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与回流:新生代农民工的两难困境

2011-06-11 11:41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年7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困境

■责编 岳晋闽 Tel:010-68345891 E-mail:hrdyjm@sina.cn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总数已达1亿多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双重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为此,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与回流之困

(一)融入城市的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是最具融城意愿的群体,他们不甘心成为城市的“过客”,而是渴望成为“主人”。然而其融城之路并不顺畅,充满了种种困境。

1.生存困境。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遭遇的首要困境就是“安居”难。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2011年2月开展的农民工专题调研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 (3046.61元)的57.4%。城市的高房价和自身的低收入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只能“望城兴叹”。调查显示,他们居住状况的特点:一是居住时间较短,呈现短期化和不稳定化。二是居住空间拥挤,位于郊区。三是居住隔离程度较高。有45.6%的与当地居民“基本不接触”;有66.6%的有被排斥感。由于职业稳定性差,导致其难以安居城市。据全总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平均更换工作的次数为1.44次,每年变换工作0.26次。另外,子女入学难、医疗服务欠缺、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给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之路造成诸多障碍。

2.认同困境。新生代农民工融城的认同困境主要表现在“强”与“弱”两个方面。“强”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有着强烈的社会归属预期,一是融入城市的愿望十分强烈,二是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自信与乐观,三是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憧憬,期望在城市中能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拥有固定的住所,有较理想的经济收入。“弱”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是一种“单相思式”的认同。由于在文化、观念、行为方式、生活规则等方面与诚实人存在差异,致使城市人对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接纳。新生代农民工无法享受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同工不同酬现象较为普遍。

3.心理困境。受各类现实条件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融城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境。首先是心理挫败感。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之初的美好憧憬与现实困境的巨大反差,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其次是缺乏归属感。新生代农民工的根虽在农村,但他们对农村、农民、农业的认知并不像上一代农民工那样深厚。他们是存活于城市与农村夹缝中的人,被城市和农村双重边缘化。再次,他们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全总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未婚比较高,有59.9%的人尚未结婚,已婚的仅占39.5%。面临的婚恋困境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情感无所依托,感到孤独寂寞。

(二)回流农村的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程度、生活经历、价值观念、生活预期、发展取向等方面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努力的方向是脱离农村扎根城市。因此,对于回流农村同样表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

1.生活方式的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多出生上世纪于80、90年代,很多自小就跟随父母进城打工,有的甚至出生在城市。这使他们缺乏乡村生活的体验,其生活品味和生活方式更多地趋同于城市,他们已经不愿意接受乡村单调、乏味、简朴的生活方式。

2.生产方式的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受到父母宠爱,很少接触农业生产。他们在进城务工之前多在学校接受教育,其后又直接进入城市打工者队伍,对农村生产生活缺乏了解和体验,也没有学习农业生产知识的动力。在他们的认知里,农业生产是辛苦、挣钱少、缺乏发展空间、不够体面的,因此宁愿选择进城打工,也不愿回到农村。

3.融入乡村的不适应。融入乡村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农村社会成员在乡村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乡村生活经历和人际交往实践是很难理解并融入乡村社会系统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长期的求学和外出打工经历,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成了乡村社会系统的陌生人,其从乡村社会系统获得的情感、交往等社会性的支持也十分有限,难以回流农村。

二、成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困境的深刻原因,在于我国城乡两元体制弊端以及其自身的特点。

(一)高职业期待与低职业技能的矛盾

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而工作耐受力低。在择业取向上,他们不仅期望工资待遇好,工作稳定性好,工作安全性高,而且要求工作体面并具有个人发展空间。然而,他们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较低,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只接受了义务教育或普通高中教育,接受过专业技术教育都很少(详见表1),职业技能明显落后。

(二)高权益诉求与低社会回应的矛盾

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权益具有很强的认知度,然而其利益诉求多得不到来自社会的有效回应。首先是缺乏劳动权益保障。从就业方面看,绝大多数农民工只能在非正式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从事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粗”工作。从薪酬方面看,同工不同酬,工资拖欠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职业安全方面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安全问题较多(见表2)。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缺乏保障。全总调查数据显示,有68.2%的人的合同没有具体约定工资数额,37.9%的合同仅限于约定底薪,23.5%的合同只约定了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次是缺乏社会权益维护。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不同,在基本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及保障性方面和城镇职工仍有较大差距(见图1)。再次,精神权益缺乏社会呵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权益诉求主要指向公平、尊重和接纳等方面,希望在就业机会,薪酬标准、福利待遇、公共服务等方面要求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益。然而,城市对他们的精神诉求的回应是滞后和缺乏的。

