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2011-06-08 13:05张数标吴华聪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15期
关键词:粒数结实率晚稻

张数标,张 琳,吴华聪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9)

实施双季晚稻机械插秧对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减少水稻生产用工有积极意义。水稻种植密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正确选择双季晚稻机械插秧密度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元丰A/HR1012、全优527、天优510。试验在福州市盖山镇吴凤村福建省农科院综合试验基地进行。3块试验田前作为品种相同,产量相近的双季早稻,土壤肥力中等。

1.2 试验方法

7月10日播种,育秧方式为塑料软盘泥浆育秧。每盘播芽谷80 g。秧地前作为菜地,全程不施肥。1叶一心期,秧地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 g/667m2。秧龄15 d时剪一次叶片,保留苗高15 cm。

7月29日插秧,设插植规格14 cm×30 cm和17 cm×30 cm 2个密度处理。插秧机型为独轮行走乘座式6行机,纵向取秧量为17 mm。插秧机隔行交替插植两种种植规格,3次重复。大田施用基肥:过磷酸钙25 kg/667m2,碳酸氢铵30 kg/667m2。插秧后5 d大田施用尿素5 kg/667m2,氯化钾5 kg/667m2,50%丁草胺150 mL/667m2。插后15 d施尿素3 kg/667m2。插后30 d排水烤田一周。复水后施用尿素3 kg/667m2,氯化钾3 kg/667m2。成熟期各重复处理割取180 m2测定产量与产量结构。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密度对机插双晚产量的影响与品种的生育期有关。生育期短的品种,较高密度有利增产,而生育期长的品种,密度过高导致减产。中等生育期的品种,两种密度产量差异不大。试验中,短生育期品种元丰A/HR1012,插植规格14 cm×30 cm与17 cm×30 cm相比,产量增加11.9%,增产极显著。而长生育期品种天优510较低种植密度产量较高。插植规格17 cm×30 cm的比14 cm×30 cm的增产10.4%,增产极显著。生育期中等的品种全优527两种种植规格产量差异只有1.4%,差异不显著。

表1 双晚机插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表2结果表明,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提高种植密度导致穗粒数减少,结实率有所降低。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总粒数有较大幅度提高。元丰A/HR1012插植规格14 cm×30 cm的与17 cm×30 cm的相比,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19.6%,总粒数增加12.9%,最终产量增加11.9%。

表2 不同种植规格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生育期长的品种,两种密度规格相比,较高密度种植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有所增加,穗粒数有所下降,最终单位面积总粒数差异不大。但较高种植密度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最终导致产量降低。本试验中的长生育期品种天优510,插植规格14 cm×30 cm的与17 cm×30 cm的相比,单位面积总粒数差异只有1.6%,但结实率降低5.6%。千粒重减少2.4%。最终产量减少10.4%。

试验中,以单位面积总粒数×千粒重为产量库指标,对不同生育期的品种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较短生育期品种,通过提高种植密度,其产量库可与较长生育期品种相当。插植规格14 cm×30 cm的元丰A/HR1012和插植规格17 cm×30 cm的天优510的产量库分别为719.9 kg/667m2和717.3 kg/667m2。两者相差只有0.36%。但前者的结实率比后者高6.9个百分点,产量高9.3%。在产量库相近的条件下,生育期稍短的品种由于抽穗早,其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灌浆结实期处于较好的温光条件下,有利于增加光合产物,提高结实率,最终有利增产。故在生产上,实施双季晚稻机插时,可以考虑采用生育期稍短的品种,配合较高的种植密度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标。

3 讨论

双季晚稻机插种植密度选择应根据品种生育期而定,生育期短的品种应选择较高种植密度,生育期较长品种则选择较低密度。生育期稍短的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其产量库可与生育期较长品种相当,但产量形成期的光温条件则优于生育期较长品种,有利增产。

[1] 张 琳,吴华聪,张数标,等.基本苗数对机插双晚杂交稻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0,(3):30-31.

[2] 李 瑾,龚晓春,张晓伟,等.适宜采用机械化插秧栽培的单季晚稻品种筛选试验及其灰色评判[J].湖南农业科学,2010,(11):28-30,33.

[3] 徐丽萍,姚 广.机插稻不同插秧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30-31.

[4] 袁 奇,于林惠,石世杰,等.机插每穴苗数对水稻分蘖与成穗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7,(10):121-125.

[5] 张圣喜,贺再新,李 涛,等.不同播种量与秧龄对中优281产量性状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9,(9):17-19.

[6] 黄振才.种植密度对双晚优质稻宜优673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27-29.

[7] 蔡立森,王建武,刘 娣.机插水稻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58-10259.

猜你喜欢
粒数结实率晚稻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
优质常规晚稻品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