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地区2008~2010年血液报废原因调查分析

2011-06-07 07:39兴安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3期
关键词:采供血无偿献血者血站

兴安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心血站,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随着公民无偿献血意识不断加强,锡林浩特地区无偿献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液及血液制品是临床救治中不可替代的产品,血液资源受很多因素影响,由于血液采集、运输、成分分离、检测和储存等诸多环节都可能造成血液报废。区分不同的血液报废情况,根据不同环节造成的血液报废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助于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为了总结分析血液报废的原因,有效提高血液利用率,笔者对本血站2008~2010年血液报废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2010年在本血站征询、体检及初筛合格采集的血液经成分制备为各血液品种,分别为11 874、13 602、15 964 U(2%为全血,98%为悬浮红细胞及普通冰冻血浆。200 ml全血为1 U,200 ml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为1 U,100 ml血浆为1 U)。

1.2 方法

血液的检测及报废标准均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执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的初、复检均采用ELISA法,试剂分别由北京金豪、万泰公司提供,以UranusAE100-2-8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处理样本、判读结果。ALT的初、复检采用赖氏法,试剂由北京北化康泰公司和潍坊3V公司提供。每批试剂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验合格后使用,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每份标本均经2种不同的试剂进行初复检,2次检验结果一致判定为合格。对脂血及其他类报废血液采取外观或血液离心后检查外观,肉眼观察判定。

2 结果

2.1 2008~2010年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结果

血液检测不合格报废率逐年升高,在5项检测指标中,ALT增高是实验室检测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见表1。

2.2 2008~2010年外观及其他不合格血液报废结果

外观及其他原因报废血逐年增多,高于血液检测不合格报废率,脂浆引起的报废所占比率最高,见表2。

2.3 2008~2010年血液报废按品种统计

见表3。

3 讨论

表1数据显示,随着采血量增加因血液检测不合格报废率逐年升高,在5项检测指标中,ALT高居多,是血液报废的第二大原因。病理性、生理性、药物、运动、饮酒、饮食等原因都可以影响ALT检测结果[1],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不固定性、随意性,标本运输、保存、温度也可能影响ALT[2]。笔者认为本地区居民喜欢饮酒是造成ALT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无偿献血者献血前饮食、休息等注意事项的宣传和教育,详细咨询并严格体检标准,增加献血前ALT初筛均可有效减少血液报废[3]。HBsAg阳性是血液报废的第三原因,2008年增加献血前HBsAg金标法筛选,同时献血前进行信息核查,该指标及其报废血有所控制,证明了献血前快速检测的必要性。梅毒、抗-HCV及抗-HIV阳性3年中引起的血液报废有逐年下降趋势,但是血液安全隐患不能忽视。需加大经血液传播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力度,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健康固定的自愿献血队伍,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选择灵敏性高、特异性好的试剂进行检测。

表1 2008~2010年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结果[U(%)]

表2 2008~2010年外观及其他不合格血液报废结果[U(%)]

表3 2008~2010年血液报废按品种统计[U(%)]

表2数据显示,随着采血量增加,外观及其他原因导致血液报废逐年增多,高于血液检测不合格报废率,与有关报道接近。脂浆引起的报废率最高,与饮食、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相关[4]。笔者认为本地区是蒙古族聚居区,日常饮食以肉食为主,喜欢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因此献血者中乳糜血较多。可采取加强献血知识宣传,控制献血前饮食,献血员充足的情况下做脂血筛查,避免采集脂血。过期报废主要发生在长的节假日期间,原因是本地区年供血量在150万ml(红细胞悬液),可能是全国最小规模的采供血机构之一,医疗单位用血计划不确定,临床用血一时性偏型,多采集血液可能造成过期报废,少采集血液不能应对突发事件用血,库存血调控有一定难度。因此,医疗单位用血计划要确定,按计划采血,避免血液偏型和集中采集,分析每个月供血情况,制定每个月的最佳库存量,提高临床输血观念,可较好控制和减少血液过期报废。破损、凝块、不足量等造成的报废也有一定比例,主要是人为因素[5],没有完全按照规程操作造成。这提醒采供血机构应进一步规范采供血过程各项操作,加强员工专业培训,减少由此引起的血液报废。

表3数据显示2008~2010年血液报废品种以血浆为主,平均占报废血液总数的81.25%,以脂浆为多数;报废悬浮红细胞平均占年报废总数的16.84%,以ALT升高为多数,其次是过期和HBsAg阳性报废;报废全血平均占年报废总数的1.91%,以ALT升高为多数,与有关报道相符[6]。由于成分输血比例增加,全血使用量少,故全血报废比例相对低。

血液是抢救他人生命的宝贵资源,现阶段任何物质都不能替代,向医疗机构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是采供血结构的宗旨和职责。为降低血液报废率,采供血机构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持续改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充分利用好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在血液采集、检测、分离制备过程中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和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报废,让无偿献出的血液得到很好的利用[7]。

[1]陈文彪.无偿献血者ALT偏高原因浅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1,3(4):40.

[2]朱忠勇.实用医学检验-谷丙转氨酶检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348-352.

[3]兴安.2007~2009年锡林郭勒盟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8):83.

[4]潘月霞,张巧云.银川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状况调查及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1):107-108.

[5]陈兴智,陈普娟,韦丽菊.柳州市血液报废原因调查与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9(1):41.

[6]李芳,李改云,赵新艳,等.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西医学:输血专刊,2007,27:136-137.

[7]倪永琴.如何加强无偿献血血液采集的质量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0):78.

猜你喜欢
采供血无偿献血者血站
血站采供血设备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考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
2005~2012年无锡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感染检测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