(三)自我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矛盾

表1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

表2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安全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亦农亦工的双重身份特点。我国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以户籍界定人口身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性身份仍是农民。这种身份认同矛盾给其生活带来较多影响,使新生代农民工陷入自我身份的模糊认同,在归属问题上陷入迷茫。融入城市,他们面临着“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回归农村做农民,却又面临着种种不适应。并且,身份的矛盾性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心理上的压力,使之成为游弋在城乡之间的“漂”一族,对城市和乡村均缺乏一种归属感。

三、解决两难困境的基本思路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问题,应从其自身特有的矛盾性出发,探求化解困境的对策。

(一)城乡联动,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空间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性的改变,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是大势所趋,因此,积极推动他们融入城市是解决其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但是,并非所有农民工都愿意或适合迁入城市,一味地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流入城市也会给乡村发展带来危害。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生力军。大批新生代农民工流入城市将导致农村人力资源贫乏,制约农村发展。因此,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应坚持城乡联动,为他们创造城、乡两个发展空间,并通过完善的制度供给为他们创造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融城的身份瓶颈

户籍制度的阻碍,使新生代农民工融城过程中遭遇身份认同困境。仅仅由于户口身份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融城的身份瓶颈,对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城困境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为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适当放宽农民工落户条件;大城市要积极稳妥地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落户问题;改进农民工居住登记管理办法。

(三)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助推新生代农民工“脱根”农村

新生代农民工要想“扎根”城市首先要解决其“脱根”农村的问题,而“脱根”农村的关键在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中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下,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或定居,可保留原土地的承包权,而进入大中城市务工定居,则要放弃原土地的承包权且得不到任何补偿,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城的机会成本。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内生机制的不健全及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使得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将土地承包转化为高收益,从而增强融入城市的经济能力。因此,要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着重发展农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收益,增强其融入城市的经济能力。

(四)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竞争性和稳定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84%的新生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然而据全总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的情况并不理想(见表3)。因此,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升其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提升就业竞争性和稳定性。一方面要健全督促企业开展职业培训的法规规章,保障农民工享受职业培训;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多种形式的培训补贴政策和激励政策,如教育券方式,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

表3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情况

(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公平发展环境

在就业方面,政府应采取措施消除差别用工,促进平等就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在子女教育问题上,要改革与户口挂钩的城市教育管理制度,允许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加大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容纳能力,并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在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城市政府应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医疗服务,在农民工中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对农民工进行职业病体检、筛查、疫苗接种等工作;在住房方面,城市政府应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可以考虑把在城市稳定就业、居住一定年限以上的农民工,纳入政府廉租房政策享受范围,尝试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出台适合农民工的房贷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新生代农民工自己买房等;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政府可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就业特点,采取低标准准入,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办法等制度安排,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保的便捷性和广覆盖性。

(六)加强人文关怀,呵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家园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城问题,还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人文关怀,对其心理困境进行有效疏导。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家园建设,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形式多样贴近新生代农民工生产、生活实际文体活动等,通过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新生代农民工无差别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果。同时,要发挥社区在新生代农民心理呵护方面的作用,探索社区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的新模式,通过实施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区建设和活动,分享社区公共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增强新生代代农民工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与交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及城市生活的参与感。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载 《工人日报》,2011年第1版。

2.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3.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摆脱二元结构困局的出路》,载《农民日报》,2010年第3版。

4.郑志华:《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状况和发展趋势》,载《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1期。

5.赫鸿雁:《缩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归属预期与社会身份认同落差的路径》,载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6.乔超:《城市经济发展与新生代农民工“认同困境”》,载《特区经济》,2010年第8期。

7.何绍辉:《在“扎根”与“归根”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研究》,载《青年研究》2008年第11期。

8.付光伟:《另一种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会适应性障碍的社会学分析》,载《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1期。

9.何晓红:《新生代农民工的乡村适应困境与未来发展走向》,载《西北人口》,2010年第31卷第5期。

10.Dominic Abrams and Michael A.Hogg(ed.).1990.Social Identity Theory:Constructive and Critical Advances.NewYork:Harvester Wheatsheaf.

11.杨肃昌:《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原因和对策》,载《人大研究》,2005年第7期。

12.纪晓岚,朱逸:《传统与现代: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主体特质的诠释》,载《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13.黄锟.《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与制度创新》,载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32卷第2期。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困境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困境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