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老年痴呆患者伴肺部感染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2011-04-09 08:24张秋云李佃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7期
关键词:气管肺部标本

张秋云 李佃淳

老年痴呆是一种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分为三类:一是阿尔茨海默病(AD),二是血管性痴呆(VD),三是少见的痴呆如匹克病。疾病的发展过程分为早、中、晚三期,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和持续性智力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渐增加[2]。目前对老年痴呆尚无特效药物,晚期患者往往失去生活能力而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据国外资料调查报道,老年痴呆患者90%以上是因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3]。

本人对26例晚期老年痴呆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治疗与护理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2009年2月~2010年10月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男15例,女11例。其中鼻饲患者14例。入选标准:(1)老年痴呆的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CICD-107或DSM-IV的诊断标准。(2)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4]筛选出晚期患者。(3)肺部感染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5]。入院后给予抗炎、氧疗、排痰、营养支持及精心的护理,其中好转22例,死亡4例。住院时间20~115 d。

1.2 伴发其他躯体疾病 本组晚期老年痴呆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心脑血管疾病18例,糖尿病15例,帕金森氏综合征8例。其中仅合并一种器质性疾病3例,合并两种器质性疾病8例,合并三种器质性疾病15例。

2 原因分析

2.1 老年人呼吸系统退行性变化 老年人的皮肤黏膜及支气管上皮均因衰老而结构萎缩,呼吸道纤毛活动减少,降低了呼吸道的自净作用,使呼吸道对细菌和异物的抵抗清除能力下降。另外由于老年人呼吸道抵抗力降低,肺活量减少,氧的利用能力下降,肺组织的修复机能减退,易发生肺部感染[6]。晚期老年痴呆患者长期卧床,咳嗽无力,久之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因吞咽困难,进食时易发生噎食及呛咳、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

2.2 生理机能减退 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减退对细菌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不敏感,如体温的调节、咳嗽等不能及时表现出来而掩盖疾病。

2.3 营养不良 晚期老年痴呆患者多数因缺乏食欲,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

2.4 老年痴呆的影响 晚期老年痴呆患者,其吞咽运动的时间比年轻者明显延长[7],如因精神症状而应用抗精神病药后则产生不同程度的唾液增多,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减弱等副作用;由于认知能力严重减退,进食时不知道吞咽,使异物误入呼吸道,均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晚期老年痴呆患者智力减退,接受心理的护理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患者仍然存在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如听、看、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有保持亲密感与距离感的需要,所以要关心、尊重老人,说话要慢,句子简短、清晰,要有耐心,千万不要着急,不要大声喊叫,更不要命令患者做什么事情,这样可能刺激患者的情绪,导致病情恶化。可以慢慢重复两三遍,直到他们明白为止,使其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治疗的信心。

3.2 加强基础护理 由于晚期老年痴呆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卧床者多,故基础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因此,护士必须扎实地做好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压疮护理及晨晚间护理。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感染的机会。

3.3 鼻饲护理 对留置鼻饲的患者,应每天检查胃管是否通畅。鼻饲前评估胃管留置情况以及患者的胃排空情况。胃排空不良者,延迟鼻饲,在鼻饲前30min给患者翻身、拍背,彻底吸痰,餐中、餐后30min内避免翻身、吸痰等操作,鼻饲时抬高床头30~80cm,减少食物反流,饮食在200 ml左右,少量多餐,间隔时间大于2 h。鼻饲前后用湿开水冲尽胃管内残留物。每次鼻饲后用棉球擦拭清洁口腔。在患者活动或睡眠时应放置合适的位置,尽量减轻因不适而影响睡眠,创造舒适的环境。15 d更换胃管1次,饮食以低盐、低脂、高蛋白质、多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定时行腹部按摩,防止便秘发生。

