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虚假新闻复杂环境下的应对之策——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与本刊合办全国部分省级都市报总编辑座谈会侧记

2011-05-29 09:58
中国记者 2011年4期
关键词:都市报老总公信力

□ 本刊记者

2011年3月19日,全国十余家省级都市报老总齐聚广西南宁,共同探讨虚假报道的应对之道。在这次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与《中国记者》杂志联合主办、《南国早报》承办的研讨会上,与会都市报老总们以及来自中央媒体驻广西同行、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共同分享了与虚假新闻“作战”的丰富经验。

复杂环境下的唯一选择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把一年前内部出版的小册子《我们错了》进行了增删补充,出版了公开发行的《我们错了》,这本书是来自采编一线的实践总结,是勇于自我解剖、自我批评精神的展现,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与会代表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研讨也从书中的一些案例说起。

结合这些案例,老总们认为,首先,当前出现的种种虚假报道的重要原因是采编人员能力、经验不足;同时也与整个社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有关。进入网络化时代,企业、公关公司等等会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多类渠道策划各种新闻,使得真假难辨。最后,人人都是记者的大众传播时代,也对媒体公信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制造影响力容易,但塑造公信力难。因此,对包括都市类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来说,呼唤公信力就成了立身之基、固身之本。在似是而非的信息大潮中,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逾加可贵。对都市类媒体来说,追求真实,不仅是职业道德需要,也是在市场上立足的唯一选择。

只有“沉”下去,才能“真”起来

在实践中,不少虚假报道是来自于记者“挂名”的通讯员来稿,记者往往没有到现场或进行有效的核实工作,就直接让报道走上了版面。因此虚假新闻是记者责任心极端缺乏的表现。为此,《楚天都市报》启动了 “记者挂牌进社区”活动,在400多个社区里挂上记者联系牌,让记者真正沉入生活中去。《钱江晚报》则办了 “真相”栏目,只追逐已经被网络传播后的各类热点,目的是终结网络传言、还原事实真相,并通过这一举措,试图影响网络舆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重塑“底线”的若干“军规”

与会者认为,治理乃至杜绝假新闻,现在只是个开始。正如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社长李启瑞所说,“治理虚假新闻是一个过程,将要伴随新闻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因此,“大张旗鼓地向虚假新闻说不,是新闻人最基本的职业底线。”

都市报的新闻见报快,要完全避免错误很困难,但必须要把“纠错”纳入一个自觉规范的机制。除此之外,以下几点或可参考:一、明确主要责任人在领导,其次才是编辑、记者;二、抓好队伍建设基础性工作,要以团队建设为核心,塑造一流的采编团队;三、加强执行力,提高按程序办事的能力;四、形成警钟长鸣的提醒机制,提高应对虚假报道意识。比如坚持差错登记、公布机制,借鉴其它行业的经验,开展“安全生产”(无差错出版)多少天活动等;五是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基础性工作,做到安全报道工作全程有保障。

猜你喜欢
都市报老总公信力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与IT界老总聊聊“医院云”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
跟随彭老总的最后岁月(下篇)
跟随彭老总的最后岁月(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