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途径探索

2011-04-09 00:17路云霞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资源

路云霞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途径探索

路云霞

高校图书馆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的运行特点,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依靠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高校图书馆通过对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管理手段等的创新,能够使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途径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电子化、网络化大潮面前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采取管理创新的方式,创新途径可以在不同领域同时推进。

一 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等多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这个领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图书资料陈旧过时。许多高校图书馆收藏有大量过时、陈旧或复本极大的图书资料。(2)许多院校因合校形成了多校区格局,造成文献资源分散,不便共用分享。(3)随着现代新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的载体呈现多样性,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管理人员带来了选择、标引上的困难,影响了读者的充分利用。[1](4)网络瓶颈。网络上有用的科技信息大多须付费使用,影响了用户利用信息的积极性。

2.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陈旧,缺乏开拓型服务。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机构设置一般以采访、编目、流通、阅览和咨询等工作内容而设定,这种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性质和内容设置的机构,必然规定和制约着现代图书馆的运作方式。他们普遍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运作方式不够灵活等弊端,这种业务机构的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的需要。此外,图书馆长期存在的印刷性载体文献的工作流程,显然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处理和利用。

3.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学历层次不高,专业类型不宽泛,人员综合素质低。[2]随着高科技以及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图书馆馆员的角色由单一的信息处理者向适应迅速发展的情报技术环境的信息管理者转移。以信息、计算机、通讯三位一体的现代图书馆信息工作,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又接受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训练的复合型人才。

二 当前我国图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自身还得继续正常运转、向前发展,因此,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采取一些管理创新的措施。

1.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国内外管理理论研究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而决定人才、科学技术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趋势。在信息急剧增长的情况下,由于信息生产和传递的无序扩张,造成信息混乱和信息污染。使得人们在获取所需信息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3]而图书馆通过管理创新对信息时空的整理和加工,建立起高效能的与信息时空同步的知识时空,来解决信息无限增长与人们接受、处理信息能力有限的矛盾。

2.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国家创新体系可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这四大系统各有其涉及的机构与单位。但是,图书馆具有天然优势,可以涉及这四大系统的机构和单位。它不仅可以成为每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且还可以在这四大系统中发挥联接作用。因此,图书馆所处的这种特殊地位与作用,就决定了图书馆的创新活动必然与国家创新体系相适应。换句话说,要参与并适应国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图书馆自身也必须创新,首先是管理创新。

3.图书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图书馆形态、经营理念、服务手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图书馆的要素、法则、基本矛盾、属性、、社会职能以及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都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因此,处于知识和文献信息服务前沿的图书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深入研究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道路,可以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高信息保障能力。

4.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的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收藏的文献,在学科特点、学术价值和专业范围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同时文献信息资源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加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拓展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为教师、学生提供了理想的科研、学习环境。[4]因此,只有进一步进行管理创新,才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 如何实现图书馆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更加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使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图书馆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是指图书馆管理者利用新的理论、技术、方法对图书馆系统或系统的某一方面,诸如观念、组织、技术、服务等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的过程。

1.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观念的创新,也就不可能有管理、服务的创新。只有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有了创新的思想,才能真正开始创新。高校图书馆通过改变观念,形成一种为用户提供舒适热情的服务,从而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人文环境。观念创新不单单要提“以读者为中心”,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更要使“人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5]要把人作为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以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管理创新。科学的管理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新思维。高校图书馆要采用有利于创新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适宜激励创新的管理要从两个层次着手:一是管理观念的创新;二是管理制度的创新。

(1)管理观念的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图书馆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这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从图书馆内部自身管理出发,将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重视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其二是从图书馆外部管理出发,研究读者、方便读者和尊重读者,以读者为中心,为书找人,为人找书,将为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馆一切工作的重心。图书馆管理者日益认识到加强读者服务的重要性,一系列的措施已经被采取用来提高读者服务满意度,如:全天候开放、开架借阅、资源建设按需化、读者建议书等等已经起到了实效。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馆员的重要性,要树立“图书馆靠馆员、图书馆为馆员”的观念,全面了解馆员的需求,充分信任、尊重并激励他们,合理使用他们。只有充分调动了馆员的积极性,激起了更大的为读者服务的热情,才能实现读者和馆员的双赢。

