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韵茹 朱敏 李莉 朱均昊 张超英 章强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40)
头癣(tinea capitis)是指累及头发和头皮的皮肤癣菌感染。头癣多累及少年儿童,成人少见。根据致病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头癣分为黄癣、白癣、黑癣、脓癣 4种类型。目前黄癣已明显减少,但随着饲养宠物热的不断升温,白癣、脓癣发病率有所增加。为了解近 18 a来华东地区头癣的发病趋势及病原菌情况,现将我科门诊 946例头癣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946例病例为 1993年 1月 ~2010年 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来自浙江、江苏、安徽及上海的头癣患者。所选病例头皮、头发均有病变,头皮屑及病发真菌直接镜检阳性。946例患者中男410例,女 536例,年龄 20 d~93岁,平均发病年龄 (10.78±0.02)岁。
采集头癣患者的病发及头屑,置于载玻片上滴加一滴 10%氢氧化钾溶液,微加热促进角质溶解,置镜下观察有无真菌菌丝及孢子。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的标本,经 75%酒精消毒处理后,接种于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置 25℃恒温培养箱孵育 2周,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根据菌落形态、颜色、及镜下结构或特殊小培养作出菌种鉴定。
946例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 >5岁~≤10岁 (459例,48.5%),其次依序为≤5岁(290例,30.7%),>15岁 (97例,10.3%),>10岁 ~≤15岁 (100例,10.6%)。 784例真菌培养阳性患者中,男性为 330例 (42%),女性454例 (58%),年龄 20 d~93岁。白癣 473例(60.3%)、黑 癣 216例 (27.6%)、脓 癣 94例(12.0%)、黄癣 1例 (0.1%)。从 1993年到2010年的头癣发病趋势见图 1,从中可见各年发病患者人数于 1999年曲线上升最快,至 2001年发病例数最多,之后逐渐下降,但于 2010年又出现新的上升趋势。在 2001年动物传染源主要是以猫为主,狗次之;2010年动物传染源主要为猫和狗,兔子次之。近 18 a各类头癣的菌种分布情况见表 1:946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者 784例,阳性率为 82.9%,其中羊毛状小孢子菌 470株;紫色毛癣菌 154株;断发毛癣菌 81株;红色毛癣菌 31株;须癣毛癣菌 29株;石膏样小孢子菌 14株;黄癣菌 1株;紫色毛癣菌与断发毛癣菌混合感染 1例,临床表现为黑癣;紫色毛癣菌与红色毛癣菌混合感染 1例,临床表现为黑癣;羊毛状小孢子菌与红色毛癣菌混合感染 2例,临床表现均为白癣。除了亲动物性的羊毛状小孢子菌与接触猫狗关系密切 (特别是猫)以外,培养出阳性之亲人性皮肤癣菌 (紫色毛癣菌 32例、断发毛癣菌 12例和红色毛癣菌 8例)的头癣患者与各种动物也有密切接触的病史 (见表 2)。1993年到 2010年 3种主要头癣分布情况 (见图 2),可见在 1994年、2004年和 2009年黑癣比白癣略多几例,其他年份还是以白癣为主,但在 2009年及 2010年脓癣的发病有所增多,甚至超过白癣及黑癣。
图 1 1993~2010年各年头癣发病例数及各菌种例数 (M.c:羊毛状小孢子菌;T.v:紫色毛癣菌;T.t:断发毛癣菌;T.r:红色毛癣菌;T.m:须癣毛癣菌) 图 2 1993~2010年 3种主要头癣分布情况Fig.1 The year-flow for total tinea capitis and the major dermatophytes isolated from the patients with tinea capitis Fig.2 The year-flow for the three major tinea capitis(gray patch type,black dot type and kerion)
表 1 近 18 a头癣患者临床诊断与真菌培养阳性菌种关系Tab.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features and isolates
表 2 头癣患者培养阳性之病原菌与其接触动物类型Tab.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solated dermatophytes and kinds of animals with intimate contact
对本科近 18 a头癣病例分析显示,头癣的发病以 1999年 ~2000年上升幅度最明显,2001年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于2010年又出现新的上升趋势。在我们的研究中,1999年 ~2000年以亲动物性的羊毛状小孢子菌感染占主导位置,且患者多与接触猫狗有关,推测原因为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作压力大、独生子女家庭、独居老人增多等社会及家庭生活形态的改变使宠物热兴起,引发 90年代末期的家庭饲养宠物热潮并导致亲动物性皮肤癣菌 (如羊毛状小孢子菌等)感染的头癣发病明显上升。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容易从感染动物传染给人,但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注重和医师诊治水平的提高,使头癣发病率受到有效控制。从图 1可见,2010年头癣病原菌依然以羊毛状小孢子菌感染为主,但其余菌种,特别是从前较少的红色毛癣菌及须癣毛癣菌有所增多。784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为出生 20 d的新生儿,为红色毛癣菌感染所致的脓癣;年龄最大的为 93岁,为羊毛状小孢子菌感染所致的白癣,为养鸡户,与鸡有密切接触,其2岁孙子同样为羊毛状小孢子菌感染所致的白癣,与狗和鸡均有密切接触。因此,在治疗感染亲动物性真菌的头癣患者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带菌的动物,以免病原菌在人群中的传播。
