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山河

2011-05-14 09:46洛袈小麦
飞魔幻A 2011年7期
关键词:太后

洛袈小麦

1.

端文说,青书,长大了你做我的皇后好不好?

青书便脆生生的应道,好!

一边坐着饮茶对弈的端文和青书的父亲便哈哈大笑起来,彼时正属仲春,头顶上一树桃花开得热烈,青书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蛋,看着端文说,端文哥哥,我几时才能做你的皇后呀。

青书的父亲走上来,摸摸青书的头说,小丫头越发不知害羞了,竟然这么着急要出嫁。

那年青书八岁,端文十五岁。

而端文的父亲,是当朝皇帝。

青书的父亲李阁老是朝中重臣,是匡扶社稷的元老,他辅助端文的爷爷打过江山,帮助端文的父亲平息了南方的叛乱,坊间甚至有这样的流言,大周朝可以没有皇帝,却不能没有李阁老。

端文的父亲因为先天不足,精力有限,坐拥天下却无力打理偌大个江山,朝中蠢蠢欲动者大有人在,他们不怕皇帝,但是绝对畏惧手握重兵的李阁老。因着这层关系,两家的关系倒是亲密的很,宫中府中时常走动着,青书刚落地时,端文还亲自抱过她呢。

2.

青书十二岁时,端文就吵着要青书入宫,李阁老不肯,说青书还年幼,无论如何还得再等两年。端文央了又央,求了又求,只说父亲刚刚大薨,自己即位之初,诸多烦恼,因此不能常常出宫来看青书,心里想念的紧。

他说得恳切,李阁老不好再驳了端文的面子,何况老太后也出面周旋,人不妨先入宫,和皇帝做个伴,过两年再圆房就是了。

李阁老无奈,只好应允。

青书少年不识愁滋味,想着以后可以天天见到端文哥哥了,所有的笑意就都写在了脸上,青书的母亲纵是万般不舍,也是没奈何。

由于青书年纪太小,立后的事便先搁置下来,只按普通的秀女进宫,暂居在落翠宫。但是皇室还是给足了李阁老面子,青书进宫的礼仪,一律按着迎娶皇后的标准。大红的轿子从长安街上喜气洋洋的飘过,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青书偷偷的掀起轿帘的一角,乌溜溜的黑眼睛看出去俱是好奇。

因为自幼看着长大的缘故,太后视她如亲生女儿,自是百般宠爱。后宫妃嫔众多,嫉妒青书的比比皆是,都知道她是未来的皇后,但人生充满了变数,倘使自己能在此时怀上皇子,帝后之位属于谁还说不定呢。

3.

进了宫,就得学若干以前不知道的规矩,太后将自己身边的一位老宫女拨给了青书,让青书跟着她学规矩,宫中的人都叫她姑姑,你就跟着别人叫她姑姑吧。

青书问了她的名字,便叫她香庆姑姑。

太后哂笑,你偏要与众不同!

青书顽笑道,宫中姑姑那么多,这样叫好区分。

宫里对青书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嫔妃们人来人往,有来给她请安的,也有她要去请安的,都知道她年纪小,又长得讨喜,内心尽管膈应着,谈笑间莫不是对她露出几分的欢喜来。

也有和她不好的,是端文最喜欢的一位宠妃,名唤兰妃的。兰妃的父亲是当朝侍郎,据说颇得皇帝信任,她的哥哥又是戍边将军,虽不是战功赫赫,但颇有几分功劳。这兰妃入宫比青书早两年,又颇得皇帝宠爱,一时风头无俩,因此人也就十分的倨傲。

青书向她请安时,她自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应承了。青书亦是十分孤傲之人,眼见自己四礼八拜的跪了下去,兰妃居然如此待自己,心内自是不快,于是自顾自的站了起来,向四周礼了一礼,各位姐姐,妹妹先行告退了。说完看也不看兰妃一眼,快步走出了绿烟阁。

端文下朝后是必定要来青书这里小坐的,青书便巴巴地向他述说了兰妃的不是,端文只是笑着,说你快些长大呗,等你长大了,朕就不搭理那些后妃了,只专宠你一人。

无论皇帝当晚宿于哪位妃嫔那里,香庆姑姑必定要奉一碗凉药过去,青书闻着香,看着稀奇,香庆姑姑说被临幸过的妃嫔喝了这碗凉药,很快就会有皇嗣了,末了她笑眯眯的看着青书,到时候我也给你备一碗。

青书红了脸,姑姑就会瞎说。

4.

