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康苗壮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1-06-08 13:05李宏图罗建新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15期
关键词:叶面肥结实率晚稻

李宏图,罗建新,郭 维,杨 琼,燕 慧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占整个粮食播种面积的26%~28%,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3%~45%[1],因此,水稻生产在保证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稻属于喜肥作物,要提高水稻产量,需根据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需肥特点进行平衡施肥[2]。叶面施肥是补充水稻营养的重要方式,具有良好的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喷施叶面肥不仅能促进水稻分蘖,促进水稻健身防病、提高抗性,还可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并通过提高成穗率和降低水稻空秕率来实现水稻产量的提高[3-10]。叶面肥的施用效果还会受气候、环境、施用时期、施用水平、施用次数和土壤肥力状况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翠康苗壮(Cuikang Rice Boost)是英国海德鲁光合公司专门针对禾本科粮食作物而开发的新型叶面肥产品,笔者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主产区施用翠康苗壮叶面肥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此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土壤 湖南省宁乡县青华铺乡八家湾村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其基本农化性状见表1。

1.1.2 供试水稻品种 一季稻:Y两优8;双季晚稻:丰原优299。

1.1.3 供试肥料 “翠康苗壮”(Cuikang Rice Booster)叶面肥。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田块的肥底水平为:一季稻用25%的复合肥(13-5-7)600 kg/hm2作基肥,追肥施尿素105 kg/hm2和氯化钾112.5 kg/hm2;双季晚稻用40%的复合肥(20-10-10)375 kg/hm2和碳铵375 kg/hm2作基肥,追肥施尿素45 kg/hm2。在此基础上设计5个处理,T1:清水对照(每次喷施与处理4等量的清水);T2:分蘖中期(移栽后20 d),每667 m2用“翠康苗壮”130 mL加水 20 L喷施;T3:破口抽穗前,每667 m2用“翠康苗壮”叶面肥130 mL加水30 L喷施;T4:分蘖中期(移栽后20 d)和破口抽穗前,每667 m2分别用“翠康苗壮”130 mL加水20 L和30 L喷施;T5:破口抽穗前,每667 m2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0 L喷施。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

1.2.2 观察记载与土壤分析项目 调查水稻的分蘖情况和有效分蘖数,考种,测产(每小区测定1 m2面积的稻谷产量);测定供试土壤的基本农化性状。

1.2.3 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3程序和DPS 7.0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表1 供试土壤的基本农化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一季稻生产的影响

2.1.1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一季稻移栽20 d时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分蘖数的影响不大,且不同处理间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这可能与施肥的时期有关。

表2 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一季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1.2 对一季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每蔸水稻的有效穗,以处理1和处理3最低,只有10.3个,与最高的处理2相差1.4个,相差13.6%;每穗实粒数则以处理4最高,处理1最少,二者相差11.8%;结实率以处理3最高,处理4次之,分别为75.2%和73.0%,其他处理则相对较低;喷施磷酸二氢钾的处理结实率最低,仅为65.1%,结实率的最大相差为10.1个百分点,相差15.5%。因此,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一季稻的结实率影响相对较大。不同处理间稻谷千粒重的变化相对较小,各处理间相差仅0.3%~5.8%。因此,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较大,且从不同喷施时期的效果来看,以抽穗前喷施一次的效果相对较好,但经方差分析,其差异未能达到显著水平。

2.1.3 对一季稻产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一季稻理论产量的影响较实测产量的影响大。理论产量以处理1最低,处理4最高,相差19.1%,但经显著性检验,其差异不显著。处理3和处理4的实测产量接近,处理1最低,产量的最大相差为8.5%,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的处理,稻谷产量较对照增产5.2%~8.5%,经方差分析,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图1 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一季稻产量的影响

2.2 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双季晚稻生产的影响

2.2.1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间分蘖数的极差仅为0.5个,说明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分蘖数的影响较小,这或许与喷肥的时期有关。

表3 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双季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双季晚稻的有效穗相差不大,最大相差仅为每蔸1.3个有效穗,而且是以处理5最大,对照最小,这可能与扦插时的基本苗数有一定关系。处理2、处理3和处理4的每穗实粒数接近,比处理5高15.0%~16.9%,比对照高7.3%~9.1%;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结实率的影响,以处理3的结实率最高,处理4次之,处理5最低;处理3与处理1相差16.1%,处理4与处理1相差13.4%;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较小,且喷肥各处理间的差异更小,与对照相比,仅增加4.2%~7.6%。尽管不同处理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经方差分析均不显著,但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双季晚稻结实率和穗粒数的影响相对较大,并以抽穗前喷肥的效果较好。

2.2.3 对产量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双季晚稻的理论产量以处理2最大,处理3次之,处理1最小,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能使晚稻的理论产量增产18.4%~31.2%,但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双季晚稻实测产量的影响小于对理论产量的影响,以处理2的实测产量最大,处理3次之,处理1最小,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能使晚稻增产15.3%~20.1%,增产幅度小于理论产量的增产幅度,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的差异也不显著。

图2 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一季稻产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在湖南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上,水稻移栽后20 d和水稻破口抽穗时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分蘖数和有效穗的影响不明显,这可能主要与叶面肥的喷施时期有关,同时也与水稻分蘖数受环境、气候和栽培措施的影响[11-12]等有关。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能提高水稻实粒数和结实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同时,以水稻破口抽穗时期喷施的效果较好,对于不同的稻季而言,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大于一季稻,一季稻和双季晚稻的实际增产幅度分别为8.5%和19.3%,虽然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增产的趋势是明显的。从供试土壤的肥力和施肥水平来分析,双季晚稻田的肥力状况和施肥水平较一季稻田差,而喷施叶面肥的效果则晚稻比一季稻好,说明“翠康苗壮”叶面肥可能更适宜在低肥力和低施肥水平的土壤上使用。喷施“翠康苗壮”叶面肥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可能与同一水稻品种在相同气候条件下的千粒重变化不大[13]有关。因此,“翠康苗壮”叶面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的应用效果,还有待进行多年、多点和施用期的进一步试验,以期获得更准确的使用效果。

[1] 程式华,李 建.现代中国水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马德福,刘明一.水稻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84.

[3] 胡春艳.氨基酸叶面肥料在水稻、棉花生产中的应用示范报告[J].安徽农学通报 2010,16(12):65-67.

[4] 秦亚平,邓红平.新型叶面肥在水稻上的使用效果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9):66-67,71.

[5] 李云春,李小坤,王祥林,等.喷施宝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20):10765-10767.

[6] 樊 俊,郑诗樟,胡红青,等.不同专用叶面肥对水稻和柑橘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3):553-556.

[7] 戴东军.微量元素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9,(5):67.

[8] 何金旺,程仙枝,唐兆顺.益米多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l9):60-61.

[9] 刘大庆,柴文北.几种液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00,28(1):83.

[10] 朱 红,郑明强.叶面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J].耕作与栽培,2003,(1):38.

[11] 孙 丹.浅谈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的途径和措施 [J].现代农业,2010,(3):36-38.

[12] 詹 可,邹应斌.水稻分蘖特性及成穗规律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7,21(5):588-591.

[13] 程彩霞.水稻分蘖消长动态与产量的研究 [J].中国稻米,2007,(1):37-39.

猜你喜欢
叶面肥结实率晚稻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几种常见棉花叶面肥保蕾铃效用试验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两种叶面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
“农好1号”叶面肥在茶树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