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22家医院2007-2009年消化系统药利用分析

2011-05-22 03:38瞿天莉潘祺琦戴惠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市009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南京市0004
中国药房 2011年30期
关键词:质子泵消化性排序

瞿天莉,潘祺琦,戴惠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市 009;.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南京市 0004)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消化道、肝、胆、胰等部位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药物治疗目前仍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本文对南京地区22家医院2007-2009年消化系统药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科研机构、生产厂家研发此类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原始数据来源于“长江流域医院用药信息网”中收集的南京地区22家医院2007-2009年的购药数据,其中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13家。

1.2 方法

按《新编药物学》(第16版)中的药物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分为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胃肠解痉药、助消化药、止吐药、催吐药及促胃肠动力药、泻药、止泻药、微生态药、肝胆疾病辅助用药和其他共9大类[1]。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分析消化系统药的利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销售金额和DDDs等。限定日剂量(DDD)主要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6版)推荐的成人常规日剂量高限值,未收载的结合药品说明书及临床用药习惯确定。DDDs=某药的年消耗量/相应的DDD值。DDDs越大,表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反映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年度消化系统药销售金额与年增长率统计

各年度消化系统药销售金额与年增长率统计见表1。

由表1可见,消化系统药年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年增长率分别达19.44%和26.77%,增长势头明显。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药品的总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3.54%和27.20%,但占当年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略有降低,依次为46.68%、44.38%和44.52%。原因可能是新药上市或相同通用名不同商品名品种的增加占据了原有药品的部分市场份额,由此也反映出医药领域新药研发活跃,医药行业竞争激烈。治疗消化性溃疡药销售金额和占当年消化系统药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增长,分别达43.92%、44.85%、47.58%。

表1 各年度消化系统药销售金额与年增长率统计Tab 1 Consumption sum and annual increasing rate of digestive system drugs during 2007-2009

2.2 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及比例统计

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及比例统计见表2。

表2 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及比例统计Tab 2 Top 10 drugs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 and their constituent ratio

由表2可知,2007-2009年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肝胆疾病辅助用药、止吐药。其中,治疗消化性溃疡药数量和销售金额均逐年增加,如同属胃酸分泌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的奥西康、洛赛克和奥克,它们的销售金额排序始终列前3位,但国产药奥西康、奥克的总销售金额比例由2007年的38.92%下降至2009年的35.61%,而进口药洛赛克的销售金额比例由2007年的18.49%上升至2009年的20.82%,表明进口药洛赛克的价格虽然相对较高,但由于在疗效、制剂特性、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使之不但未被国产仿制药取代,反而在临床上进一步被认可,由此说明我国药品研发任重道远。

从2008年开始,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PI)泮托拉唑(韦迪)打破了奥美拉唑的垄断地位,2009年更是跃居至了第4位,销售金额年增长率高达103.08%。由美国阿斯利康公司研制的埃索美拉唑(耐信),为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是第1个用于临床的PPI单一异构体,以其较奥美拉唑更低的首过代谢率,更高的血药浓度,更强、更持久的抑酸作用,更小的变异度的优势[2],2009年销售金额达871.45万元,比2007年增长了123.90%。

肝胆疾病辅助用药销售金额在前10位药品中逐年降低,从2007年的26.98%降至2009年的11.45%,药品数量也由4个减少至2个。值得关注的是,硫普罗宁(凯西莱)从2007年作为肝胆疾病辅助用药的第一大品牌,到2009年的落榜,销售金额从2007年的820.18万元下降到2009的460.52万元,可能与2007年9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于第12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警示其“可致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有关,这也反映出近年来人们用药安全意识日益加强,安全用药问题也得到普遍关注,把“安全”回归到合理用药的首要位置。翁丹塞隆(欧贝)是止吐药中唯一入榜的药品,销售金额稳步增长。

2.3 各亚类消化系统药销售金额及比例统计

各亚类消化系统药销售金额及比例统计见表3。

表3进一步反映了治疗消化性溃疡药销售金额一直列第1位,且比例逐年递增,2009年接近总销售金额的一半;而肝胆疾病辅助用药销售金额虽每年递增,但比例却逐年下降;其他亚类药品销售金额均逐年递增,但比例基本稳定,没有大的变化。由表3可见,各亚类消化系统药销售金额每年排名均相同,提示消化系统疾病病种分布基本稳定,消化性溃疡疾病和肝胆疾病为消化系统2大类主要病种。

