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2011-06-08 13:05张云超刘宪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15期
关键词:硫酸锰有机酸块茎

崔 伟,张云超,刘宪明 ,李 梅

(1.黑龙江省普阳农场,黑龙江 鹤岗 156213;2.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3.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黑龙江 嫩江161443;4.大庆市大同区种子管理站,黑龙江 大庆 163515)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蔬菜作物,又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特别是重要的淀粉加工原料[1],在医药、食品以及石油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马铃薯中含有的维生素C可以防止坏血病,刺激造血功能等,食用马铃薯有益于健康。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增加对于马铃薯油炸食品的品质有负面影响,在油炸过程中,过多的糖和氨基酸反应,生成不受欢迎的暗黑色且有害的化合物。因此,必须提高马铃薯品质。

锰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微量元素。植物对锰的需求量尽管很少,但其对植物的光合放氧、维持细胞器的正常结构、活化酶活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大量的锰又会造成植物锰毒害[2]。锰对作物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营养作用,能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改善马铃薯的品质[3-5]。贾景丽等[6]指出使用硫酸锰浸种,随着浓度增加,淀粉、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马光恕等[7]曾研究过叶面喷施硫酸锰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指出过量使用硫酸锰对马铃薯品质有负面影响。笔者利用硫酸锰溶液浸种马铃薯,探讨不同浓度硫酸锌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马铃薯品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9年进行,采用砂培试验法。供试品种为“早大白”马铃薯,供试药品为硫酸锰(分析纯)。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浓度为0.08%、0.16%、0.32%、0.64%硫酸锰4个处理,分别以T1、T2、T3及T4表示;以清水浸种作为对照(CK)。播种前各处理及CK都浸种4 h,每处理种4盆,共计20盆,每盆播15穴,每穴1块母薯,每块母薯重25~40 g。按行距0.10 m×株距0.15 m播种,播种后每天浇营养液一次,每3 d用水淋洗一次。收获后60 d测定块品质。

1.3 测定方法

有机酸含量: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8];维生素C含量: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9];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10];淀粉含量:碘比色法测定[11];还原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进行测定[12]。

1.4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在Excel和DPS v7.05中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块茎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块茎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如表1所示,各处理对有机酸含量具有一定影响,其含量高低顺序为:T2>T1>T3>T4>CK,可以看出硫酸锰浸种后都能提高块茎内有机酸的百分含量。经过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对马铃薯块茎中有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硫酸锰浸种不影响马铃薯块茎有机酸含量。

表1 马铃薯块茎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淀粉、还原糖的含量

2.2 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块茎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对马铃薯块茎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同,除T4处理维生素C含量略微降低外,其他处理都高于CK,T2处理含量最高,较CK高出16.79%,T1和T3处理分别较CK高7.22%和0.92%。方差分析表明,T2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水平极显著,其他处理同CK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适当浓度硫酸锰浸种有利于块茎中维生素C的合成与积累,有利于块茎品质的提高。

2.3 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块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同,其中T2处理含量最高,而T4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各处理及CK之间的含量高低顺序为 T2>T3>CK>T1>T4,可以看出较低及较高浓度的硫酸锰浸种不利于块茎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说明一定范围内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块茎内可溶性蛋白质影响不大,但T2和T4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浓度处理对马铃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具有差异性影响,进而可以说明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2.4 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影响

从表1可知,不同浓度处理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的积累影响效果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整体来看,各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含量高低有影响,经方差分析可知,T2和T3处理显著提高了块茎内淀粉含量,T1和T4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以0.16%硫酸锰(T2)浸种效果最好。

2.5 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硫酸锰浸种处理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影响如表1所示,T1和T3处理与CK含量相同,说明这两个浓度对还原糖含量影响不大。T4处理高于CK,而T3处理低于CK。经过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硫酸锰浸种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内还原糖含量的高低没有显著影响,但以0.16%硫酸锰(T2)浸种效果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硫酸锰溶液浸种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0.16%硫酸锰(T2)浸种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内淀粉及维生素含量,对提高有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马铃薯块茎内还原糖含量也有效果,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0.32%硫酸锰(T3)浸种能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对马铃薯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的含量影响效果不显著;其他处理对马铃薯品质影响均不显著。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因为其营养成分全和产业化而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土壤是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供给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适量的锰能促进苗、蕾期棉株的地上部分根系对氮、磷的吸收,并促进各生育期棉株根系的生长发育[13-14],孟赐福等[15]试验表明应用硫酸锰浸种薯,地上部分干重及株高均会有所增加,锰对加强茎的机械组织及对维生素C的合成具有影响。为了降低因土壤缺少锰元素而产生对作物产量提高及品质的影响,一般在栽培过程中采取补施锰元素的方法降低锰素缺乏造成的影响。有报道指出为了防止土壤污染、提高肥效,建议改锰肥的基肥、追肥为浸种、拌种或叶面喷肥施用[16]。试验只对砂培情况下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关于硫酸锰浸种在大田实际生产中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1] 林晓影.硫酸锰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淀粉合成积累作用效应的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

[2] 刘铮.土壤与植物中锰的研究进展[J].土壤学进展,1991,(6):1-10.

[3] 宋志荣.施锰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与肥料科学,2005,21(3):222-223.

[4] 梁金莲,刘永贤,黄艳珠,等.不同施肥水平对冬种免耕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92-94.

[5] 弓建国,穆俊祥,曹新民.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17):7935-7937.

[6] 贾景丽,周 芳,赵 娜,等.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9,11:35-37.

[7] 马光恕,廉 华,王彦宏,等.硫酸锰叶面喷施硫酸锌对马铃薯叶片糖分物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0.19:422-423.

[8] 郝建军.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7-109.

[9] 韩雅珊.食品化学实验指导[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61-63.

[10]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4-185.

[11] 门福义,刘梦芸.马铃薯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18-326.

[12] 崔辉梅,石国亮,安君和.马铃薯还原糖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21-4823.

[13] 高柳青,田长彦,胡明芳.锌锰对棉花吸收氮磷养分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作物学报,2000,26(6):861-868.

[14] 吴名宇,张杨珠,李顺义,等.红壤性水稻土早、晚稻吸锰规律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1):49-53.

[15] 孟赐福,傅庆林,丁晋林,等.B,Mo,Mn,Zn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马铃薯,1992,(02).

[16] 唐雪群.锰肥肥效及施用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1984,6:39-43.

猜你喜欢
硫酸锰有机酸块茎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金银花总有机酸纯化工艺的优化
一种硫酸直接焙烧软锰矿制备硫酸锰溶液的方法
一种硫酸锰溶液中杂质镁的分离方法
一种同时生产电池级及饲料级一水硫酸锰的工艺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深度分离硫酸锰中钙镁杂质的方法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酒中的有机酸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白茶中的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