此外,有明确感染途径的,如学校内传染 3例,家庭内传播 17例,外伤后感染所致的 3例,面部体癣继发头癣 6例,理发后感染 3例,尼姑庵成人尼姑 2例。另外,与各种动物有密切接触史的有 187例,其中 52例头癣患者培养出阳性之亲人性皮肤癣菌 (紫色毛癣菌 32例、断发毛癣菌 12例和红色毛癣菌 8例)。这些类型的传播并不少见,患者的病发、头屑、痂皮中带有大量真菌,易污染床单、枕巾、衣帽,常在学校及家庭中相互传播,理发工具如剃刀、梳子等均是传播媒介,所以要注重患者理发器具及衣物的消毒,勤洗手避免人群中的传播,并及时治疗其他的皮肤癣菌病。
成人头癣一般较少见,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文统计结果中,2010年成人头癣发病有所增加,且病原菌以亲动物性的羊毛状小孢子菌和亲人性的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等为主。本文 784例头癣中,≥18岁有 79例,占 10.1%,且病程普遍较长,其中最长的为 18 a,因一直被误诊为脂溢性皮炎而未对症治疗。因此,成人头癣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由于地理环境、人口流动和医疗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世界各地流行的菌种均存在差异,且随时间的变迁,同一地区的菌种也在发生变化[1]。我国由于地域辽阔,环境、气候和卫生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头癣的病原菌也存在差异。金海生等[2]报道杭州地区近年以白癣为主且亲动物性的羊毛状小孢子菌占首位,与北京、济南、南阳地区[3-5]及我们的分析结果相似。邓淑文等[6]报道新疆地区目前黑癣占首位,病原菌则以紫色毛癣菌为主。脓癣的致病菌较为多样,本文 94例脓癣中,羊毛状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分别占 33.0%、23.4%和 16.0%,为三种常见的脓癣致病菌 (见表1)。作者发现有不少培养为亲人性皮肤癣菌 (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的头癣患者与各种动物也有密切接触的病史 (见表 2),推论可能动物是传染源。一般而言,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均为亲人性的皮肤癣菌,通常只感染人,但也有文献报道亲人性皮肤癣菌从感染动物传染给人。如 Refai等[7]于 1968年报道接触受感染猫后引起家庭内成员红色毛癣菌感染;事实上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等亲人性皮肤癣菌感染猫狗的事例在国外已有部分报道[8],1975年 Kushida等[9]报道从狗身上分离出红色毛癣菌且狗主人患有足癣,并认为是同一种菌所引起。近年,Kano等[10]也报道狗感染红色毛癣菌,通过分子分型的鉴定发现,人足癣的分离株与狗来源的红色毛癣菌菌株基因完全相同,认为这些动物可能在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红色毛癣菌感染的足癣患者而被感染。虽然羊毛状小孢子菌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狗和猫皮肤癣菌感染菌种,但在 2006年,Brilhante RSN等[11]在巴西报道 1例罕见的狗断发毛癣菌感染,通过表型特征与基因型分析发现,人与动物来源的断发毛癣菌菌株表型特征一致且基因相似,推测该狗断发毛癣菌感染是由于接触无症状带菌者所致,并强调亲人性皮肤癣菌在动物身上的适应性。这种亲人性皮肤癣菌从感染动物传染给人,称之为"Reverse zoonosis"(人源性人畜共同传染病)。这些有关亲人性皮肤癣菌在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文献报道时间均较早,而在我国也尚未看到相关的文献报道,这种亲人性皮肤癣菌在动物身上的适应性是否提示环境及气候的变迁导致菌种变异的可能,值得更进一步收集样本数据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及流行病学调查作进一步的研究。
[1] Gupta AK,Summerbell RC.Tinea capitis[J].Med Mycol,2000,38(4):255-287.
[2] 金海生,郑俊惠,许爱娥.杭州部分地区头癣 73例类型及病原菌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5):274-278.
[3] 马琳,郝玉霜,韩立华,等.北京地区儿童头癣的病原菌分析[J].临床及实验研究,2002,31(6):366.
[4] 于长平,邱勇,吴梅,等.济南地区头癣病原菌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5):256.
[5] 王银改.南阳地区头癣病原菌种类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4):217-218.
[6] 邓淑文,李若瑜,惠艳,等.新疆喀什地区头癣分离菌株的鉴定及 RAPD分型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3):173-174.
[7] Refai M,Miligy M.Trichophyton rubrum infection in a family transmitted from a cat[J].Mycoses,1968,11(3):191-194.
[8] Connole MD.Keratinophilic fungi on cats and dogs[J].Med Mycol,1965,4(1):45-48.
[9]Kushida T,Watanabe S.Canine ringworm caused by Trichophyton rubrum;probable transmission from man to animal[J].Sabouraudia,1975,13(pt1):30-32.
[10] Kano R,Hirai A,Yoshiike M,et al.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richophyton rubrum isolate from a dog by chitin synthase 1(CHS1)gene analysis[J].Med Mycol,2002,40(4):439-442.
[11] Brilhante RSN,Cordeiro RA,Gomes JMF,et al.Caninedermatophytosis caused by an anthropophilic species:molecular and phenotyp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richophyton tonsurans[J].J Med Microbiol,2006,55(Pt4):1583-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