表3 各亚类消化系统药销售金额及比例统计Tab 3 Consumption sum of sub-categories of digestive system drugs and their constituent ratio

2.4 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10位的消化系统药统计

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10位的消化系统药统计见表4。

表4 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10位的消化系统药统计Tab 4 Top 10 digestive system drugs in the list of DDDs

由表4可知,奥美拉唑的DDDs远大于其他药,与其销售金额排序完全一致,说明其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性良好。于20世纪70年代上市的H2受体拮抗药,是消化性溃疡治疗史上的里程碑,第1代药物西咪替丁曾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能产生快速耐受性,不良反应较多等,已逐渐被新一代H2受体拮抗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替代。然而2007-2009年此类药均未出现在金额排序榜和DDDs排序榜上,可见此类药的临床应用已逐渐被新一代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质子泵抑制剂替代。但最早用于治疗此类疾病的抗酸药并未成为历史,如碳酸氢钠、铝碳酸镁虽未出现在金额排序榜中,但一直出现在DDDs排行榜上。这主要是因为碳酸氢钠价格较低廉,又能迅速中和胃酸缓解胃灼热、疼痛等症状,所以在临床上仍作为治疗溃疡的辅助药而被普遍使用[3];铝碳酸镁作为新型抗酸药,作用温和、持久,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不良反应轻微,近年来用药情况稳中有升。熊去氧胆酸、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甘油溶液等各类经典老药均一直榜上有名,说明这些药被临床广泛认可,但用药选择余地较小。

3 讨论

经统计表明,南京地区22家医院2007-2009年消化系统药中,治疗消化性溃疡药一直列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名第1位,其次为肝胆疾病辅助用药。

治疗消化性溃疡药中,质子泵抑制剂已成为临床首选。其中,奥美拉唑一直以绝对优势列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的第1位,但从表2、表4中也可看出,新一代PPI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也已逐日展露头角,与奥美拉唑角逐市场份额。其原因可能是第1代PPI在认知度和价格方面存在优势,普及率较高,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也呈现出许多不足之处,如起效缓慢、效果不持久、抑酸效果受给药时间及食物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及疗效的个体差异等。而新一代PPI基本克服了这些缺点,与原有PPI相比,新一代PPI在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时能更强、更快、更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新一代PPI会逐渐普及。但由于其仍存在缺陷,如表现突出的夜间酸突破问题等,提示PPI仍有较大的开发前景[4]。

从销售额排序与DDDs排序对比来看,除了奥美拉唑,其他药品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并不一致。2007、2008年销售金额排第5位、2009年销售金额排第6位的翁丹塞隆并未入围DDDs排行榜,反映出其价格较高;而出现在DDDs排行榜中的熊去氧胆酸、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甘油溶液、碳酸氢钠、铝碳酸镁均未进入销售金额排行榜,表明此类药在临床应用广泛,价格普遍较低廉。由此提示我们,考察某药在临床使用中被认可的程度,不仅应重视其销售金额,还应重视其DDDs,DDDs越大,说明药物的DDDs越高,反映临床对此药的选择倾向越大[5]。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占据消化系统药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中质子泵抑制剂为消化性溃疡病的首选药物,市场前景看好。肝胆疾病辅助销售金额逐年递增,但在此大类中地位受到质子泵抑制剂的冲击,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其他各用药情况基本稳定。

总之,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和病情复杂,且疗程长,易反复,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治疗前要考虑多种因素,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在药物品种的选择上应体现出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等特点,价格也应适宜,这样才能做到合理用药[6]。

[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59.

[2]张桂英.抑酸剂治疗酸相关疾病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4):280.

[3]高 文.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8):16.

[4]龚 伟,姜 泊.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领域中的治疗及应用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8,7:43.

[5]瞿天莉,潘祺琦,戴惠珍.南京地区23家医院2005-2007年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32):2488.

[6]甘 斌.我院2005-2007年消化系统药物使用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4):237.

猜你喜欢
质子泵消化性排序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作者简介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分析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