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水利建设新跨越保障龙江经济大发展

2011-04-14 11:43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9期
关键词:水利水资源建设

□ 本刊记者

推动水利建设新跨越保障龙江经济大发展

□ 本刊记者

全省水利建设工作现场会8月9日至12日在大庆市召开。省委书记吉炳轩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吉炳轩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和谐治水,着力抓好工程建设,加快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切实加强水利管理。通过5年到10年的努力,构建出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水资源开发和水生态保护体系、水利科学发展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省长王宪魁在会议上讲话,省政协主席杜宇新出席,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杜家毫主持会议,省领导刘国中、韩学键、吕维峰,哈尔滨市市长林铎、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夏中国参加会议。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及省农垦总局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发言,纷纷提出各自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措施和打算。

会议认为,近年来,我省水利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效显著,为千亿斤粮食产能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发展十大重点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持,为改善城乡群众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托,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优化建设时序,留住天上水、拦蓄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大力开发过境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奋力开创我省水利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方力量,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会议强调,对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再认识再提高。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水利是农业发展极为重要的基础条件,我们一定要大兴水利强基础,运用现代工程手段和水利装备来固牢我省农业发展的基础,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努力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水利是城市建设极为重要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要把宝贵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好、开发好,以水丽城,以水富城,以水聚才,以水兴业,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魅力、繁荣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跃升。水利是人民生活极为重要的基本需求,我们一定要始终着眼于改善民生、普惠人民,把水利建设作为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的重要责任、重大事业,加快构建全面覆盖、有效保障的安全饮水体系,加快构筑水环境、水生态安全防线,推动水利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程度、更好水平上造福人民群众。

会议强调,对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要再明确再具体。

一是要全面提高防汛抗灾能力。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完成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标工程,提高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彻底消除水库水闸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山洪灾害易发区、比较完善的山洪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高度重视城市防洪工作,全面提高城市防洪除涝能力,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扎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确保物资储备充足、随用随供、管理有序。

二是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下大气力在全省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加快完善灌排配套设施,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建设,尽快建设一大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创造条件。大力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兴建一批中小型抗旱水利设施,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十二五”时期,要新增旱涝保收田5 000万亩,其中新增水田1 000万亩,到2020年基本建成基础牢固、旱涝兼筹、节水增效的适应干旱常态化趋势的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

三是要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用水。按照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城乡供水工程和后备水源工程建设,强化非常规水源利用,加快解决一些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强化工程运行监管,落实饮水安全工程管护主体责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工业项目特别是工业园区用水,满足城乡群众、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的用水需要。

四是要加快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全省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充分发挥水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集约化、规模化水产养殖,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把我省水产养殖业建设成为区域特色突出、集约化程度较高、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条完整、带动农民致富的优势产业。全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都要研究制定水域资源开发和渔业发展规划,实现渔业经济突破性发展。加大水产养殖业资金投入,积极发展网箱养殖,努力提高大中型水面利用效率。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努力打造具有北方区域特色的名牌水产品。

五是要深入推进滨水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明确滨水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方向和功能,统筹考虑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方向,给城市人民以更好更美的生活空间。切实加强滨水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一批滨水空间综合整治、滨水周边景观带和景观点、城市公共设施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滨水城市旅游开发,形成高标准、高质量的旅游热线。着力抓好滨水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水源洁净安全,造福人民。

六是要合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跳出传统水利开发利用模式,深入挖掘水资源内涵,拓展水利功能,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优化水资源配置,利用地表水资源科学兴建蓄水、引水工程,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抓好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建设节水型社会。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和山洪灾害易发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抓好水生态修复,加强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保护区建设,搞好农村水环境整治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维护好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开发水能资源,实现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七是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通过积极向上争取一块,落实政策配套一块,统筹整合相关资金集中一块,市场化融资投入一块,农民投工投劳补充一块,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融资为补充、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八是加强统筹协调和管护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全省一盘棋思想,搞好区域、行业以及项目规划的统筹协调;加快水利管护运营体制机制创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的理念和手段,经营和管理水利,盘活水利资源,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会议强调,对水利改革发展的组织保障要再重视再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推进力度,抓好工程,抓好管理,抓好经营,抓好改革,确保中央和省委关于水利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水利水资源建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