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的中成药合理应用

2011-04-12 19:59卫生部北京医院100730周磊韩洁高素强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0期
关键词:功能主治泌尿系统小便

卫生部北京医院(100730) 周磊 韩洁 高素强

泌尿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尿路感染、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尿路感染最为常见,而复杂的上尿路感染又是造成慢性肾病和尿毒症的主要原因,因此选用适当的药物对泌尿系统疾病给予及时的治疗至关重要。中成药因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有其独特的优势。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中成药种类很多,适应症也各不相同,而中成药的方剂组成源于中医药理论。因此,判明病因,辩证施治尤为重要。本文对不同类型泌尿系统疾病的特点以及所适用的中成药做一简单介绍,希望能对临床实践有所启示。

1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也称泌尿系统感染,在临床上常见、多发。按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急慢性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及尿道炎)。临床特点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也有少数病人无临床症状,仅靠实验室化验检查而确诊。中医认为,尿路感染属于“淋症”、“腰痛”等范畴,急性尿路感染多由湿热之邪内侵,或中焦湿热下注致使湿热蕴结下焦而为病。若湿热灼伤下焦血络,则可出现血尿,即“血淋”。症见起病急骤,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小便赤热,溲时疼痛,或伴有发热。若迁延日久则转为慢性,此时多属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而兼下焦湿热之证。二者除均有泌尿系统症状外,前者还可见腰背酸痛、手足心热、脉细数等。后者可见身疲肢倦、纳差、便溏、腰膝冷痛、脉沉缓等。适用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癃清片、热淋清颗粒、八正胶囊、泌淋清胶囊、尿感宁颗粒。

2 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最终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典型症状为水肿。中医认为,慢性肾炎属于“水肿”、“腰痛”、“虚劳”等范畴。《诸病源候论》说:“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皮肤而令周身肿满。”可见人体内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密切相关。肺气宣发肃降,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下输膀胱;脾气运化转输,能升清降浊,使津液上输,水湿下行;肾气温化开合,即能辅助脾阳运化水湿,又助膀胱气化,使小便通利。如肺气宣化、脾气运化、肾气温化的功能失调,便可导致水液在体内停留而发生水肿。治疗可根据不同病因分别采取“宣肺利水”、“燥湿利水”、“益气利水”和“温肾利水”。适用中成药有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至灵胶囊、肾炎康复片、强肾片等。

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3.5g)、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及水肿等。本病属于中医“水肿”病之“肾水”范畴。《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属肾阳虚衰,肾关开合不利之证。治宜温肾利水。适用中成药有雷公藤多苷片等。

4 肾功能衰竭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ARF)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认为,肾功能衰竭属“癃闭”、“关格”、“水肿”、“虚劳”等范畴。《类证治裁·闭癃遗漏》:“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医学心语》云:“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关格”,经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关格者,不得尽其命矣。”多因肺热气雍、热结膀胱、水道阻塞所致。主要症状为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胀、纳差、身重困倦、尿少浮肿、舌苔薄黄。治宜清肺润燥,适用中成药有尿毒清颗粒,海昆肾喜胶囊等。

5 泌尿系统疾病类中成药

5.1 知柏地黄 ①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适用于肝肾阴虚而兼下焦湿热之尿路感染者。②用法用量:水蜜丸,6g/次,2次/日。

5.2 金匮肾气丸 ①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适用于脾肾阳虚而兼下焦湿热之尿路感染者。②用法用量:水蜜丸,4~5g/次,2次/日。

5.3 癃清片 ①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通淋。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坠胀;亦可用于慢性前列腺炎。②用法用量:6片/次,2次/日;重症:8片/次,3次/日。

有研究表明癃清片的药理作用是:①对引起尿路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②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③可有效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能力[1]。适用于急慢性上下尿路感染。

5.4 热淋清颗粒 ①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湿热蕴结,小便黄赤,淋漓涩痛,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的治疗。药理实验显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有优良的抗菌作用[2]。适用于急慢性上下尿路感染。②用法用量:冲服,1~2袋/次,3次/日。

5.5 八正胶囊 ①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适用于急性下尿路感染。②用法用量:4粒/次,3次/日。

5.6 泌淋清胶囊 ①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小便不利、淋漓涩痛、尿血、急性非特异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药理实验表明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3]。适用于慢性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及尿血。②用法用量:3粒/次,3次/日。

5.7 尿感宁颗粒 ①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淋利尿。用于急性非特异性尿路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尿感宁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同时可增强机体免疫力[4]。适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②用法用量:1袋/次,3~4次/日。

5.8 百令胶囊 ①功能主治: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腰背酸痛;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辅助治疗。临床研究表明,百令胶囊具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有效预防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保护肝肾功能、刺激造血、改善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减少感染等作用[5]。适用于慢性肾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②用法用量:2~6粒/次,3次/日。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粒/次,3次/日;8周/疗程。

5.9 金水宝胶囊 ①功能主治:补肾益肺、秘精益气。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引起的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酸软,月经不调,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和肝硬化见上述证候者。药理实验证明,能减轻氮质血症,减轻尿蛋白,促进肝脏蛋白合成,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速度,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6]。适用于慢性肾病、肝硬化及支气管炎等。②用法用量:3粒/次,3次/日。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者:6粒/次,3次/日。

5.10 至灵胶囊 ①功能主治:补肺肾。用于肺肾两虚所致咳喘、浮肿等。适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肝炎。②用法用量:2~3粒/次,2~3次/日。

5.11 强肾片 ①功能主治:补肾填精,益气壮阳,扶正固本。用于肾虚水肿,腰痛,遗精,阳痿,早泄。实验证明,强肾片可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有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作用[7]。适用于肾虚证的慢性肾炎和久治不愈的肾盂肾炎。②用法用量:2~3片/次,3次/日。

5.12 肾炎康复片 ①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清解余毒。用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浮肢肿,头晕耳鸣;蛋白尿,血尿等。实验证明,肾炎康复片具有利水消肿抗炎,降低高血压,改善肾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8]。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毒热未清者。②用法用量:5片/次,3次/日。

5.13 雷公藤多苷片 ①功能主治: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用于治疗风湿热瘀,毒邪阻滞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白塞氏三联症,麻风反应,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药理实验证明,其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9]。适用于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②用法用量:1~1.5mg/日/Kg,分三次饭后服用。

5.14 尿毒清颗粒 ①功能主治: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可以护肾降尿素,延缓肾衰竭速度,保护残存肾功能,改善症状。尿毒清颗粒中的主要成分大黄具有抑制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生成,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10]。适用于急、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②用法用量:1袋/次,4次/日。每日最大服用量8袋,两次服药间隔勿超过8小时。

5.15 海昆肾喜胶囊 ①功能主治:化浊排毒。用于湿浊证,症见恶心、呕吐、腹胀、纳差、身重困倦、尿少浮肿、舌苔厚腻。药效学实验证明,本品能降低肾衰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有利尿作用[11]。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失代偿期和尿毒症早期。②用法用量:2粒/次,3次/日。

6 讨论

泌尿系统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器官本身结构和功能障碍的病变,包括尿路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以尿路感染为最常见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肾脏病的治疗目的在于合理选择药物,更好地保护肾功能,减少毒副作用,延缓肾脏病的进展。而中成药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欲使中成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应依据中医药理论辩证施治。

猜你喜欢
功能主治泌尿系统小便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盗汗莫愁药茶解忧
藏药沙棘的文献考证研究
藏药沙棘的文献考证研究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找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