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

2011-06-08 07:13张秋香杨亚萍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张秋香 杨亚萍

摘 要:人类的交际活动是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的。研究证实,非言语行为在整个人类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在英语教学中,非言语行为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从外表行为、身势语行为及沉默行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以及英语教学中如何恰当的使用非言语行为进行了阐述,并对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运用非语言行为给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 非语言行为 跨文化交际

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是同时存在的。有研究证实,在交际过程中有70%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进行交际的。Mehrabian (1968)则认为93%的信息源自非语言行为(胡文仲,高一虹, 1997)。在英语教学中,非言语行为对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非言语行为影响着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方非言语行为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该从跨文化角度对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非言语行为给出指导。本文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对非语言行为中的外表行为、身势语行为及沉默行为进行阐述,同时对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使用非言语行为给出教学建议。

一、外表行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外表行为包括服饰、容貌、仪表、气味、面具、眼镜等。美国著名学者Willber Schramm曾指出,服装也是说话。因此外表行为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表行为得体,则对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润滑剂的作用,而外表行为不得体,轻则影响交际的进行,严重者则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比如以气味为例,不同的文化就人体所发出的气味有着不同的反应。美国人不喜欢人体所发出的气味,因此常常嚼口香糖,每天淋浴,借此方法来避免身体产生的异味(张秋香,2010)。因此美国人普遍不能接受身体有异味的情况。而中国人对人体发出的气味反应不大,对身体有异味的情况也普遍持容忍的态度。鉴于有此种文化的差异,我们中国人在与美国人进行交际时,就应该考虑到美国人对气味的敏感而注意避免身体产生异味,以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而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求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应注意自己的外表行为对于学生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穿着的服装应正式得体,避免身上带有异味,不得浓妆艳抹等。教师得体的外表行为是老师对学生的示范影响产生正面的作用,也使教学活动可以顺利的实施。而教师的不得体的外表行为,对学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教学活动没有兴趣,甚至会有抵制情绪,进而导致教学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不同文化中外表行为代表的意义,尤其是不同的意义,张秋香(2010)对不同文化中外表行为的差异进行了举例介绍,使同学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顺利的进行交际。

二、身势语行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身势语又称体态语。身势语包括头部动作、身体动作、四肢动作、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等。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时刻注意自己的身势语行为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张秋香(2010)阐述了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教师由于不恰当的身势语行为而对教学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英语教师应明确各种身势语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所產生的影响与后果,在教学活动中,应避免不必要的身势语行为,所有的身势行为应该围绕着教学目的进行。比如有的教师上课时坐在课桌上或把脚踩在课桌上,这种身势语行为在中国的教学环境中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不尊重,其次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教学活动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相同的身势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表示不同的意义,为跨文化交际形成障碍。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对不同文化中身势语行为所代表的差异了解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把不同文化中身势语行为所代表的差异安排进教学内容中,这样使学生对不同文化中身势语行为的文化差异熟记在心,以便在今后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恰当的使用身势语行为,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三、沉默行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中,沉默行为中沉默的场合、沉默的量及对沉默的态度都是存在差异的(张秋香,2010)。张秋香对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沉默行为对教学的不利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对在教学活动中应如何避免沉默的不利影响,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出了建议。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沉默行为对教学过程出现的妨碍教学顺利进行的情形进行控制。如在教学进行时,发现有学生注意力转移,教师可利用沉默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教师也可恰当地利用沉默行为来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可适时的利用沉默行为,使学生利用沉默时间进行对教师所讲授内容进行的思考,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不同文化中对于沉默行为中沉默的场合、沉默的量及沉默的态度的差异进行介绍,使学生掌握在不同的文化中应该运用不同的沉默行为,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使交际顺利进行。

四、在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运用非语言行为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也就是说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用于交流交际,而学习英语尤其是为了与讲英语的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在除了了解非言语行为在每个文化中的普遍性的基础上,更要特别注意人们在使用非言语行为在每个文化中的特殊性,也即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性,同时了解这种差异性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根源,这是因为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主导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在跨文化交际前做好充分的心理与知识储备,在交际过程中,若因差异而产生问题时,要有耐心,有宽容心,相互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恰当的使用非言语行为给出指导,以便使学生充分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应使用不同的非言语行为,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跨文化语言交际[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张秋香: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青年文学家[J]。齐齐哈尔: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2010年第11期,第 224页。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