3.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发现并发症 老年肺部感染的特点是发病率高,起病隐匿,对细菌易感性强,肺部感染呈上升趋势,严重感染时只有低热,甚至不发热,有时仅表现为生活规律发生变化,如饮食差、精神萎糜不振或嗜睡,而很少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发热等呼吸系统症状,也很少能在胸部听到啰音,极易误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观察:(1)有无与平时不同的精神行为改变[8]。(2)有无气急[9]。(3)有无循环、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变化,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5 采取正确的体位和有效的排痰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晚期老年痴呆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呼吸频率增加,呼吸道不显性失水增加,痰黏稠,不易咳出或吸出。除保证给予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外,痰液不易排出者还给予盐水或祛痰药物雾化吸入,使痰液稀薄易于咳出。

手法排痰,叩击时应自下而上,由外自内进行。翻身前后要彻底吸出气管、口腔、鼻腔内的痰液,避免口腔中的唾液及痰液倒流入气管,引起再次肺部感染。如患者大气道有痰鸣音,则采用鼻—气管抽吸术或口咽—气管的吸痰方法,吸出存积在大支气管的痰液。备好吸痰器于床边,时间每次10~15 s,操作轻柔,负压不可太高。不可在同一深度长时间吸引,以免损伤气管食道黏膜,每次吸引后更换导管,严格无菌操作。为了防止吸痰时导致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痰液黏稠时,可雾化吸入或氧气雾化后再吸痰。要注意痰的性质、黏稠度、颜色、量的变化。

3.6 合理氧疗 一般在动脉血气监护下进行氧疗以纠正缺氧。晚期老年痴呆患者,多合并有肺心疾病,应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1~2 L/min,浓度控制在25%~30%,维持SaO2在90%以上。吸氧以单侧鼻导管或单侧鼻塞效果更好,更换鼻导管每日1次,并以另一侧鼻孔插入,经常检查鼻腔是否通畅,吸氧时要观察患者呼吸深浅、强弱,心率,发绀等情况,定时加水,以免干燥。病情好转后改为间歇吸氧,慢慢脱离氧疗。氧流量为医护人员掌握,对家属及患者进行宣教,不能自行调整氧流量或停止吸氧。加强巡视,定期检测血气分析,采集标本时严防血液与空气接触。

3.7 药物治疗护理 要正确评估患者的服药能力,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指导患者安全用药,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详细了解用药史,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在使用抗菌素前,所有患者均留取痰标本作痰涂片、痰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采集痰标本后再遵医嘱用药,痰标本检查和药敏试验意义重大,必须严格按照标本取样要求留取痰标本。护士在使用抗生素时,严格遵医嘱正确使用,对不同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性的抗菌素一定严格按时、按量用药。

4 讨论

老年性痴呆发生缓慢,在不知不觉中起病,呈持续进行性智能衰退,晚期表现思维不连贯,不认识亲人,无判断力,生活不能自理,总病程通常5~10年。肺部感染是晚期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做好老年痴呆患者呼吸道和鼻胃管的护理,对于减少再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有一定的效果。

晚期老年痴呆患者不能有效消除气道分泌物,患者咳嗽后仍能看到或听到明显分泌物存在于大中央气道无法咳出。在没有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的情况下,可采用鼻—气管抽吸术,经鼻道和咽插入鼻咽通气管,吸出积聚在气管的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

加强氧疗,帮助排痰,正确留取痰标本,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基础护理,尽早加用营养治疗和支持治疗,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同时,对老人多一些关心、体贴、安慰,对疾病的转归也极为重要。

[1]周素兰.老年痴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6,5(4):248.

[2]盛树力主编.老年痴呆的治疗和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13.

[3]Chert JH,LambergJL,ChenYC,et al.Occurrence andtreatment of suspected pneumonia in long-term care residents dying with advanced dementia[J].J Am Geriatr Soc,2006,4(2):290.

[4]王纪佐主编.神经系统临床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7.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199.

[6]董春辉.卧床高龄鼻饲患者进餐体位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7,36(1):21.

[7]夏晓萍主编.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6.

[8]陈灏珠主编.默克老年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7.

[9]李月梅.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3):79.

猜你喜欢
气管肺部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