“我要学”,使得教师把接受继续教育当做是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1]胡平凡,林必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J].教育评论,2004(4):51-54.

[2]柳国梁.论教师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J].教师发展论坛,2005(1):9-11.

[3]刘希美.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6(3):132.

[4]陆波.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9):109-110.

[5]李崇爱.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继续教育:理念、目标、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6(2):5.

[6]王福显.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状况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2):41-42.

[7]张兆芹,王海军.内在学习需求:教师继续教育的切入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8(3):35-37.

ClassNo.:G451.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ImprovingtheEffectivenessofTeachersOn-jobEducation

Ma Xianglian

The low quality of teacher’s on job education restrict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on-job education effectively, the government,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hould make joint efforts to accomplish the goal . At the same time ,the teacher themselves are required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self-learning.

teacher’s on-job education;quality of education;quality of teacher

马香莲,硕士,讲师,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陕西·宝鸡。研究方向:教师教育。邮政编码:721016

1672-6758(2011)04-0001-2

G451.2

A

猜你喜欢
评价质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质量”知识巩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质量投诉超六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