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理论”与课堂教学

2011-06-07 00:35杨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莱文面子消极

杨娟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课堂教学是最常见的师生互动的交际过程,成功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主导地位又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关键作用——教师影响学生,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教师该如何发挥其组织者的积极作用呢?方法自然很多,比如提供新颖有趣的教学材料、运用科学多样的教学手段、组织合理适宜的教学活动等,但教师运用恰当的话语手段可谓时下流行的有效方法。借助“面子理论”,教师不仅能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满足他们对尊重的需求,而且还能因愉快的师生互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面子理论概述

(一)戈夫曼的“面子”概念

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了“面子”这一概念,他认为“面子”是一个人通过在某次特定的交往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而为自己有效争取的社会价值[1]5。“面子”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的情景身份特征。在交往中,面子可以失去,可以拥有,可以挽回,所以面子不是静态地存在于个体中,而是动态地存在于交往过程中。

与他人共处时,面子常常可能会遭到各种各样的威胁,人们就要做面子维护工作。戈夫曼认为面子维护工作不是毫无意义或可有可无的。人们正是出于维护彼此面子的需要,才成为社会交往中自我约束的个体。也就是说只有认可了彼此对面子的关注,并有了面子维护工作,才会有社会交往的秩序,这种秩序才不至于因为个体只为自我而陷入混乱。社会秩序就是这样通过面子维护工作而产生并维持的。

(二)布朗与莱文逊的“面子理论”

布朗和莱文逊的“面子理论”是戈夫曼“面子”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是对面子及面子维护工作更加详细的说明。他们认为面子由两个基本的、普遍的愿望组成: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即要求自主的愿望,和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即和他人保持联系的愿望[2]61。

和戈夫曼一样,布朗和莱文逊也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人的面子常常遭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因此,人们在交际中需要维护彼此的面子;而实际上,人们所进行的社会行为又不可避免地威胁到彼此的面子。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布朗和莱文逊采用礼貌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可以通过委婉地表达思想来表现礼貌,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布朗和莱文逊把用于保护面子的礼貌策略分为五个等级,见图1。

图1 布朗和莱文逊的礼貌策略五等级[2]68

如图1所示,在礼貌程度最强的“放弃任何行为”和礼貌程度最弱的“直接表达意图”之间有三种礼貌程度递减的策略:言语模糊策略、消极面子保护策略和积极面子保护策略。所谓“言语模糊策略”,指讲话人可以对话语进行不止一种解释,受话人必须推测讲话人的意图。使用“消极面子保护策略”和“积极面子保护策略”时,言语相对明确,即讲话人的意图比较清晰,不需要受话人推测。不过,使用“消极面子保护策略”时,尽管言语相对明确,但话语婉转,减少了威胁感。例如,话语“你能关一下门吗?”的请求意图通常是明显的,但通过象征性地给听话人一个选择,就表现出对受话人的尊重(因为受话人有不受干扰的自由)。“积极面子保护策略”通常是通过以某种方式暗示与受话者团结一致或关系密切而产生作用的,如开玩笑或使用熟悉的称呼语。

二、面子保护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布朗和莱文逊的“面子理论”是分析和指导社会交往的一般理论,当然也适合指导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特别是它能够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因为教师要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就必须营造健康的、积极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而这种课堂氛围是在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和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相互交流中形成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课堂交流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师的提问、解释或评论占课堂话语的大部分比例;教师决定了课堂讨论内容和讨论中的发言次序;学生回答的正误和优劣也由教师来评价。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进而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时刻考虑到学生的面子需求,保护其自尊心不受伤害,只有这样,师生互动才能顺利进行,课堂活动才能有效展开。

根据布朗和莱文逊的“面子理论”,教师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维护学生的面子——言语模糊策略、消极面子保护策略和积极面子保护策略。

(一)言语模糊策略

言语模糊策略实际上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布朗和莱文逊根据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的会话原则对其进行分类,认为言语模糊策略是通过违反对话的质、量、方式和相关性来实现的。通过使用这个策略,教师既可以保护学生的消极面子,又可以保护学生的积极面子。例如:课堂上老师提问一学生,学生的回答却不切题,老师不必粗暴地予以否定——“不对”“回答错误”“答非所问”或“牛头不对马嘴”等,相反,可以以一种更为委婉的方式给予评价:你有一定的想法并较好地表达了出来,但可能是老师没有把问题讲清楚,所以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问题的要点。在这个评价中,老师通过使用模糊性词语“一定”、“较好”和“可能”,违反质、量等会话原则,既表明了学生回答偏离要点,又让学生易于接受,表达目的含而不露,保护了学生的消极面子;另外,在这个评价中,教师把责任揽过来,表达出教师希望和学生保持亲近关系的愿望,是保护学生积极面子的一种表现。再如,课堂小测试中,老师发现个别学生有作弊倾向,若直接制止这种行为,必然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并造成误解,因为学生作弊行为尚未发展到实质性阶段,这时,教师可以使用模糊性言语给少数学生以必要的警告:我们绝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做题,表现很好,但有个别学生准备踏上“歧途”了,希望这些学生尽快回归“正道”。这个警告足以提醒那些准备作弊的学生,但教师没有直接点名批评,而是使用了“个别学生”这个模糊性指代名词,这实际上表达了教师希望保持融洽关系的愿望,是保护学生积极面子的一种行为。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使用“一点儿,有点儿,小小的(错误),不太多,我想,我认为,我担心,据我所知,好像”等模糊性词语,以达到缓和批评性和命令性的语气、减轻话语可能造成的心理压力、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强加于人、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等效果[3]128,从而满足学生对面子的需求,使课堂师生交流顺利进行,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消极面子保护策略

