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芙蓉去看荷

2011-05-14 09:07张金刚
知识窗 2011年8期
关键词:菡萏采莲鱼戏

张金刚

荷是夏的精灵。因其亭亭玉立之身姿、圣洁高雅之气质,获得荷花、莲花、菡萏、芙蓉、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六月花神等雅称。观荷,碧水之上,绿叶之间,嫩荷灿然绽放;嗅荷,水塘上下,四野之内,荷香悠然弥漫;品荷,出于泥沼,清洁示人,荷韵傲然远播。故而,荷花入诗,自成佳句。

荷塘清清,荷花灼灼,荷叶田田,一派美景怎可错过?赏荷、采莲、泛舟、浣纱,当为绝妙消受。

唐代诗人郑谷《莲叶》中如此描摹:“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舟行荷塘、风摇荷叶、荷塘浣纱、鸳鸯戏莲;通篇无莲,却又句句在莲;清新逸秀、诗情画意,给人无尽美感。汉乐府之《江南》如此咏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人、塘中鱼,皆在莲叶间轻灵穿梭,欣然戏乐;且采且歌,堪属天籁。

娇羞的荷花,窈窕挺立,优雅可人;似这般美艳,堪比心中佳人。寄情于荷,寓人于诗,人荷共美,意趣无穷。

且看唐代诗人王昌龄《采莲曲》中之佳人:“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一样绿,荷花、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歌声何处,人儿何在?如此浑然一体、美丽飘忽,疑是梦中情人入诗行,无限倾慕寓荷莲。宋代杜衍《莲花》中“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极言莲美如画,如出浴的真妃;明代沈野《采莲曲》中“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极述女子娇艳,胜过水中芙蓉。

“荷”“合”同音,“莲”“怜”相谐。和美、怜惜,朴素美好的爱情理想,借咏荷以隐讳表达,寄诗行而传诵古今。

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三番情感,心事满怀、柔情郁结的思妇形象如在目前。“莲子”谐“怜子”,“莲心”谐“怜心”;情思缠绵,实为经典。唐代诗人孟郊的《怨诗》:“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比试滴泪,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令人落泪,感怀称颂。

荷,扎根淤泥,渍泡水中,却清洁以出,娇嫩绽放。不沾任何泥垢、清净高洁面世之君子形象,令人称道,化入诗中。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称颂莲洁净、清香、高雅之品格,隐喻人清廉、高洁、正直之品行。唐代李商隐《赠荷花》中“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描述荷花与荷叶有卷有舒、有开有合、同荣同衰,借以歌颂不虚伪、任天真的人性美德。更有宋代诗人苏辙的“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盆池白莲》)“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和文与可菡萏轩》),数语极言荷花高洁之品德。

诗中之荷,清雅淡香,情色飞扬。徜徉于咏荷的经典诗章,感受荷之意境,感怀荷之情愫,感悟荷之品行,定会别有一番趣味,藉以澄澈心灵,体悟人生。

猜你喜欢
菡萏采莲鱼戏
采莲曲
立夏
姜永满
点绛唇·莲
我不要分享你的快乐
暮春山行
水果与诗
江南
植物占领世界?
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