后宫向来是是非之地,争宠斗艳的有之,心怀异志的有之,太后每每向青书诉苦,希翼她能快快执掌后宫,自己则可以吃斋念佛,一向修行了。

青书第一个看不惯兰妃,便口无遮拦的说道,等我做了皇后,要立时废了兰妃。太后慌忙拦着她道,不能这样乱说,兰妃的父兄在朝中很有些实力。

青书便道,难道我父亲在朝中没有实力么?

太后笑了,那倒是,她父兄纵使再有能耐,也无法和你父亲这个三朝元老相抗衡。但她毕竟是怀有皇嗣的人了,又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你不好当面和她起冲突,若是丢了孩子,你的罪孽就大了,太后一面说,一面念着阿弥陀佛。

青书的落翠宫忽然热闹起来,后妃们时常有意无意的过来找她叙话,有时又带了上好的绣品来,说是和她一起赏玩赏玩,青书入宫虽已近两年,然而尚无封号,后妃们又不能直呼她的名讳,便和宫女们一起唤她青书小主。

青书圆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立后的日子亦是不远,内心无论如何的不愉快,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漂亮的。青书自然不明了后妃们内心的盘算,她年纪尚小,喜欢热闹也是难免。

她宫里的一株的一株海棠仿佛也沾了喜气,竟然开了。

众人都道这海棠开得稀奇,新年虽是过了,但北方季节是春季来得晚,天气还冷得很呢。女子们素来爱花,天寒地冻的时节见到一树嫣红,自是欢喜异常,免不了都要过来赏花。

端文说青书你看,连海棠树都在为我们贺喜呢。

青书纵然年幼,此时却是忽然红了脸,再也不敢抬头看端文了。

5.

没想到兰妃竟然也来赏花了。

她立在树下,仰头看着一树海棠花,脑后垂着的一缕乌黑似的长发被风吹起,青书才发现,这兰妃真是美丽异常。

良久,兰妃方道,这花实在是异常的很,莫非有什么古怪,嘴里这样说着,眼角似有若无的瞟了一眼青书。

青书当下心生不快,说姐姐若是不喜欢,可以欣赏自己宫里的桃花呀。

兰妃立时变了脸色。

兰妃宫里的桃花原本开得好好的,自兰妃入宫后,这花竟是一年都没有开过,后妃宫女们私底下议论,说兰妃一定是花妖,所以连桃花都不敢开了。

兰妃丹凤眼,饱满圆润的鹅蛋脸,不用胭脂时,嘴唇亦是灿若桃花,腰肢纤细,人还未动便已开始窈窕生姿,美是美的,只是少了端庄。后妃宫女的窃窃私语不久就传到了兰妃空中,她气愤异常,立时命人砍了那株桃树。桃树是砍了,悠悠众口却是难封住。

青书嫣会不知桃花是兰妃的大忌,但她这样的不讨喜,也不能怨青书口毒了。

兰妃冷笑道,妹妹年纪这样小,知道的倒是不少,小小年纪红口白牙的,也不怕会遭了什么报应么?

青书笑吟吟的,报应倒是不怕,反正我也没怀着孩子,不担心保不住。

兰妃又气又急,几欲落泪,这句话又触到她的痛处。兰妃原本是有过一个孩子的,她人又闲不住,在宫里四处走动,太医再三嘱咐的忌口她也不听,结果不足三月,好端端的滑了胎,为着这件事,皇帝、太后当初没少责备她,她也好生受了一段冷落日子,虽不至于不堪回首,到底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众人都看到,当日兰妃是流着眼泪离开青书处的。

6.

早已择好的圆房吉日,落翠宫自是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宫女为青书新梳了一个发髻,表示她已成年,端文将那插在发髻上的绿玉钗拔下,青书一头秀发泼墨般的倾泻下来,端文将她的乌发握在手里,柔声说青书,我终于等到你长大了。

宫女奉上了四喜丸子,端文夹了一枚,亲自喂给了青书。然后他握着青书的手,执笔在宣纸上写下: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青书问,皇上是否给每个妃嫔都写了这样的句子。

端文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子,倒先学会了吃醋呢!

她仰头看着他,你永远都是我的端文哥哥是吗?

他宠爱的说道,是的,青书,我永远都是你的端文哥哥,不会让你受一丝委屈的端文哥哥。

喜烛噼里啪啦跳出许多灯花来,青书将头埋着他的胸前,傻傻地笑了,他永远都比她高一个头,幼年时相拥,她总会问,端文哥哥,为什么你这么高,我这么矮。那是他说,等你长大了,就会和我一样高了,现今她长大了,还是要比他矮了一个头去。

青书想得出神,却听到外面吵吵嚷嚷,一个怯怯的声音在外面禀道,皇上,兰妃的胎儿保不住了。

外面喧嚣了很久,青书坐在那里看着红烛燃尽了,东方开始发白,端文,一夜未来。

早上梳洗毕了,她去太后宫里请安。

太后坐在凤台上,一脸的憔悴,兰妃的胎儿保不住了,你知道吗?