消极面子保护策略主要有使用习惯性间接表达、避免强迫、传达不愿干扰他人的思想等方法。何兆熊认为,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的行为之一是:“言及听话人某些将来的动作,并因此使其感到不得不去做这一动作,或使之无法避免去做这一动作的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提醒、建议、劝告、威胁和警告等。”[4]22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向学生提出要求或发出命令,这就要求教师采用一些礼貌策略来保护学生的消极面子。例如,教师提问学生时可以用问句“×××,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好吗?”或者“×××,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而不是生硬的命令“×××,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可以问:“有谁愿意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吗?”或“有人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想法吗?”从而以不点名的方式让学生自愿回答,这样就完全避免了把回答问题的任务强加给某个学生。调查显示,学生是非常欢迎这种提问方式的[5]173。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成功地保护学生消极面子的一个表现是能使学生没有任何压力地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要考虑正确与否[6]125。

教师保护学生消极面子的策略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即使在维持课堂纪律,即要表现出教师对某一状态下的纪律状况持否定态度时,教师也可以从保护学生面子的角度来考虑,在语言使用上选择较为婉转的表达:“请大家坚持一下,保持安静好吗?”或“请大家坚持一下,有事下课说好吗?”这种商量的语气表现出教师的通情达理,尽管有时只是象征性的,但委婉的问句减少了命令句中所包含的强迫感,以情动人,效果胜过命令、呵斥性的语言。

保护学生的消极面子,即要把自主权留给学生,实际上也是一种鼓励、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手段。因为课堂活动中要保护学生的消极面子,就要多给学生一些选择,把自主权留给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气氛中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安排课堂小组讨论时,可由学生自主组合,人数可多可少,只要确保有效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限制减少了,思想放松了,思维自然就活跃了。再如,学习一篇英语课文后,老师想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要求他们把课文内容表现出来,采用什么形式呢?有的学生擅长讲故事,那就讲出来;有的学生希望表演出来,那就表演出来;还有的学生想用采访的形式来表现,也是可以的。把选择话语方式的权力留给学生,学生就多了一些自由创造的空间,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就多了一份保证。

(三)积极面子保护策略

积极面子保护策略主要是通过表达某种程度的亲密感来实现的,其手段主要有表明共同背景、传达协作之意等。教师要表现出与学生一致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对教室进行了重新布置,如座位的摆放变了,墙上的装饰换了,讲台上多了一束鲜花等等,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到这些新变化,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或表示感激。课堂上,有的老师喜欢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以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产生亲切感。课堂师生互动中,要保护学生的积极面子,教师要切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如果仅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说“正确,请坐下”,对回答不理想的学生置之不理,或直接让别的学生来回答,就会严重伤害学生的积极面子,挫伤他们回答问题以及积极配合的良好动机。正确的做法是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甚至可以带点夸张:“好极了,我还没想到这一点呢。”让学生备受鼓舞[7]115。哈墨说,由于学生的成功而表扬他们,也许要远比失败时纠正他们更重要[8]62。而对于回答不理想的学生,也要及时地加以引导。但这时要特别小心,因为纠错不可避免地要指出别人的错误,我们不得不十分谨慎,倘若我们不够敏感的话,就会令学生们沮丧,挫伤他们的自信心[8]62。教师可以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赞扬,多鼓励,之后再含蓄地提出修改意见。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由于语言基础和表达能力不同,有的学生语音不准,有的学生语法错误太多,有的学生语调存在问题,但细心的教师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所以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你的声音很大,我们都能听得很清楚,非常好,但是若能注意一下你的发音,效果会更好”,或“发音很标准,漂亮极了,要是再注意一下语法,肯定更棒”,或“非常流利,但若能纠正一下你的语调,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等等。这就大大缓解了直接纠错带来的挫败感,从而减轻了学生丢脸的感觉。同样,若要对学生的写作作业提出修改意见,也必须表扬领先:有的作文内容让人看不明白,但是书写很漂亮,可以表扬;有的作文结构清晰,可以表扬;有的其中一小节,甚至一句话,写得很好,应该作出批注;还有的文章太平淡,但几乎没语法错误,也应给予表扬。然后,在表扬的基础上,针对各自急需修改的地方提出建议。这种方式传达出老师对学生的认同之感和关爱之情,更有利于学生保持优点,改正不足。

有人认为,课堂师生交流时,在学生讲述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打断学生讲话。事实上,教师偶尔适时地打断学生讲话不仅不会伤学生面子,反而会给学生一个暗示——教师在认真地倾听他们的讲话并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满足了学生的积极面子。例如,当教师发现学生的讲述可能给听众造成理解困难时,及时地对学生的话语作进一步的阐述,或进行必要的核实,或对学生话语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帮助,这不但给讲述者以信心,还有利于教师“选择时机调整语境,改变话语方向,以便给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5]174。

总之,不管采取何种课堂行为,要保护学生的积极面子,教师都要时刻谨记学生对尊重、同情等的需求,并尽可能地予以考虑。

众所周知,面子需求是人生在世的一个基本需求。青少年学生十分重视自己的面子问题,满足学生的脸面需求,有助于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的潜能。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赞科夫曾说:“教学方法如果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9]106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敏感地顾及学生的面子需求,这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成功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Goffman E.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M].New York:Anchor Books,1967.

[2]Brown P,Stephen C L.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王军,马茂祥.教师模糊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语用功能[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27-128.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胡慧玲,戴运财.教师话语中的面子威胁行为及策略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72-177.

[6]刘娜娜.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面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3):124-126.

[7]王晓玉.面子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4-116.

[8]Harmer J.How to Teach English[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前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M].杜殿坤,张世臣,俞翔辉,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莱文面子消极
欣赏与评判
面子≠尊严
某贪官的面子
好样的扬波!
好样的扬波!
面子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