(2)管理制度的创新。经济学家亚牛表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变量。制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身处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中,要想自管理上取得实效,在制度层面上必须取得突破,在制度的制定、出台等环节要讲究科学性和民主化。如考虑进行图书馆与读者代表双方的讨论座谈、设立意见箱、读者建议购书等,听取读者的意见,使读者也适当地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中来。建立馆务委员会制度,馆内激励奖励制度化等,鼓励馆员进修培训、自我学习,报仇合理分配,多劳多得。如此发挥馆员和读者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同时把图书馆的工作搞好。

3.信息资源建设创新。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图书馆传统的藏书建设的延伸和扩展。通过信息资源建设创新,建立起合理的馆藏结构,提供及时、充足的信息,为高校创新发展打下信息资源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创新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强:(1)要加强对信息需求的判断,经常研究和分析读者的需求,在了解学校学科发展和科研发展方向德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资源。(2)利用现有文献资源建设特色数据库。[6](3)开发网络信息资源。要努力开发网上具有科技前沿水平的信息资源,开发建设自己的数据库资源,保证数据的规模性、可用性、实效性和完整性,为读者用户提供可用性强、针对性强的信息。建立有特色的信息资源馆藏,为高校实施创新教育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保障。

4.服务创新。服务创新主要包括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组织网络化与协作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功能自动化和服务范围适度社会化,以便为各种服务对象提供高效、优质、增值服务。在服务内容上,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知识信息服务,而是在知识信息的科技含量这一要素上创新突破,注重知识的整合、重组,提供科技含量更高的服务。[7]服务手段上,采取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广泛利用计算机对文献进行深层次加工,加大网络信息的搜集。从而创造性地开展好参考服务、导读服务、定题服务、信息推送服务以及建立对外信息服务点等,为广大用户,包括校内师生、科技部门、校外读者等提供及时、经济、实用的信息。

5.馆员素质创新。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是通过自身的工作人员来实现的,正如英国图书馆学家哈里森教授所说:“即使是世界一流图书馆,如果没有充分掌握馆藏优势、效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有效的读者服务”。美国图书馆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中图书馆建筑物只占5%,信息资料占20%,图书馆馆员占75%.21世纪图书馆的竞争将由馆藏与建筑物转向管理与服务,图书馆馆员在发挥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存贮功能、交汇功能和生产功能将担当主角。由此看来,高素质的馆员是图书馆创新的保障。因而馆员需要终生学习,借助各种继续教育的渠道和方式来充实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新知识。搞好继续教育。还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共性和个性要求,区分层次,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增强继续教育的目的性和提高其时效性。

总之,高校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加强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应加强服务理念的创新,以丰富的知识资源为资本,进一步搞好对广大师生及各界读者的服务。

[1]史凤兰.试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网络财富,2010(9).

[2]杨忻.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

[3]高祺嫒.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4]黄立丽,黄晓露.论强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意识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J].梧州学院学报,2010(6).

[5]徐卫民.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6]王成香.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4).

[7]张艳琦.当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方法[J].黑龙江史志,2009(9).

ClassNo.:G258.6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WaysoftheUniversityLibraryinManagementInnovation

Lu Yunxia

Management mode of university library hasn’t adapted to practical management in the 21 century.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 and to set up a new management mechanism by innovating. The university library’s management would be more scientific and more standard by innovation in management concept,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means.

university library;management innovation;path

路云霞,助理馆员,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开封。研究方向:图书管理。邮政编码:475001

1672-6758(2011)12-0148-2

G258.6

A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