青书说臣妾听说了。

太后一拍几案,你昨天究竟对她说了什么,害她滑胎。

青书张嘴结舌的看着太后,入宫这么久,这是太后第一次声色俱厉的对她说话,她说臣妾并未对兰妃说过什么不好的话,兰妃为什么滑胎,臣妾也是糊涂的很。

太后冷言道,我知道你一向是伶牙俐齿,你回落翠宫去罢,没有哀家传召,以后不许来见我。

仿佛一盆冷水兜头浇了下来,青书觉得自己昏了,乱了,长到十四岁,她从未受过这样责备。心里自是千百委屈,因此鲠直了脖子,太后若是不信臣妾,臣妾也无需再为自己开脱,当即叩了叩头,离开了太后宫。

她委屈,她不甘,她要找端文诉说所受的种种委屈。

7.

和兰妃的关系自此开始恶化,仿佛刚刚萌发的一粒毒疮,最初是长在皮下的,彼此还能勉强维持着和气。兰妃小产之后,那粒毒疮便爆发出来,听说朝堂上也是闹得厉害,兰妃的父兄纠结在一起和父亲过不去,令端文左右难做。这些都是母亲进宫后告诉她的,青书,在宫里不比在家里,凡事都要小心谨慎。

青书委屈,她滑胎当真和我没有关系,母亲如何不信我。

母亲说傻孩子,我怎会不信你,但很多人都看到了,当初兰妃从你这里哭哭啼啼的走了,晚间就滑了胎,纵使皇上信你,然而悠悠众口足以杀死人,你父亲年纪大了,经不起那么多风浪。

青书不禁落下泪来。

等到端文下朝后来看她时,青书的双眼又红又肿,端文心疼的用冰为她敷眼,这又是何苦来着,旁人不信你有什么要紧,我信你就可以了。端文说兰妃一向爱使小性子,第一个孩子就丢得莫名其妙。他叹口气,端文已经二十一岁了,尚无子嗣,太后愁,大臣愁,端文看似不在乎,其实内心最是在乎,他的江山怎能后继无人呢。

青书说,端文哥哥,我帮你生,一个不够,就生两个。

他捏捏她的脸,真是不知道害羞呢。

青书将头埋着他的胸前,只要是帮你生孩子,端文哥哥,我总归是很愿意的。

8.

入秋的时候,青书有了喜脉。

太后自是欣喜异常,给了大批赏赐。青书却是高兴不起来,听闻父亲病了,她却不能前去探望,母亲上次进宫来看她,言语间颇多闪烁,说是兰妃的父亲刘侍郎最近得以擢升。

端文说兰妃丢了孩子,刘侍郎心里难过,朕也是为着安慰他,才将他擢升的,你父亲年纪也大了,是该放放手了。

青书说臣妾的父亲从未想过一人独大,只是皇上这样做,倒叫兰妃在臣妾面前得意洋洋了呢!

端文笑道,她怎能在你面前得意出来呢,你如今有了孩子,是朕的宝贝,也是太后的宝贝,宫里谁敢和你过不去呢。

话虽这样说,前朝到底是不太平,刘侍郎升为吏部尚书后,开始步步为营紧逼李阁老,据说他纠结了一帮子大臣,上书给皇上,说李阁老手持重兵多年,分明是有谋逆之心,李阁老一辈子忠心为朝廷,何曾受过这样的凌辱,朝堂上白发苍苍的跪下去,说臣若是有谋逆之心,何须等到今日。为了表清白,当堂交出了兵符,请求辞官归故里,一堵悠悠之口。

端文百般挽留,无奈李阁老去意已决。

端文说辞官就辞官吧,只是不能离开京城,青书尚小,她会舍不得。

说是青书舍不得,其实不过是找了个借口将他软禁在京城。

刘尚书说,李阁老把持朝政那么多年,皇上若是让他归故里,无异放虎归山。

这些都是青书不知道的,端文也不会对她详说。父亲辞了官倒是好事,这么多年劳心劳力的,青书是都看在眼里了。

她只觉得是件好事。

兰妃的父兄在朝中极为受重视,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样子,兰妃也越发的得意了,时常来到罗翠宫,闲闲的伸出手腕去,将皇上新给的绿玉镯在青书眼前晃了晃,青书只是不理她。

因为前朝的这些变故,青书虽怀有龙脉,端文却不能立时立她为后,朝廷里有刘侍郎父子,后宫有乖张的兰妃。

端文每每对着青书皱眉叹气,青书笑道,只要和你在一起,什么皇后不皇后的,都是虚名罢了。

端文抚着她的肩膀,整个后宫,你最是体贴朕的了!

