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校本化探索

2011-04-13 10:30陈艳虹
化学教与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氢氧化钠校本化学

陈艳虹

(苏州市南环中学江苏苏州215007)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校本化探索

陈艳虹

(苏州市南环中学江苏苏州215007)

由于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大基本要求,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迅速阶段,观察、动手和探究等能力都有待于培养和发展,所以作为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工作者,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每个国家每所学校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教育资源、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的不同,面临的受教育者的基础状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所以校本课程的发展是时代精神的召唤,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它要求课程评价中必须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使之贯穿在课程开发过程的始终。因此,根据各校的实际条件及面临的学生的基础状况,进行化学实验校本化探究,切实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初中化学实验校本化的探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口进行展开。

一、增加趣味实验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好奇、求异、上进的心理需求,关键是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发挥。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参观学习等方法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例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内容的时候,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把两块小手帕(或纸巾)分别放入浓度为95%与55%左右的酒精溶液中,点火后发现一块手帕烧坏了,而另一块手帕完好无损。这样的实验极具趣味性,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是最为普通不过的,实验员很容易准备。再如在大烧杯中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烧杯内放入适量碳酸钠粉末,倒入盐酸,同时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烧杯中,蜡烛熄灭而镁条继续燃烧。实验同样是简单易行的,而且也对学生已有知识产生了冲击,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对待物质的性质和现象。

二、改进演示实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容易陷于各种能力与文化知识不协调的状态中。教材的知识内容编排往往是滞后的,现实化学教学中往往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离。例如,在学习加热碳酸氢铵的时候,除了用酒精灯加热外,另外增加一个水浴实验以做对比,使学生知道加热方式有很多种,酒精灯加热只是其中的一种。教材中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用浓氨水倒在烧杯里,由于浓氨水挥发性强,教室里气味很刺激,污染环境比较严重。所以改为试管内放一条滴有酚酞的滤纸,试管口塞棉花,胶头滴管将浓氨水滴在棉花上,看到的效果比教材中的更有效更直观,而污染也大大减少了。再如,探究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教材中用火柴头,目的是为了使用生活中的用品,且产生的有害气体量少,但实际现在很多火柴头上几乎没有硫了,这个实验做起来现象不明显。所以改为:在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的集气瓶内燃烧硫,装置密封。改进后实验现象明显,也基本能不污染环境。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小小的改变,可以使操作更简便,现象更明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设对比实验

除了装置上的改进外,还应该重视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的细微不同,使学生能够真正从实验着手,进行科学分析。例如在进行葡萄糖的检验实验时,一般教师或学生做实验的目的就是看最后是否会有红色沉淀出现。而这种过分重视实验目标,而对实验过程重视不足或引导分析不力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我在做这个实验之前首先提出问题:制取氢氧化铜的时候为什么在2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只要加入5%的硫酸铜溶液4~5滴,如果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又会怎样?实验过程中加热待测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混合液时先出现黑色物质。我又及时提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实验失败了?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分析说明。

为了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设计了一组实验进行对比。分别在四个等体积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成的溶液、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以及等体积的蒸馏水,通过瓶子变瘪的不同程度轻而易举地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比较迅速以及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时氢氧化钠溶液比石灰水更合适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实验中重视实验的对比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过程意识,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理解透彻,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方法和能力。

四、创设探究实验

实验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和问题情景。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中,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守恒。用金属与酸在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瓶口连接一个气球,接收产生的气体后,发现反应后总质量在托盘天平上称出的数值比反应前小了。似乎违背科学定理的实验事实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富有创意的课堂中,生动活泼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联系灭火器的原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题意自己做个灭火器。由于灭火器要求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度要快量要多,所以要用浓硫酸作反应物。在既要效果好又要安全的前提下,同学们讨论了很多种方案。最后,用可乐瓶作容器,内装有碳酸钠的浓溶液,把盛有浓硫酸的试管用线系住放入瓶中,线头留在瓶外,用带有直径0.6厘米小洞的瓶塞转紧,操作者只要向下倾斜可乐瓶,含有二氧化碳的混合液就会喷出1米左右。

五、效果和结论

校本化的实验设计凝结的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汗水和智慧,加强了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教育的实际意义。可达到以下几点实际作用:

(1)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处于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地参与,各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明显提高,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教研工作;教师的综合素质明显的改善,教师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工具。

(2)通过实验校本化探究使学生重新认识“生活教育”,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学习的目的又是为生活服务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利用实验为化学学习服务,改变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书本与实践相脱离这些基本问题,促进教育和生活、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3)通过实验校本化探究使学生具体地认识物质的外表特征,物质变化的条件、现象和规律,顺利地形成概念和确信理论的真实性,即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启发学生激疑,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4)通过实验校本化探究加强学生各种品质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用规范化的操作和科学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各种科学素质。

化学实验校本化,加强实验的趣味化、生活化,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全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008-0546(2011)08-0083-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8.040

猜你喜欢
氢氧化钠校本化学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氢氧化钠-氟硅酸铵改性HZSM-5催化甲醇制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