9.

青书因为胎不稳,太医院开了安胎的药,每日午膳后,循例是要喝药的,这日青书净了手,却见兰妃笑语盈盈的端着安胎药走了进来,一面说可巧,本宫巧不巧的遇见程太医进药,这也是本宫和妹妹的缘分,有机会亲自奉药给妹妹,她一口一个妹妹,倒好像后位在手一般。青书自是不会计较,只是喝了汤药,姐姐费心了。

兰妃当真是费了心,半个时辰之后,青书疼得死去活来,孩子保不住了。

太医说青书所服的安胎药里有藏红花,所以才会滑胎,查来查去,便查到兰妃的头上,毒害皇族子嗣罪名非同小可,兰妃遂被打入冷宫,前朝之上,因为兰妃的父兄过于张扬,招惹了不少人的嫉恨,兰妃倒了,众人便罗织了刘尚书父子的罪名,到底是皇帝念旧情,只将他们流放到边陲,没有传召,永世不得进京。

月余之后,青书去冷宫探望兰妃。数日未见,兰妃清瘦了许多。原本细瘦的腰肢越发的细瘦了,她站在那里,旁人都要担心她的腰肢会突然折掉。

青书叹口气,自古伤人都会先伤己,纵然恨我,孩子到底是无辜的,姐姐怎么就这么狠心呢?

兰妃苦笑,当初我以为你害我,现今你以为我害你,我们这么斗来斗去,最开心的大概就是皇上和太后吧。你的香庆姑姑还好吗?

青书见她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疑心她因入冷宫呕气呕出了病。

兰妃凄然一笑,我们争来斗去这些年,实在是莫名得很。

10.

后来青书问端文,对她是否都是真心,她自牙牙学语就和他相熟了,他是唯一见证了她成长历程的男子。那时他们那样小,他总是喜欢叫她的名字,青书快来看,青书我带来点心给你,青书,青书……她以为那都是真情。

是她道行太浅,不知道有的人会将加戏演的过度逼真,他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皇帝,他不信任自己的臣子,他又是一个极度不安的夫君,他怀疑她们语笑嫣然之中的真情,所以,他不能让青书和兰妃有孩子,他们的父亲在前朝势力那么大,若是有一天借着孩子来逼宫,他的大周还会属于他吗?所以每次临幸完后妃,跟随太后多年的香庆必定会奉上一碗良药,说是喝下去可以尽早怀上龙胎,后妃们便虔诚的喝下那碗良药,只是她们并不知道,那碗良药却可以使她们不能有孩子,因为凉药了加了麝香。哪有父亲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哪有奶奶不想抱自己的孙子呢,所以凉药一碗一碗的喝下去,还要谢皇恩浩荡。也有喝了凉药仍会受孕的,兰妃和青书正是如此,太医的红花便隆重登场。

兰妃最后说我们真傻,一颗心巴巴的都放在他身上,却不知他将我们娶进宫里,不过是一枚牵制家人的棋子罢了。

11.

那夜的烛火闪闪摇摇,像无根的浮萍在水面游移。

兰妃的字真好看,娟秀而欣长,字如其人,当真如是,相识良久,她们第一次以书信的形式交谈。

她不是兰妃,兰妃入宫,为的是光耀门楣,助父兄仕途顺利,一片光明,所以她要争,要向上爬。青书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要的,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延续,他在她的眼里,不是皇帝,也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利,他只是一个俊俏的男子,是她心仪的人,仅此而已。

可是,真情总是被辜负的。

要怪,只能怪她有个过于能干的爹。

后来青书执意脱去华服,进入如意庵带发修行。

端文在如意庵前等了两天两夜,后来青书剪去一缕乌丝,命小尼呈给端文。端文将青丝握在手中,落下泪来。

猜你喜欢
太后
“波点太后”草间弥生:幻觉之美
吕不韦之死
触龙说赵太后
我们班的“黄太后”
Rajor访谈问题征集!乘着“太后”的余晖,来吧
早春,走进太后村
情理兼容进谏辞 赤诚感人爱国心
触龙说赵太后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太后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